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出彩交大人,科研立高峰。

交通大學為民族復興而生,

在交大辦學歷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

“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先生指導並參與研製出我國第一臺交流發電機和電動機

陳學俊院士在國內最早開展兩相流與傳熱的理論研究,為工程熱物理學科發展與中國動力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數學與力學系唐照千教授主持研製成功國內第一臺頻譜分析儀

......

新時代,交大人不辱使命,勇立潮頭,在科研領域引領創新,

在國際國內紛紛斬獲多項榮譽,

彰顯了西安交大在科研領域貢獻的“交大智慧”和“交大力量”。

今天,交小童盤點了西安交大近五年所獲得代表國內最高等級科研獎項的國家“三大獎”

一起來感受交大科研“硬”實力~


2019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

2019年度,西安交通大學以主持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 國家科技進步獎

跨臨界CO₂熱泵的並行複合循環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跨臨界CO₂熱泵是以天然工質二氧化碳為介質的高效節能減排裝置,因其天然環保,對於我國信守國際承諾、消減破壞臭氧層及強溫室效應氣體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提出了跨臨界CO₂熱泵的並行複合循環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發了跨臨界並行複合CO₂熱泵系列產品,並實現了推廣應用。被國家發改委納入《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最佳節能技術和最佳節能實踐”項目;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臭氧層保護榮譽證書”,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減排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18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獎8項

2018年度,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8項並列全國高校第五,其中以主持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以參與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含專用項目1項)。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左起:謝永慧、郝定均、管曉宏、王建華、陳雪峰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 國家自然科學獎

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理論與方法及在能源電力等系統的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圍繞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的重大需求,深入研究問題共性,提出了系統安全性解析判定與控制的理論與方法,解決了電網巨量安全約束和控制解列難題;提出了終端多能源系統控制、調度和協調優化方法,解決了動態積分約束難題;提出了系統控制策略優化設計方法,發現最優策略結構,為在線優化控制提供了系統化方法;提出了包括水資源和水電網絡化系統的在線應急調度策略,設計了信息不可完全預知條件下的在線優化策略。

研究成果

■ 發表SCI期刊論文105篇,包括50多篇IEEE期刊長文,3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被專家學者引用1294次;

■ 部分成果獲2015年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2015 IEEE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年會最佳大會論文獎和2014 WCICA最佳供應鏈論文獎。


  • 國家技術發明獎

風電裝備變轉速稀疏診斷技術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圍繞風電裝備有效監測的挑戰性難題開展深入研究,提出了“故障模式分離-故障信息提取-故障定量診斷”的三位一體“逐層去擾”的診斷新技術,發明了頻率跟蹤加噪的故障模式分離技術、故障信息匹配稀疏提取技術和加權稀疏定量診斷技術,研發了專用測風儀、葉片聲音傳感器、一體化集成式監測採集器等相關產品和系統,並在風電裝備上投入應用,解決了變轉速診斷難題,避免了重大事故發生,維護成本降低40%,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研究成果

■ 獲授權發明專利24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SCI論文56篇,SCI他引1086次,6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1篇ESI熱點論文、1篇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國際論文;

■ 相關成果獲得2016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 國家技術發明獎

輸電等級單斷口真空斷路器關鍵技術及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針對輸電等級單斷口真空斷路器這一國際開關電力設備研究領域的制高點,圍繞研究中主要存在擊穿電壓在長真空間隙下難以提高、額定電流與開斷電流難以同時提升以及高電壓大電流開斷易於失敗等三大技術問題,歷經12年攻關,發明了具有多重懸浮電位屏蔽罩特徵的滅弧室複合新結構和納秒級連續脈衝滅弧室老煉新工藝,發明了雙層三迴路並聯縱磁觸頭新結構,建立了長真空間隙燃弧模式定量分佈圖,提出了通過變速分閘控制燃弧模式的方法,並研發了系列輸電等級單斷口真空滅弧室、彈簧操動機構和單斷口真空斷路器產品,126kV/2500A/40kA單斷口真空斷路器的技術參數為世界最高指標,開發的技術和系列產品已經在多家企業得到應用和生產,並已出口海外,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研究成果

