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吐槽大會3》收官

2周前《吐槽大會3》終於收官了。作為關注度最高的收官一期,請來的主咖張藝興也是很好地承擔了流量和質量的雙重要求。只是,作為一名《吐槽大會》的老觀眾,看到網上一些劇評人對節目褒貶不一的評價,思考之餘,忍不住的想為這個節目說句話:請一定要以一個年輕單純的心態去看待這個節目。

和前兩季比,真的是在退步嗎

從一個觀眾的角度去感受,我並沒有感到明顯的大範圍退步。因為每個人平時關注的領域有側重,對於每一期的主咖的熟悉度和親和度也不一樣,最終的每一期的節目體驗自然也就不同。以本人為例,包貝爾和陳喬恩那兩期就覺得有些乏味。但是這種感覺,在前兩季中甚至更明顯一點,這也就涉及到下面要說的:主咖的人選問題。看遍了這三季的主咖人選,其實第三季的主咖和副咖陣容其實還是很有特色,很高能的。

吐槽嘉賓的人選(部分)

第一位主咖:王力宏。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王力宏

作為承擔開門紅任務的一個角色,王力宏實在是太合適了。作為一首一尾兩個最關鍵人選其中的一個,既有不輸給張藝興的流量熱度,又有更深的觀眾基礎。這麼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物,居然要來《吐槽大會》?第一期的選人註定了第一期必然很精彩。更有好友陶喆助陣,第一期完全可以做個雙主咖嘛,播放量肯定會更高,也不至於緊接著就被下面第二期的這個女孩子給超過了!

行走的錦鯉:楊超越。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楊超越

說實話,知道第二期主咖是楊超越時,我對於節目組選人的精準真的是無比的佩服。這大概是整個第三季,最典型的人選了。從網上的熱度上來說,那一期的播放量也是最高的。實時熱點,逆襲人設,高顏值,自帶槽點等等,太多地方和這個節目契合了。楊超越最後坦言自己受歡迎的原因:“也許是太完美的東西大家見得多了,見見瑕疵的東西也是好的。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完美無瑕的,有瑕疵的東西它才會更加真實。”即便在吐槽大會這樣一個可以“胡說八道”的節目裡,走心的發言依然最容易被人記住。不信,播放量第二高這位嘉賓,就很走心。

有形的翅膀:張韶涵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張韶涵

作為一個不太瞭解她背後心酸故事的觀眾,聽到李誕那句“也許你的翅膀是隱形的,但是你飛過的時候我們都看見了”,還是有點恍惚。風過留聲,雁過流形,那是人類對於自然的熱情。而對個人而言,如果做不到被大多數人認知,那就爭取做到被少數重要的人理解吧。她最後的發言,雖然臉上掛著笑容,但是遮不住的是後面的艱辛和滄桑,那便是歲月最調皮的地方,誰都不放過,誰都能原諒。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音色,清澈又有力量,開場一張口,便只剩下回憶,和下面這位同是女歌手的主咖一樣,讓我的思緒飛回到10幾年前...

永遠的“超女”:周筆暢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周筆暢

大概是在最初那個“李周”爭冠的05年,我就對周筆暢有了一種莫名的好感。黑邊眼鏡的男生裝扮,實在很親切。超女過後她有點沉寂,但是每次總能從家裡表姐那個死忠粉嘴裡得知她背後的故事和種種優點。直到去年聽到她的“最美的期待”,她那種熟悉的音色瞬間讓我想到一個畫面,那是當年超女,她和李宇春,張靚穎,何潔等合唱《你的微笑》。為什麼十幾年了還記得那麼清楚呢,這就是節目組選擇請周筆暢的原因吧。

那些意外收穫的副咖(部分)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喬杉

喬杉:第二季筷子兄弟初登場時,就很驚豔。周筆暢那期表現依舊亮眼,強烈推薦!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方文山

方文山:作為一個作詞人,能露面參加吐槽大會實屬難得!表現也很不錯。(其它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副咖,就不一一列舉了)

為什麼要年輕單純地看待吐槽大會?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如果和歌唱類,舞臺表演,真人秀等節目做比較,吐槽大會可以說是很單調,每期甚至每一季都是固定的流程,固定的形式,只是換了核心的那些吐槽素材。可是它的核心就在於“吐槽”或者說是脫口秀這種形式,在國內依舊很新穎,甚至不被認可。

《吐槽大會》第3季也完結了,《吐槽大會》究竟是在吐槽什麼?

吐槽是門手藝

段子也好,調侃也罷,甚至是自黑,年輕人身上那種更多追求自由,個性的需求,被“吐槽”這種方式完美的做到了。第一季上線時的口號: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那種背後隱隱的慌張不言而喻。年輕人追求的表達習慣,會被把握話語權的長輩們認可嗎?說到這裡,真的很佩服張紹剛老師,和節目融合的實在是很棒。儘管第三季也有一些宣傳電影,刻意洗白的情況,可是,建國,Rock,程璐的精彩補位依然讓我看到了這個節目的希望。相信下一季會更好。

吐槽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吐槽被定義成一種年輕的表達方式,但這並不是說,吐槽是年輕人的專屬。每一個群體都需要有發聲的出口,只是隨著社會面貌和觀念的演進,作為最有活力的年輕人群體的情感輸出接口,需要及時更新。某種程度上說,吐槽其實就是一種含蓄的問好。在社交越來越謹慎的現代,吐槽大概是最舒服,最輕鬆的表達和溝通方式了吧。但吐槽並不是沒禮貌,也不是簡單的開玩笑,每一句犀利走心的吐槽背後都藏著一句“你還好嗎”。

任何形式的表達效果也都會有優劣,對於吐槽,能輕鬆地看待,也是令自己更年輕。哪怕只是說《吐槽大會》,它的本質是一個娛樂綜藝,但珍貴的是,它是一個擁有“少年感”的綜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