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愛你,所以我遲遲不願放開你的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在這首詩裡,有人看到了歡樂和幸福,也有人讀出了憂傷和痛苦。而我,則在度過的苦痛中慢慢品嚐、領略美好時光。

孩子,我愛你,所以我遲遲不願放開你的手

初為人母的彷徨

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愛你,媽媽喜歡你。

一束百合,一束玫瑰,等你睡醒,媽媽都給你。

2014年的春天,那是一個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我懷穿著迎接新生命的美好時,卻第一次經歷了生死:生死就在一線間!

隨著“哇哇墜地”,所有人都沉浸在“喜得貴子”的歡愉中,而我卻沒能好好地看一眼我初生的孩子,小腹上那一刀,讓我虛弱無比,我幾乎陷入了昏迷狀態。接下來的情況更加糟糕,我遭遇了少有的“腸梗阻”,那真是一場“生死較量”,體質本來就差的我經歷了整整十天的滴水不沾,其中苦痛,不堪回首。所幸,我“已為人母,怎敢棄之?”的信念讓我支撐到了最後,我,贏了!

當我第一次真正看清我孩子的臉時,我哭了,那是多麼可愛而純淨的一張臉,而我卻在他出生後的第十天才與他相見,如果不幸,我是不是就永遠與他生死別離?感謝上天眷顧!我懷抱著我的孩子,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愛他,他,就是我的所有!

孩子,我愛你,所以我遲遲不願放開你的手

想要得到的東西都得依靠交換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

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在我面前的兩條路,我選擇了孩子,用我的工作,我的理想,我的時間做了籌碼!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一心要陪伴他,呵護他,我不要錯過他生命中每一個重要時刻。於是,我辭去了工作,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寶媽”。別人都說,第一次帶娃照著書養,我也不例外,我給他買我認為最適合的奶粉,為了他能夠舒服,我堅持給他使用尿布,每晚起夜換尿布讓我精疲力盡,但我卻毫無怨言,由此我落下了所謂的“月子病”,直到現在,大熱天我都不能吹涼風,否則會有種冷痛到骨頭裡的感覺。

然而,他每一次的微笑,每一次酣睡的樣子,開口叫的第一聲“媽媽”,邁出的第一個步伐......都讓我激動不已!我自認為,付出的,失去的都是值得!

孩子,我愛你,所以我遲遲不願放開你的手

現實與夢想的差距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次離別,而每一次離別都伴隨著陣痛----

這種陣痛叫"成長"!

漸漸地,隨著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好動,我一個人帶起來倍感吃力,有時候覺得睡一個安穩覺都是一種莫大的奢侈;而孩子爸爸作為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面對日漸增加的開銷也漸生煩躁,我們吵架的次數也一天天多了。

兩歲半,我就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幼兒託管班,第一次與孩子分開一整天,我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樣。好不容易熬到放學,孩子像一隻小鳥,飛一般地撲向我時,我淚如雨下......接下來的好長一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和孩子經歷一場撕心裂肺的短暫“離別”。還好,我們也漸漸適應了這樣的安排:孩子上學,我上班;孩子放學,圍著我轉。也算其樂融融!母親節那天,兒子給我帶回一幅畫,上面寫道:媽媽,我愛你!我知道,我們都經歷了一次不容錯過的“成長”!

孩子,我愛你,所以我遲遲不願放開你的手

未知永遠存在

你跌跌撞撞地長大,通向一個未知的地方;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試圖給你一個緊緊地擁抱。你甩開我的手臂,想要獨自在未知中前行,因為你知道,昨天的未知或許在今天就有了答案!

很快,孩子到了上一年級的年齡了,為了不和孩子分開,我應聘到孩子上學的學校任英語老師,這樣,我們每天又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像我預想的那麼美好。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孩子眼睛不自覺的眨個不停,我以為是眼睛感染,沒太重視,只是給他滴了幾次眼藥水,似乎也有好轉,不過沒幾天我發現他有扯動嘴角的習慣,他們老師也向我指出孩子最近上課注意力很不集中,感覺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帶去醫院詳查,結果出來了:輕微抽動症!雖然是輕微,但對於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醫生還告訴我,造成孩子抽動的原因有多種,而親子及家庭關係的融洽也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壓力,產生抽動症狀。我不斷反省自己,是否我給他的愛太沉重,讓他不堪負重?

接下來是不間斷地吃藥,心理輔導,注意力訓練。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業,同時能照顧好他,我又不得不辭職了。我做起了孩子的第二學業老師兼生活老師,很開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在期末考試中考出了第二的成績,抽動症狀也在逐漸消失,但我知道,這條路還要繼續走,或許是以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

孩子,我愛你,所以我遲遲不願放開你的手

或許,有好些人都曾抱怨過自己的父母,給的關愛太少,學校的家長會永遠缺席,考上的大學不是理想中的,畢業後全靠自己......如今,在為人母的這條路上走得越久,越深刻地理解:不是他們不關心,可能他們選擇的方式不是我們想要的;不是他們不想出力,可能他們真的無能為力!感恩父母,永不言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