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容不下你的靈魂,故鄉安放不了你的肉身


他鄉容不下你的靈魂,故鄉安放不了你的肉身


從我們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就欠下了一輩子都還不清的債,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對感情的“提前消費”,當習慣成自然,就覺得理所應當,因為在生活方面,沒有一個可以給予我們自身參照的對象來衡量我們自身的對與錯,永遠的都只理解為如此甚好。但當我們慢慢長大,才意識到,我們身後永遠都有那麼一顆期盼的心,而那顆溫暖的心雖說對待你我永遠都是不變的,但也慢慢的變的越來越脆弱,就好比是水晶,雖然美麗,但也易碎。

起初慢慢意識到了,要去呵護那顆心,不讓其受到傷害,但是發現自己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出類拔萃,所以必須去努力,去努力變成被期待的樣子。然而失敗、痛苦、憤怒侵染著身心,但這也是一時,因此被說是自私,但那只是比較樂觀,只是想要快速調整能夠繼續前進罷了。

階段是存在的,跨越之後並不是終點,新的生活還在等待。

什麼時候能夠理解?是啊,以前總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以後你就會明白。”這不是一種推辭的說法,因為解釋不清楚,這隻能意會不可言傳,自己去感悟吧。

不管是否變成被期待的樣子,生活是不允許你停下來去思考的,當迎來屬於自己的小生命的時候,內心是頓悟了什麼,是的,雖然這麼長時間才懂得,但也不晚,只是,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能力......

當年選擇成為遊子,是為了一路向陽,哪怕逆風飛翔。身後的那顆心,如今就只有一根頭髮絲懸在空中,隨時都會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而如今繼續選擇當遊子,不是不在乎,而是生活所迫。

他鄉容不下你的靈魂,故鄉安放不了你的肉身,這是很殘酷的。

歸去,生活摧殘著你。

留下,心靈折磨著你。

當初獲得了百分百,如今無法付出哪怕只有一半,自己內心是無法平靜的,當真正需要自己的時候,我們大多人都只存在於手機的電話本里,一部分人還很幼稚,一部分人還未長大就逼著走向成熟,是你,是我,是這一代人的焦慮與不安!

這麼一群人,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總有人說他們得到的多而付出的少,身上的標籤包括但不限於:“自私”、“缺乏溝通能力”、“自理能力差”......這群人擁有自己的孤獨與無奈,這就是我們“獨生子女”。

如今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多都是這些獨生子女,從最初被稱為垮掉的一代開始,每個階段都承受著外界的壓力,這些來自家庭、社會中的壓力無時無刻都在侵蝕著我們的身心,雖然有句話用在這不太恰當,但覺得也並不違和——“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但是真的就還的清麼?只能說一句“對不起”!這很蒼白,很無力,但我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命,我們不要什麼理解,只是不想被區別對待,我們從小沒有被逼無奈的選擇去成長,如今我們願意承擔,只是讓我們喘口氣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