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文 | 嘻嘻媽媽說

小的時候,孩子都會依賴父母,因為他們年齡還太小,無法獨立生活。而家長也很享受孩子的依賴,十分喜歡這種親密的親子關係。可是,孩子總會長大,在他們長大之後,家長更希望孩子可以自己生活,獨立於社會。

然而,社會上卻有這麼一群“媽寶”,離開媽媽,無法自己生活。在日本的一檔節目中,就報道了一名33歲男子的故事。要知道,日本的大部分家庭,媽媽都是全職主婦,全心全意負責照顧家庭和孩子。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這個男子從小到大,都享受著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據說這位東京大學的畢業生,由於無法在外面獨立,因此沒有辦法去公司工作,只能在家裡待著,成為一名家庭教師,在家裡一直享受著媽媽的照顧。

兩個人的母子關係非常好,媽媽也很願意照顧自己的兒子。更讓人驚訝的事情是,母子二人還會一起共浴洗澡。雖然其他人不能理解,不過這名男子表示,和媽媽一起洗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無論自己年紀多大,都是媽媽的兒子。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旁觀者都能看出,這種媽寶男實在是不可理喻的,而且相信也與家庭的溺愛分不開。總有家長覺得,孩子在家裡的時候,自己可以多做一點事,因為孩子長大之後總是要獨立的,不想孩子太辛苦。可是這樣直接導致孩子沒有自理能力,等到年紀可以獨立,但其實能力沒有跟上。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從小開始培養孩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不是一天就能培養出來的,這就要求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自理能力。比如平時要幫助做家務,吃完飯後要洗碗。如果孩子年齡太小,可以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做家務做不乾淨,還不如自己來得快些。其實,孩子做家務的結果並不重要,養成自理的意識才是最重要的。等孩子慢慢長大,他做家務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到時候家長就不需要害怕孩子做不明白了。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2、鼓勵孩子做事而不是命令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時候,常常走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容易強迫孩子做家務。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冷冰冰的命令難以讓孩子接受,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樣一來孩子不但不聽還會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

家長應該善於使用鼓勵的手段,將孩子做家務作為一件可以接受獎勵的事情,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自己做家務是有意義的事情,自然牴觸心理也會消失。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接受,也才能逐漸地因為自己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優秀的。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3、家長要勇於放手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自立,而是家長覺得孩子無法自立。過於擔心孩子的生活,將孩子保護得很好。可是,沒有摔過跤的孩子,怎麼會走路?沒有鍛鍊過的翅膀,又如何會飛翔?只有家長願意放手,才能讓孩子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結語:

如果想希望孩子能夠有所出息,家長們就不要對孩子過於溺愛,溺愛只會害了孩子。而且在父母的溺愛之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擔當,遇到困難也想著逃避,就像上文中的男生一樣,雖然名牌大學畢業,但終究也只會一事無成。

東京大學畢業卻不會生活自理,33歲還和媽媽共浴,“媽寶”太可怕

你們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你們又是如何教育培養你家孩子的呢?歡迎屏幕下方評論分享吧~

-------------------------------

我是嘻嘻媽媽說,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發私信,我會及時回覆。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讓身為家長的你豁然開朗,在育兒的路上不再孤獨。

#父母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