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還記得大學時候看的這部電視劇:“我們的法蘭西歲月”這是我的室友推薦看的,我的這個室友一個酷愛歷史的狂人,每天總是以尊師曾國藩家書家訓掛在嘴邊。久而久之我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開始去了解歷史文化。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現在我來分享下:這部劇拍攝的是對中國有重大影響的偉人們青年時期,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為了學習先進的知識,為了光復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在異國法蘭西(今天的法國)勤工儉學的日子。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國家風雨飄搖,軍閥割據,人民群眾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光明的曙光依舊難以尋覓,他們背起單薄的行囊,揹負救國使命,來到了神往的法蘭西。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但是現實卻給他們潑了冷水:法國當時經濟凋敝,經濟貧困,歧視華人,國內戰亂民不聊生,留學生沒有辦法交學費,只能輟學做工,當時國外對華人的歧視使他們無法得到良好的薪資待遇,甚至是工作機會,最後連租房都變得困難……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萬幸的是這群漂泊在法蘭西的少年們沒有放棄,在最艱難的歲月裡,他們善良、勤奮、團結,還會苦中作樂。


印象很深的有兩處。

第一處當時在這群留學生當中各種主義林立,討論起來可謂是是百家爭鳴,誰也不輸別人,宗旭之就是其中一個野心膨大的人,其實歷史上沒這個人物,他的原型叫曾琦,在爭論過程中他居然慫恿他們的人向其他組織學生開槍。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第二處是一行青年用一勺奶油把採摘的野蘑菇煮了一鍋,清淡無味,但對他們來說是無比醇香幸福。蘑菇煮好時,有人擔心採摘的是毒蘑菇,提出先讓一個人嘗一嘗看看有沒有問題,但是誰都想做那個先嚐蘑菇的人,因為他們太久太久沒有吃到好吃的了(雖然這個也不好吃)。他們擠在髒亂的公寓裡,看到臭蟲,就嬉笑間把蟲子捉了,甚至詩興大發,共連一首《南鄉子》。

再苦再累也不忘使命,保持快樂和從容,真的難能可貴。看他們的法蘭西歲月,那苦中作樂的日子,感慨他們不愧是偉人,這種豁達的心胸,這種高尚的智慧,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年輕生命詮釋著信仰、奉獻,令無數後人動容、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