該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34項、美國專利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SCI/EI論文104篇,部分成果獲得教育部和陝西省科技一等獎2項,核心發明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研究成果對我國佔領真空開斷技術制高點、發展環境友好電力裝備、減少溫室效應氣體做出了重要貢獻,社會效益明顯。


  • 國家科技進步獎

嚴重脊柱創傷修復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推廣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圍繞嚴重脊柱創傷治療面臨的諸多難題,歷經25年持續攻關,從關鍵技術創新和器械研發入手,建立了“動態理念-堅強固定-功能重建” 治療的新方法,提出上頸椎損傷動態固定新療法,實現了上頸椎運動功能的最大保留,解決了上頸椎功能重建的難題;提出下頸椎複合固定方法,解決了下頸椎嚴重創傷固定後的穩定性差、手術複雜、創傷大的難題;發明了嚴重胸腰椎骨折Kuma復位方法以及Kumafix內固定器械和納米脊柱支撐材料,揭示了“創傷性馬尾神經硬膜疝”的病理機理,實現了嚴重胸腰椎骨折脫位的精準復位,並有效降低了治療併發症和繼發性神經損傷。

研究成果

嚴重脊柱創傷診療新體系推廣到全國多個省市的三甲醫院,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嚴重脊柱創傷患者帶來了福音。


  • 國家科技進步獎

汽輪機系列化減振阻尼葉片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瞄準振動應力小、安全性高的減振阻尼葉片的研發難題,在發達國家嚴密技術封鎖條件下,歷經20餘年艱苦攻關,提出了減振阻尼葉片強度振動設計新方法及系列減振新結構,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頻率精準預測—安全性準確評判—強度振動自動尋優設計”的葉片設計關鍵技術體系,完成了20~1700MW等級火電、核電和工業汽輪機調節級到末級共87種阻尼葉片的自主研發,包括3種世界最長葉片,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華龍一號”汽輪機末級葉片,打破了發達國家技術壟斷,性能指標優於國外同類產品。葉片已應用於國內多家企業,並遠銷海外。

研究成果

該項目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中國好設計”銀獎,獲授權發明專利19項、軟件著作權24項,發表學術論文92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對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有重大作用。


2017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

2017年度,西安交通大學主持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一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左起:蘇光輝、鄭慶華、郭烈錦、陶文銓、孫軍、趙玉龍、趙欽新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 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

西安交通大學熱質傳遞的數值預測控制及其工程應用創新團隊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面向基礎研究及國際學術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及國民經濟主戰場,圍繞熱能的高效清潔利用,在熱質傳遞與流動問題的數值預測理論與方法、高效低阻氣體及液體換熱技術、國防高效熱防護技術及裝備研發方面,開展了系統深入的創新研究。

構建了世界上首個速度與壓力耦合的全隱穩定的宏觀算法體系

,攻克了對流項離散格式穩定性與高精度不能兼具的國際難題;首次構建了多尺度傳熱的問題計算框架體系及耦合算子突破了“氣體阻力增加必大於傳熱強化”傳統理念,開發了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效低阻氣體換熱設備;突破了“依靠流體的速度大小及其方向的突變”強化傳熱的傳統理念,在國際上率先發明瞭單殼程/多殼程連續螺旋推流強化技術;構建了用於高超聲速飛行器的超級隔熱材料性能預測模型,指導新型超級隔熱材料的設計,使隔熱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製了大型艦船上的新型隔熱冷卻裝置,可大幅度提高其壽命。

該團隊經過 20 年的發展,形成了“勤奮進取、求實融洽、個性發展、科教融合”的團隊文化,重視基礎研究,聚焦國際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關注創新人才培養,廣泛開展國際合作。

研究成果

■ 成立了“新能源與非常規能源利用中的熱流科學 111 創新引智基地”“熱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承擔了國家 973 計劃、863 計劃、科技支撐計劃、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總裝備部重大專項及海軍裝備預研加強項目等一批國家級項目及企業委託重大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

