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高效休息法

好書分享:高效休息法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高效休息法》,這本書的作者是久賀谷亮。首先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作者,久賀谷亮先生是耶魯大學醫學院系博士,美國神經精神醫學學會認證醫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會員。他在診療中結合最先進的正念認知療法及TMS磁刺激治療等方法,將大腦視為一個器官來直接予以治療。在日本和美國一共擁有超過25年的臨床醫生經驗。

這本書以微小說的方式,描述了一個飽受身心疲累痛苦的女生在向腦科學家學習之後,不斷幫助自己和周圍人擺脫大腦疲勞、獲得成長的故事。雖然書中出現不少專業名詞,但仍然通俗易懂,我也準備實踐書中提到的方法,緩解大腦疲勞,獲得高效休息。

今天我想從三個方面和大家來分享這本書。第一點為什麼要高效休息,第二點什麼是大腦休息法,第三點如何進行高效休息?

第一點,為什麼要高效休息?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有這樣的感受,不論忙不忙,都總覺得很累。在怎麼休息,睡的再多,還是會覺得很累。注意力無法集中,總愛胡思亂想……如果出現以上症狀,說明你累的不是身體,而是你的大腦。休息,不僅僅包括身體上的休息,還包括大腦的休息。有些疲勞無論你怎麼休息也無法消除,那就是大腦的疲勞。

我們的大腦的重量僅佔體重的20%,卻消耗著身體能量的20%,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胃王。疲勞感是大腦的一種現象,當大腦感到“疲勞”時,他會把訊息傳給身體,讓身體發出疲勞的信號。因此當我們身體筋疲力盡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也往往疲憊不堪。

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學習並掌握“大腦休息法”,就可以避免大腦和身體疲勞,提高注意力和個人表現力。

第二點,什麼是大腦休息法?

通過正念、冥想等方式進行大腦休息。正念,其實就是讓大腦和內心獲得休息的方法。DMN,是指內側前額葉皮質、後扣帶皮層、楔前葉頂葉頂下葉等大腦網絡,它會在大腦未執行有意識活動時自動進行基本操作,也就是說大腦是個靜不下來、總是動個不停的器官。DMN在人類心神不寧時仍然不停運轉的大腦回路,並且消耗大腦的整體能量的60%-80%,它的不停消耗讓大腦感到疲勞。當我們進行冥想的時候,DMN的活動量就可以降低,大腦的能量消耗就會減少,大腦就會獲得休息。

第三點,如何進行高效休息?

大腦的所有疲勞和壓力都是來自過去和未來,對過去的事情心有不甘,為未來的事情充滿不安,這會讓我們感到疲勞。因此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七個大腦休息法,分別是正念呼吸法、動態冥想、壓力呼吸法、“猴子思維”消除法、RAIN法、溫柔的慈悲心以及掃描全身法。

在這裡我會著重想大家介紹正念呼吸法,這個操作簡單,聽完我的分享,你就可以嘗試一下。正念是指“不做任何評價和判斷,主動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驗上”。注意呼吸就是為了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這就是正念呼吸法。

那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步,採取基本姿勢。

坐在椅子上,稍微挺直背部,離開椅背;腹部放鬆,手放在大腿上,雙腿不交又;閉上眼晴。

第二步,用意識關注身體的感覺

感受與周圍環境的接觸(腳底與地板、屁股和椅子、手和大腿等);感受身體被地球重力吸引。

第三步,注意呼吸

注意與呼吸有關的感覺(通過鼻孔的空氣/因空氣出入而導致胸部與腹部的起伏/呼吸與呼吸之間的停頓/每一次呼吸的深度/吸氣與呼氣的空氣溫度差異等);不必深呼吸也不用控制呼吸,感覺就像是“等著”呼吸自然到來;為呼吸貼上“1”“2”“10”的標籤也很有效果

第四步,如果浮現雜念…

一旦發現自己浮現雜念,就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呼吸是“意識的錨”);往往產生雜念是很正常的,不必苛責自己。

關鍵點是不管5分鐘也好,10分鐘也好,重要的是每天持續實踐。要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大腦最喜歡習慣)。

大家可以從正念法呼吸開始練習,正念呼吸法簡單易操作,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三點內容,休息,不僅僅包括身體上的休息,還包括大腦的休息。有些疲勞無論你怎麼休息也無法消除,那就是大腦的疲勞。通過正念、冥想等方式進行大腦休息。正正念呼吸四步法是採取基本姿勢,用意識關注身體的感覺,注意呼吸,如果浮現雜念,便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

每天堅持正念實踐,你將擁有一個不易疲勞的大腦,提高我們的專注力,從而獲得真正的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