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成長,我們家的孩子四歲了

陪伴是最好的成長,我們家的孩子四歲了

前兩天週末我們一家三口人去附近的商場購物,老婆、剛剛過了四歲生日的兒子和我。剛剛過了年,實際上沒有什麼要買的東西,不是為了購物而購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帶孩子出來走一走,因為怕孩子整天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傷了眼睛。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走進商場,孩子也樂意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商場,從孩子的眼神和動作裡能看得出來。一進商場的門口,孩子很熟練的去空購物車區去推購物車,雖然孩子的個頭還沒有購物車的扶手高,但是在我和老婆的看護下,我們並不想去阻上他,想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什麼事都可以嘗試一下,這也是我們簡單而樸素的教育理念。孩子是一張白紙,我們不想把他控制在我們的溺愛裡,不是非常過格和惡劣的事情,我們不想去阻止他按照我們的思維去做,我們覺得那樣是殘忍的,扼殺了孩子的本性。

其實我還是稍稍有點急燥的,我老婆對孩子的教育確實是循循善誘。孩子在外邊做錯了事,做的很對的事,老婆都看在眼裡,回到家裡的時候或晚上睡覺前會和孩子溝通,和孩子討論和這樣是對的嗎,然後告訴孩子這樣是對的,那樣是錯的。孩子一天天長大,潛移默化中孩子漸漸變的很有禮貌,在小區裡見到和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人會主動叫叔叔、阿姨,見到年長的老者會主動叫爺爺、奶奶,小區的人都誇我們孩子懂事有禮貌。最重要的是孩子居然會在做錯事後,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會說爸爸對不起,媽媽對不起。雖然我們火冒三丈,但是聽到孩子的對不起我們的氣早就跑到九霄雲外了。我和老婆也為孩子的成長和改變感到驕傲,內心也為孩子高興。

離我今天說的一件小事有點遠了,不過仔細想想也不算太遠。我和老婆在商場裡跟在孩子的後面,孩子自己慢慢的推著購物車向前走,雖然有些吃力,但他並不想我們去幫他,反而我非常想幫他推,又怕打擊到他的積極性,就在後面保護著他和購物車,以確保孩子的安全。就這樣我們一起走到糖果區,糖果區的糖果堆的像小山一樣,有顧客挑選糖果時,難免會有糖果會意外掉在地上,售貨員沒有發現的時候,也會有顧客熟視無睹,不會去理睬這些,更不用說去把掉在地上的糖果撿起來,放在貨架上。

四歲的兒子推著購物車發現了地上掉落的糖果,雙手放下購物車,蹲下小身板,翹著小屁股,用小手把糖果捏起來,踮著腳把糖果放到了比自己還高一頭的糖果貨架上,然後兩隻小手推著購物車準備繼續往前走。與此同時一個和兒子相仿年齡的小朋友,卻在糖果貨架上拿了一個糖果,順手裝進褲子小口袋,左右看了看,轉身離開了糖果區,徑直往商場的入口走出去……

看到這一幕,我有點莫名的感動,我為兒子的行動而驕傲。陪伴是最好的成長,我們家的孩子四歲了。

陪伴是最好的成長,我們家的孩子四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