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嚴重!全球集運航線大量取消

貿易需求下降,全球集運航線停航數量已經達到212條。若是集運行業隨後陷入全面價格戰,整個行業全年的損失可能會達到230億美元。 

全球戰“疫”致使貿易需求下降,集運行業大規模停航,或造成上百億美元損失。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最新報告,在過去的一週,全球集裝箱航運公司取消了超過160個航次,停航數量已經達到212條。按這一趨勢下去,在原本屬於運輸旺季的夏天,集運市場也會十分冷淡。

上述報告稱,儘管閒置的船隻可以節省運營成本,但僅從數量上來看,運力的削減就將給各大集運公司帶來6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Sea‑Intelligence總監Lars Jensen認為,在這一場席捲整個行業的金融風暴裡,“未來的挑戰是謹慎管理運力,以防止運價暴跌”。

目前,集裝箱航運的價格尚算穩定,大約比集運公司盈虧平衡水平低20%左右。

但報告進一步警告稱,若是運價和需求同時下跌,2020年,幾家國際集運龍頭的損失可能達到8億美元;如果集運行業陷入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類似的全面價格戰,整個行業全年的損失可能會達到230億美元。

這一虧損規模與2009年相當,當時全球集運行業損失200億美元,而在隨後的幾年裡,除了2010年由於補足庫存收入出現反彈,銷售增長放緩和價格戰都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Jensen預計,就需求而言,疫情致使全球集運需求總體下降10%左右,降幅與2009年差不多,但目前“關鍵是不要被市場份額誘惑,讓更多船隻下水”。

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貿易風向標馬士基已經宣佈收回2020年公司EBITDA將達到55億美元的預測,但仍預估一季度EBITDA將達到約14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2.4億美元。

而評級機構穆迪也看到了全球集運行業的下行風險,認為全球航運公司的息稅前利潤、稅收和EBITDA可能下降約25%-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