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不配得感”,收穫幸福人生……

疫情期間,我在媽媽家長住,小妹月月也經常回來,小妹月月又得到了提拔,但是她內心裡,不想被提拔……

我和小妹月月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聊著家常,看著小妹家的孩子蛋蛋和我家的田螺姑娘,手拉手走在前面,又跑,又跳。

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不好,每次小妹幾乎都是穿我穿過的衣服,加上小時候小妹比較調皮,穿衣服磨損較快,真的是“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我和小妹,相差三歲,正好穿到不能穿為止。

蛋蛋長了田螺姑娘4歲,跑的快了,田螺姑娘就喊到:哥哥,等等我!等等我!我跑不動了。

蛋蛋調頭往回走,拉起田螺姑娘一起走。他們兩個在鄉間的小路上,笑著,跑著。明朗的笑聲,在田間迴響。

擺脫“不配得感”,收穫幸福人生……


這時,小妹有些傷感的說:有哥哥真好!小時候,你走的快,我叫你:姐,等等我,你頭都不回,我閉眼睛哭,睜開眼睛,你都不見了。

我的心裡咯噔一下,作為姐姐的我,是妹妹最後的人,本應該好好照顧妹妹。我無意間的過失,給妹妹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以至於,這麼多年了,她內心裡受傷的感覺,還這麼清晰。

妹妹,也像跟屁蟲一樣,我走到哪裡,她就跟到哪裡,很多次,因為妹妹哭著喊抱抱,我就快速躲到,前面的牆邊,因為我知道,我躲起來,她就能夠自己往前走走,我躲起來,她就不哭了,這是讓她停止哭泣,最好的方法。

後來,她真的不哭了。也不再哭著,喊著讓我抱,讓我等她。

我們都管這個叫:長大了。

真的是長大了嗎?

她發現哭沒有用,也就不哭了。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孩子哭了以後,要不要抱抱?

有的育兒理念,哭的時候不能抱,不哭的時候再抱,訓練孩子的獨立性。

真的是這樣嗎?你會發現,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不但會有不配得感,還可能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擺脫“不配得感”,收穫幸福人生……


朋友小劉,工作積極上進,受到領導的青睞,怎奈,領導三番五次的提示他,有個職位空缺,問他的建議,他總是支支吾吾。

接下來的日子,他就儘量避免跟領導,正面接觸。以免尷尬。

大公司的職位,不可能一直空缺,一段時間之後。還在他整天糾結自己,能不能勝任之時,另外一個同事得到了提拔。

他說,另一位同事各方面都沒有他優秀,為什麼會是他呢?

你看這就是他的,不配得感在作祟。

武志紅說:不配得感,應是嫉羨心理的一個變種。不配得感可稱為「強大恐懼症」,自己強大到超出自己想象的地步時,有深刻的不適應感。

此時心理是,這個突然來的好東西,自己擁有不了、守護不了,因為「自體」是如此虛弱。

關於不配得感,(小妹)她自己也深有體會:從小的物質匱乏和精神匱乏。這應該是不配得感的形成的真正原因。

導致她吃好的東西,擁有好的事物,會有焦慮感。

記得有一次,媽媽買了蘋果,她想吃蘋果,第一句話,都是說,蘋果壞了,你看,這裡有點磕了,那裡碰了。總是挑有點問題的吃。

彷彿這樣她吃的才心安理得。

包括找對象也是這樣。

小妹是護士,親朋好友,介紹了很多優秀的帥小夥,有醫生,有私企老闆,也有優秀的職場經理。她相處幾天。就不想聯繫了。

後來,她悄悄和我說,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最後……她說想找一個自己覺得能夠有安全感的。

講真這樣的思想,挺心疼的。

遇到事情的選擇,她就啟動了她的習得性無助和不配得感。久而久之,導致她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值得擁有更好的東西。

擺脫“不配得感”,收穫幸福人生……


這樣的不配得感,曾經我也有:

媽媽在家門口,和村裡的叔叔阿姨聊天,聊的最多的就是孩子。

阿姨說:我家的孩子上學不行,笨的很。還懶,不懂事。

我媽說:我家的更懶,更不懂事。

兩個人就你一言,我一語的這樣把孩子們批評的,一無是處。體無完膚。

每每這時候,聽到這些莫須有的批評,一開始,我還反駁幾句,後來,我都麻木了,開始沉默加速度,加快我的腳步。

父母的愛,都化成了批評,說的最多的,就是:你也就這樣了,你看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那麼能掙錢。

我做瑜伽:父母說:你看你,連個穩定的工作都沒有,不務正業。

父母的愛,表達的方式,都變成了批評和否定。

你有這樣的,不配得感嗎?這樣的不配得感,會讓你覺得,擁有多少,內心仍有缺失,並且幸福指數不高。

比如:我花了5k買了一個新包,發了朋友圈之後,總是放著,不捨得背。

只有重要的場合才會用一下。後來搬家的時候,婆婆不曉得,把包包放到了地上。雖然不開心,但是什麼都沒說,回去以後,趕緊擦乾淨放起來。

這個包到最後放到把手脫皮,皮子裂掉,我也沒有背過幾次。核算下來,還不如,我花200 塊,買的包划算,背的多。

有了這樣的一個經歷,我開始正視自己。

我索性把這個包,扔掉了。不再做任何保養。

當我把這個包扔掉以後,我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彷彿扔掉的不是包,扔掉的是,我的負擔,是堵在我心裡的一塊石頭。

往後的日子裡,遇到重要的選擇,我知道我值得。我值得擁有更好的。

我開瑜伽館的時候,身邊家人,朋友都覺得我放著朝九晚五的財務工作不做,跑去做瑜伽館。

開業,發傳單時,如果你有不配得感,行人不屑一顧的目光,都會讓你受傷。

創業很難,中間的千辛萬苦,如果遇到困難,都覺得自己,不行,不配,那麼,在創業期間,分分鐘,都會可能讓你前功盡棄。

那怎麼擺脫,不配得感呢?

第一步:要先覺察到自己,遇到事情時,內心的變化。可以採用覆盤,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思緒。

第二步:告訴自己,我值得,給自己正面的心裡暗示,時刻給自己做正向的引導,只有覺得自己配的上,才能心安理得,享受眼前的幸福生活,遇到更好的自己。

你以為的命運,不過是潛意識的引導。

在這裡,我想對小妹說: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你值得被愛,雖然愛來的遲了一些。

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一定是值得等待的……

擺脫“不配得感”,收穫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盧納西,居住過五個城市,搬過15次家。從農村底層爬出來,現在也就是個開店的,85後,專注瑜伽館線上線下運營與運動康復學研究近10年,相信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源泉,與孩子一起成長;歡迎同頻的朋友深度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