春天裡的“雨露”——滕州市解難點堵漏點大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紀實

春天裡的“雨露”——滕州市解難點堵漏點大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紀實

春天裡的“雨露”——滕州市解難點堵漏點大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紀實

歷經寒冬,方知春暖。在全民決戰決勝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發生在城市鄉村裡的一些感人場景和點滴瞬間,會讓親身經歷了這段難忘日子的每一個人心頭一暖:居民小區電梯裡溫馨的健康提示和新添的消毒紙巾,市中醫醫院每天熬製並按時分發到隔離人員家中熱騰騰的中藥湯劑,雪雨寒風中堅守在小區、村莊路口查驗車輛檢測體溫的村居幹部和志願者,久違的“大喇叭”裡村“兩委”負責人聲音沙啞的“硬核”卻不乏溫馨的喊話,機關幹部下沉企業生產現場開展“入企五問”指導復工復產的忙碌身影……

春天里的“雨露”——滕州市解难点堵漏点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纪实

這些暖心的畫面,折射出我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經受了一次突如其來的“實戰”考驗,正逐步完善、與時俱進、走向成熟。從點滴、生動的事例看出,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推手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已悄然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潛移默化到每個人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成為這個特殊春天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甘甜“雨露”。

黨建引領“社區吹哨”

激活基層治理共同體

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要舉措。“加強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堅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強化組織,發動群眾,延伸觸角,把黨的基層組織建到防控一線、居民樓中、群眾生活中,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市委書記劉文強的話鏗鏘有力。

黨建是引領社會治理的主陣地,是基層治理的核心和龍頭,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基層黨組織是落實黨的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只有建強基層黨組織,才能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整合社會資源、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上的作用,積極探索社區大黨委建立、物業改革等一系列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舉措,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築起了銅牆鐵壁。

“您好,疫情防控期間請不要擺攤經營,減少人流聚集,請您支持和理解!”日前,北辛街道育才路社區工作人員聯合市城市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對轄區內一處馬路市場經營戶進行勸導整治。這是育才路社區依託社區大黨委和網格黨支部,發揮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切實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的一個縮影。

春天里的“雨露”——滕州市解难点堵漏点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纪实

有著6211戶居民的育才路社區,僅有社區幹部11名,但疫情防控期間要服務近2萬名居民,人員捉襟見肘。“社區幹部背後,還有轄區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社會組織志願者、雙報道部門和駐區單位工作人員、物業管理人員、業戶代表等,大約100人。他們在社區黨委的號召下,全身心投入到我們社區疫情聯防聯控和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強大合力,織密織牢了疫情防控保障網。”育才路社區黨委書記李莎告訴記者。

“樓上樓下不相認,對門對戶不相識”,這在城市社區非常普遍。北辛街道善文社區新華居上善璽園小區組建了業主微信群,疫情防控期間,以往看似冷漠的鄰里關係變為線上的活躍交流,凝聚了社區共同體意識。居委會切實發揮“社區吹哨”的工作機制,加強與物業公司人員的融合,推廣“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工作模式,鼓勵物業公司負責人到社區支部擔任兼職委員、社區工作人員到物業公司任職,在社區黨支部的引領下開展社區管理與服務,讓樓棟居民的事有人想、有人管、有人辦,促進了社區和物業公司的良性互動和深度融合,形成了黨組織引領、社會共治共建的共同體。

荊河街道黨工委在翔宇物業公司成立了全市首個物業公司黨支部和工會,統一歸屬街道黨工委和工會管理。目前,27家物業服務企業全部到鎮街報到。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根據各物業公司服務的區域,按照就地歸屬的原則,將其納入到所在居委會進行管理,形成街道、居委會、物業公司齊心合力、齊抓共管的融合機制,打通黨群服務隊“微循環”和“毛細血管”。

“硬核”大喇叭響起來村民自治奏出“最強音”

“各位村民注意了!從現在開始,希望各個路口值班人員注意,大宗村的人不允許隨意出行!無論黨員幹部還是普通村民,既然值班了嘛,就要負起責任來,就要盡心盡責……”前些時間,張汪鎮大宗村黨總支書記宗成樂的“硬核”廣播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濃厚正宗的家鄉話,言辭懇切的一句句提醒,讓人既感到態度威嚴,又倍感村幹部的關懷。

春天里的“雨露”——滕州市解难点堵漏点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纪实

相對於“冷冰冰”的文件通知,廣播喇叭裡話糙理不糙的“喊話”、掏心掏肺的“勸告”,讓人體會到疫情防控必須全民重視的硬核道理,情感上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引發大家的強烈共鳴。

