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進7出,美國曾為他定製牢房,《越獄》都不敢這麼編

馬克和他的情報員父親

1960年馬克(Mark DeFriest

出生在美國的一個諜報家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馬克的父親曾在二戰的諜報風雲中大展拳腳,終日沉浸在爾虞我詐的世界裡難免會患上類似“被迫害妄想症”的職業病,在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馬克的父親對蘇聯的心理設防甚至比對隔壁老王還要嚴謹。

13進7出,美國曾為他定製牢房,《越獄》都不敢這麼編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馬克從小就被父親當做精英情報員來訓練,對於複雜的機械拆解組裝,馬克信手拈來,為日後的越獄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19歲時馬克的父親去世了,留給他的是一個心胸惡毒的繼母。連一個毒蘋果都沒有給馬克,繼母就向警方舉報了馬克,原因是在遺產繼承權還未生效之前,馬克擅自竊取了父親的遺物。

在佛羅里達州監獄,馬克開啟了“四年牢房,兩年模擬”的越獄生涯。

13進7出,美國曾為他定製牢房,《越獄》都不敢這麼編

初入江湖,被獄友上了一課

人在監獄,逃到失聯。初入監獄的前兩個年頭,馬克還是一名遵紀守法的良好青年,直到兩年後馬克才打響了越獄生涯第一槍。趁著巡邏員疏忽之際,馬克溜進藥房偷了一大瓶麻醉藥打算給巡邏員上一課,結果稚嫩的馬克被獄友舉報了,出師未捷身先死。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不懂人情,出的就是事故。

13進7出,美國曾為他定製牢房,《越獄》都不敢這麼編

屢戰屢敗,刑期加量不加價

第一次越獄失敗後,馬克清醒的認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成功越獄,運氣選手是跑不遠的。在馬克的精心設計下,一截截牙膏管被製成了槍支的模樣。被“牙膏槍”抵住腦門的獄警只能乖乖給馬克開門,然而當獄警們發現這支玩具槍只吐泡泡不噴火後,把馬克按在地上瘋狂摩擦。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收集到彈簧之後,馬克設計出一款簡易彈射器,越過電網和圍牆還有一灘爛泥塘,馬克的越獄生涯並不理想。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刑期105。13次越獄,7次逃出大門的馬克刑期被加到105年。

13進7出,美國曾為他定製牢房,《越獄》都不敢這麼編

被監獄老大包養的日子

除了高智商跟過硬的動手能力外,馬克絲毫沒有表現出一名刑期105年的重犯所具備的兇狠氣質。在監獄老大的壓迫下,馬克被迫出嫁,成了監獄裡名動一時的壓寨夫人。

直到後來美國監獄調查暴力問題時,馬克的悲慘遭遇才被揭露,當時的馬克已經年過半百。

13進7出,美國曾為他定製牢房,《越獄》都不敢這麼編

關注人字拖,這個冬天不得jio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