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安”的是什麼?

《安家》追劇已到了30多集,當初之所以想看這部電視劇,主要看中是孫儷、羅晉主演,加之六六編劇,這些名腕的傾動,便有了一睹眼福的心理,展開追劇大賽。反正疫情中壓抑,有點精神寄託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有人說《安家》是披著職場的外衣,深藏人情內核,我覺得此言頗有道理。

房子裡是什麼?是家,是安頓一個溫馨美好的家。這是電視劇《安家》的主題。

在我們過去的意識中,當房產中介把一串鑰匙塞在你手中,我們所目擊到的一個由鋼筋水泥混凝土組成的“方艙”,當沒有裝修、沒有佈置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冷冰冰的世界。《安家》給我們的感覺是從事這種冷冰冰職業的人,實際上是一群有愛心,有溫暖的職場人士。他們在買房子給你的同時,也在為你營造一個有感情、有溫暖的“家”,這就是職場經理“徐姑姑”(靜宜門店經理徐文昌)所說的“我之所以要選擇賣房子,是因為房子裡面有一個家。”

“家”是溫馨的、快樂的、美好的,這是所有人的願望!

很顯然,這部電視劇講的既是一個“家”,也是一個“情”。屋內屋外情,這裡所說的情,指的是賣房子的人和買房子的人,由這兩種群體連接起來的內核,讓我們去體會其中的春花秋月。

在前部分人情追劇中有兩個片段令觀眾特別感動。

1、6000多元的鞋,我買了

門店長房似錦,來自於農村貧困家庭,既要養全家(父母、爺爺)還要跟弟弟還房貸。除此,母親隔三差五的找她要錢。沉重的家庭壓力,使她捨不得為自己置換一雙好的鞋子,好的行頭,這一切都被“徐姑姑”看在眼裡。一天他拉著她去商場,跟她強行購買了一雙6000多元的名鞋,並告訴她這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徐店長蹲在地上給她換鞋,試穿,一股溫馨的暖流撲鼻而來,是那種彼此的理解和心跳。此舉,也難怪讓從小就飽受母親虐待、嚴重缺愛的房似錦心動!其實,他們原本是對手,房似錦是受上司委託,來和徐姑姑搶地盤的,確切說,是取而代之的,結果由對手變成了很默契的朋友,最後成為是戀人、愛人!

是徐姑姑讓房似錦明白了,賣房子是賣愛,是溫馨的包圍,而不僅僅數字冷酷的排列和業績的攀升!

從劇情的立意來說,既有深度,也面臨殘酷現實的挑戰!

安家:”安”的是什麼?


2、身手鑰錢

劇中有兩位老人,出場不多,他們是房似錦眾多客戶中其中的一對老人,是一對感情非常好,非常恩愛的老人!

從女主人江奶奶的口中,我們應該猜測到,他們應該是一對師生戀。男人是女學生的導師,江奶奶稱他是宋老師!他們擁有一棟三層樓的上海老洋房。房子是江奶奶的父母留給她們姊妹三人的,一人一層。兩位姐姐已去世,她們的孩子便理直氣壯的成為了老洋房的繼承人。江奶奶沒有子女,宋老師大她許多,估計20歲上下。這個房子讓老夫妻各自有了自己的心事。江奶奶賣房子是為了給身患絕症的丈夫看病,去國外做最好的治療,用她的話來說“我希望他活著”!而宋老師的心事,卻是希望趁他還活著時,給老伴買一套有電梯的商品房,因為他心疼他老伴腿不好,爬樓難,心疼的淚為彼此而流。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看後著實讓人感動、震撼,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相濡以沫,白首同心的那種感覺。

安家:”安”的是什麼?


老人在臨死前還不忘記那幾個字“身手鑰錢”

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這是老人留給自己老伴最後一句話,臨死,他心裡想的是老伴的未來,害怕老伴走丟了,回不了家,滿滿的牽掛和寵愛,讓人驚羨不已。老年人的愛情有時比夕陽紅還美!

人情冷薄,江奶奶最終還是沒有救活自己的愛人—宋老師。宋老師走後,江奶奶也追隨他而去。臨走前,她把沒有賣出去的房子,以她愛人的名義捐給了國家,捐給了基金會,這是一種最偉大的、愛的體現。其情感操守令高山仰止。

期待後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