無獨有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龍泉街道董村居市派“第一書記”顏璐每天身著紅色馬甲,蹬上一輛三輪車,拿著一個擴音小喇叭,走街串巷、挨門挨戶提醒居民群眾做好防疫和外來人員登記工作。這些聽上去有點“土”味的“喇叭聲”,卻以接地氣的宣傳方式直抵民心,奏響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最強音。

黨員帶頭引領,群眾擁護自治。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越來越多的居民群眾、社會志願者加入抗疫隊伍,群眾主動參與疫情防控,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的催化劑。“在村裡,俺是老黨員,在群眾中有一定號召力。有俺在卡點上值守,不是本村人,不按照規定嚴格檢查,誰都進不來!”龍陽鎮焦莊村老黨員焦鳳雲在得知村裡需要人手參與疫情防控時,第一時間站出來主動申請到防疫一線,成為敢於說“不”的硬核防疫擔當。防疫工作開展以來,龍陽鎮參與疫情防控的近400名無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在家大學生、環衛工等志願者群體,在黨支部的號召下,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紛紛加入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隊伍,活躍在防疫宣傳、卡點值守、衛生消殺、摸排隨訪、重點監測等各個防疫崗位,共同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以“房”管人出高招“網格”發揮大作用

對生活在滕州城區的老百姓來說,“社區網格員”並不是一個陌生稱呼。即便你沒有與他們打過交道,但張貼在一些居民樓道內的網格員照片,已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你的生活。“有事兒找網格員”,已成為居民的口頭禪。

春天里的“雨露”——滕州市解难点堵漏点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纪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區網格員作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溝通橋樑,發揮著人熟、地熟、事熟優勢,如同一把把“梭子”,穿巡在小區樓棟之間,編織著社區民生幸福之網,讓基層社會治理變得更加有效。善南街道清華園小區居家隔離人員彭某,在被隔離期間,多虧了社區專職網格員杜傳剛的照顧。按照善南街道“13345”社會治理體系C級事項處置規定,杜傳剛得知彭某從武漢返鄉後,第一時間上報居委會落實隔離措施,先後十多次為他採購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還十分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堅持每日兩次測量上報體溫。隔離,隔不斷溫情,讓彭某感受到了親人般的關懷和溫暖。

善南街道創新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推動人員力量下沉,推行一名專職網格員、三名網格協作員的“1+3”組成模式,對網格內發現的問題,實行社會治理事項ABCD“四級辦理”制度,採取“五步處置”閉環流程,推動實現社會治理全週期管理目標。

龍泉街道和家園小區採取“無接觸普查模式”,將一張人口摸底登記表張貼在小區每戶居民的門把手上,次日再由專人收回,全面兜清疫情防控期間的人口底數。這是我市針對城區流動人口管理漏洞和服務盲點,探索“以房管人”模式,開展城區住房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的一個縮影。我市藉助信息化手段,依託市大數據中心,補齊短板、攻克難題,積極探索“以房管人”網格化管理新模式,搭建社會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組成18個工作組下沉到4個街道,發動街道機關幹部、社區幹部和包片民警等2000餘人協同作戰,開展住房人口普查摸底,實現樓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成功開發出“滕州人口庫”與“戶況顯示圖”,完成入庫人口78.5萬餘人,為“以房找人、以房管人、查房知人、查人知住”提供了準確詳實的基礎數據。

春天里的“雨露”——滕州市解难点堵漏点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纪实

老舊小區治理是城市管理中的難點、堵點。只有打通老舊小區的管理渠道,才能真正打通城市社會治理的“任督二脈”。各老舊小區引入專業的物業公司管理機制,在疫情防控摸排外來人員信息、兜清流動人口底數上發揮了重大作用,有效減輕了社區工作和居民自治工作的難度,提升了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荊河街道滕西社區居委會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饃饃莊北區實行封閉式物業管理,只保留兩個出入口,配備了安保人員,安裝了門禁起落杆、監控攝像頭,還新劃定了停車位。和饃饃莊北區一樣,荊河街道德馨花園、平等小區、幸福西區等68個沒有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全部由所在居委會履行物業管理職能,實現了物業服務的全覆蓋,從而提升了老舊小區管理水平,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城市意識,養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勝奠定了堅實基礎。

融媒體記者 李卉

春天里的“雨露”——滕州市解难点堵漏点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纪实

☀ 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滕州日報”或未明確註明出處的信息,版權均屬於本公眾號,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公眾號授權使用信息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微信號:滕州日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公眾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微信ID:tengzhouribaoshe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