■ 獲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8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自2006年共發表SCI論文 759 篇。

■ 出版著作25部(英文著作3部);授權發明專利80項(其中美國專利2項),獲軟件著作權45項。

■ 在熱質傳遞數值模擬及強化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一流水平,成果應用到瀋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杭氧換熱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科龍空調器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洛陽隆華傳熱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


  • 國家自然科學獎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針對金屬材料強度與延韌性之間本質存在的倒置關係難題,在具有三種典型晶體結構的金屬材料中發現了其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及其耦合對強韌化作用的新規律和新機制,為提高其強韌化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新思路。

研究成果

■ 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一流期刊發表的8篇代表作被SCI 他引558次。2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1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國際學術論文”,並被收入美國和德國科學家編寫的3部學術專著。

■ 包括國際斷裂大會50分鐘大會主旨報告在內的國際會議特邀報告30次。獲國際權威學者在Nature Materials上正面專題評述2次,並被Nanotoday,NPG Asia Materials等專題正面評論3次。部分成果入選2010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 國家自然科學獎

太陽能光催化制氫的多相流能質傳輸集儲與轉化理論及方法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通過研究太陽能到氫能整個傳輸轉化過程中反應體系-相界面-催化劑顆粒三個層面及其之間的能質流動和傳輸、轉化和反應、及其互匹配機制,提出了大幅度提高光氫轉化效率的新理論新方法,實現了能質高效低阻傳輸、吸收、集儲和轉化。

研究成果

■ 項目8 篇代表性論文中 6 篇入選 ESI、 SCI 他引 1113 次。

■ 相關核心技術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7 項, 制定國際上首部關於光催化制氫量子效率和能量效率計算的國家標準並頒佈實行 5 年。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的兩期 973 項目均以優秀結題。

■ 相關理論及發現促進了多相流光催化化學物理新興交叉學科分支的形成和發展。成果被歐美加澳中日等多國院士及學者在 Chem Rev、Nature 子刊、Nano Lett、Energy Environ Sci 等廣泛引用。


  • 國家技術發明獎

高動態MEMS壓阻式特種傳感器及系列產品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歷時10年,提出了基於微納力學耦合、干擾預處理及無頻損失封裝的傳感器設計新思路, 發明了高動態 MEMS 壓阻式特種傳感器及系列產品, 解決了國防及石化等領域的應用急需。

研究成果

■ 獲授權發明專利 53 項,兩項成果通過了技術和新產品鑑定,鑑定專家組認為:“ 研製的微型高頻高壓產品的綜合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壓阻式自由場壓力傳感器屬國內首創, 打破了美國 PCB 公司的壟斷與封鎖”。

■ 開發的高動態 MEMS壓阻式特種壓力/加速度傳感器及系列產品在航空航天發動機、衛星發射、石油開採運輸等國家標誌性科學工程與國防項目上實現了典型應用和產業化,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打破了國外壟斷,為高性能傳感器的國產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 國家技術發明獎

先進核動力系統多因素跨維度強耦合動態分析技術及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經過 14 年持續攻關,針對核動力系統跨維度多因素強耦合熱工安全特性難題,建立了先進核動力系統關鍵設備稠密結構的多孔介質自適應求解模型和多區動態非平衡模型,發明了全系統跨維度多因素動態分析技術,實現了核心設備、主迴路系統、專設安全系統等全系統耦合分析,滿足了國家重大核電工程和國防核動力建設急需。

研究成果

■ 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 20 項、軟件著作權 24 項,出版專著 1 部、教材 2 部。

■ 主要成果通過了科技部、原總裝備部、國家能源局等組織的項目驗收,結論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使國內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達到新的起點”“彌補了國內研究空白”“優於國外同類技術”“項目總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該項目成果已推廣到國內多家單位,解決了先進核動力系統跨維度精確分析的技術難題,產生了重要社會效益和國防意義。


