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弘一大師曾經留下的勸世良言:

“百年隨時過,萬事轉頭空。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鬼谷子大師說過:“富貴世人皆欲,福祿強求不得。”人生的富貴,既不是註定的,也無法強求。只有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人生才能交好運。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有一位老禪師,他活了105歲,用自身的經驗和閱歷,在去世之前留下的兩句話,這兩句話告誡我們人要“發達”時都有2個徵兆,如果有一個也要好好把握住。

第一句,陷入挫折,不卑不亢

《菜根譚》曰:“多喜養福,去殺遠禍”,福氣不會因為你的召喚而到來,最是多多喜悅,才是養福的根本;禍事很多時候不可避免,然而如果懂得祛除殺意,溫和養性才是遠離禍事。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一個人,如果心態樂觀,生活中多一些喜氣,自然心情愉快,心情愉快不僅讓身體舒暢,也能調動人心的積極性和善意,對很多人和事自然多了一些善意,少了敵意,也少了一些邪思雜念,把心放在生活的正事上。

第二句,悅人者眾,悅己者王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世上即使沒有灰塵,大海即便不苦,但自己的內心裡知道自己的苦楚。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快樂植根於自己的內心,做人要懂得取悅自己。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取悅自己,光芒萬丈,別人已被照亮,何須再取悅萬千臣子。費力討他人喜歡,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一個人不能同時取悅所有人,這已是共識。

而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贈予。悅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與最大的敬意。悅人如捕風,最容易落得一場虛空,悅納自己,才能羽翼漸豐,優遊從容。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中國著名影視演員宋丹丹,對於取悅別人與取悅自己有正反兩方面的深刻體會。她說:“過去我總是不遺餘力地想使自己符合男人的標準,‘我夠好吧?’成為口頭禪,但常常感到被輕視。現在我會說:‘這就是我!’卻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上面的兩個徵兆其實來自於《菜根譚》,很多人沒有看夠。《菜根譚》是一部主講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語錄體的經典著作。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有那麼幾位朋友從來不買書,卻隨身帶著快要翻爛的《道德經》,也有那麼一位朋友從來不喜歡看書的人,卻反反覆覆的把《菜根譚》抄了無數遍。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全書分為修身 應酬 評議 閒適四部分,圍繞著為人處世 品行修養,並沒有文字的繁雜,都是簡潔而有力的短句,被日本商界人士奉為“心理學教材”。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教無為思想。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書中有句:“福不可繳,養喜神以為招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意思是說:人間幸福不可勉強追求,只要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的基礎;

天災人禍難以避免,但是消除了自己心頭的怨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遠離禍害,往心裡所求的幸福,通過自己努力所追求的幸福,我想才會是真正的幸福。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菜根譚》一部千古奇書,之所以奇,是因為它裡面濃縮了中國幾千年的處世智慧和技巧,即使在現今,它同樣可以讓社會各行各業人士領略到它的內蘊,以至於日本人將《菜根譚》《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並列為日本企業界經營管理的“指南”和“教材”。

105歲老人去世前的告誡:人要“發達”的2個徵兆,有一個也要握住

《菜根譚》無處不在的博大在現在這個“雞湯”熱潮盛行的今天,似乎更適合去踐行,它的影響可能會比雞湯更加的長久;在現在的國學熱潮下有人曾提問:適合看什麼 學什麼?如果是我,我會推薦《菜根譚》。

潛心研讀《菜根譚》,細細揣摩,深悟其意,則如醍醐灌頂,倍覺終身受用無窮。想要閱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正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