  • 國家科技進步獎

稅務大數據計算與服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結合國家金稅工程需求,針對稅務數據面臨點多線長難驗真、省際孤島難共享、高維特徵難建模、偷逃騙稅難發現、納稅誠信難評價等難題,創造性地將複雜網絡理論應用於稅務數據分析,提出“納稅人利益關聯網絡”概念並攻克相關核心技術,成功用於發現偷逃騙稅疑點及納稅信用管理,歷經 10 年研製出國家稅務大數據分析平臺軟件系列產品,包括個人稅收管理系統、指標管理系統、 風險管理系統、 信用管理系統等。

研究成果

■ 在國稅總局和所有省級國、地稅局應用,為 5000 萬法人納稅人提供服務,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 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25 項,完成校企轉化 13 項;獲軟件著作權 122 項;登記軟件產品 88 項;制定行業規範 15 項。


  • 國家科技進步獎

氣液固凝並吸收抑制低溫腐蝕的煙氣深度冷卻技術及應用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項目簡介

該項目歷經20年的機理研究和工程實踐,突破了傳統理論認為煙氣深度冷卻過程中硫酸露點溫度為定值的觀點, 發明了SO3/H2SO4濃度、 硫酸露點溫度和低溫腐蝕性能的檢測方法及裝置, 提出了通過氣液固三相凝並吸收從而抑制煙氣深度冷卻低溫腐蝕的技術路線, 實現了低溫腐蝕的有效防控。 研發了系列煙氣深度冷卻器及系統、裝置及產品, 並實現了大規模工程應用,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和創新成果金獎。

研究成果

■ 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43項、實用新型16項、軟件著作權4項、制訂企業技術標準4部,發表論文101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38篇。

■ 該項目已應用於青島達能等 11 家生產企業,已建立了 46 條煙氣深度冷卻器生產線,產品銷售到全國 30 個省市自治區的華能、大唐等公司的 297 家電廠,應用於392 臺亞臨界和超(超)臨界燃煤機組, 並出口海外,實現大規模生產及工程應用,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和突出節能減排效果。


2016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

2016年度,西安交大以主持單位獲得4項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並列全國高校第五位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左起:任曉兵、鄭南寧、榮命哲、呂毅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 國家自然科學獎

視覺場景理解的模式表徵與計算理論及方法

項目簡介

視覺場景理解是人工智能領域長期關注的科學問題,經典的計算機視覺場景分析一般分為“表徵”與“計算”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沒有有效利用全局性視覺信息和選擇性注意機制形成關聯與反饋的聯合求解框架,難以得到準確、高效、魯棒的場景理解。

該項目圍繞上述問題,對視覺模式表徵與計算的聯合求解框架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場景模式對應問題的隨機場計算理論,提出了基於學習的視覺選擇性注意檢測方法,為視覺場景理解的立體對應計算與多目標跟蹤、顯著性目標分析與模式表徵提供了新的理論與方法。

研究成果

■ 20 篇核心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和頂級會議上,兩篇代表作為 ESI 高被引論文;

■ 1 部代表性英文專著(Springer 出版)在線版下載超過13000 次;

■ 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 6 項,部分成果成功應用於智能車驗證平臺,獲 IEEE 智能交通學會傑出研究團隊獎;

■ 主要成果被美國、英國、瑞典等國工程院院士、IEEE/ACM/IAPR Fellow 等一批國際知名學者引用並評價為“基準性工作”、“代表性工作”、“通用方法”。


  • 國家自然科學獎

基於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

項目簡介

該項目針對如何大幅度提高鐵性智能材料性能的研究焦點與基礎性難題,通過深入系統的研究,發現了利用鐵性智能材料中普遍存在的晶體缺陷(如點、面缺陷)對其性能進行調控的若干新物理原理及新效應,為大幅度提高這類材料的性能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新思路。

研究成果

■ 20篇核心論文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 Phys Rev Lett、 Nano Lett等國際一流期刊,並被廣泛引用;

■ 國際會議大會報告及邀請報告30次,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學術影響;

■ 2篇代表性論文入選ESI被高引論文,其中1篇還入選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 研究成果4次被Nature Materials、 NPG Asia Materials等專題正面評論,並被編入兩部美國科學家編寫的學術專著。


  • 國家技術發明獎

直流配電系統大容量斷路器快速分斷技術及應用

項目簡介

該項目歷時11年,發明了自能式氣吹與磁吹的電弧調控、脫扣與分閘合二為一、複合式能量耗散的大容量直流斷路器快速分斷技術,解決了單純依靠滅弧室耗散系統電磁能量存在的分斷容量低、故障切除速度慢、體積和飛弧距離大的三大技術難題,突破了海軍XX綜合電力技術發展的一大瓶頸。

研究成果

■ 開發的大容量直流斷路器,技術指標世界最高,滿足了國家重大亟需,為奠定我國在XX綜合電力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做出了貢獻。

■ 研發了直流斷路器數字化設計系統和裝配工藝及性能測試平臺,實現了我國直流斷路器開發模式從經驗設計到數字化設計的變革。

■ 技術並已應用於軌道交通、光伏接入電網等領域。澳大利亞聯邦工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A. Murphy 評價:“將液態金屬電弧放電用於電流分斷極具創新性”;教育部科技成果鑑定結論為:“開斷容量為目前世界最高指標,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國家科技進步獎

炎症損傷控制提高肝癌外科療效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

項目簡介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死亡率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外科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然而肝癌總體切除率低、安全性差、復發轉移率高嚴重製約肝癌總體療效的提高。手術創傷和應激性炎症損害是影響肝癌手術安全性的關鍵因素,病毒性炎症持續肝損害是術後肝癌復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該項目針對這些重要問題,創建系列圍繞“炎症與損傷控制”有效提高肝癌手術療效的新理論、新技術、新體系。

研究成果

■ 首次提出圍術期“炎症與損傷控制提高肝癌手術安全性”的新理論,建立系列“損傷控制”的肝癌精準外科技術,國內最早開展中晚期肝癌“降期治療”技術,建立“創傷性和病毒性炎症損傷聯合控制”降低肝癌復發轉移新體系。

■ 該項目共治療中晚期肝癌8632例次。1、 3、 5年生存率由55%、 23%、 11%,提高到82%、 57%、 38%。

■ 獲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省級創新團隊1個。建立1個國家級和2個省部級研究中心。培養研究生365名,進修醫師1200餘名。

■ 授權發明專利7項。主辦學術會議50次;手術巡講53場次;CME肝癌防治項目13屆次。創新的關鍵技術要點在國內90餘家醫院推廣應用。


2015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

2015年度,西安交大以主持單位獲得

5項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居全國高校第三位;另外,西安交大還以參與單位獲得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左起:楊旭、黃佐華、盧天健、徐卓、王秋旺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 國家自然科學獎

弛豫鐵電體的微疇-宏疇理論體系及其相關材料的高性能化

項目簡介

項目歷時50多年,建立了“微疇-宏疇轉變”和“新玻璃模型”理論,發現了弛豫鐵電單晶/陶瓷材料高性能的物理機制,研發出高性能弛豫鐵電單晶/陶瓷材料及器件,並應用於國防裝備。

研究成果

■ 20篇核心論文發表在所在領域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被SCI他引682次。

■ 得到美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和IEEE Fellow等本領域權威學者的引用和高度評價,指出“姚理論影響深遠”“新玻璃模型完全可以替代Vogel-Fulcher 關係”“證明了單晶高性能的起源”。


  • 國家自然科學獎

內燃機低碳燃料的互補燃燒調控理論及方法

項目簡介

項目歷時16年,系統開展了低碳燃料的燃燒特性基礎研究,建立了低碳燃料的互補燃燒調控理論,提出了燃燒過程調控方法,並在內燃機上得到應用。

研究成果

■ 20篇核心論文發表在所在領域頂級期刊,被SCI他引732次。4篇為ESI高被引論文,發表在燃燒學頂級期刊Combust Flame上的3篇代表作的被引次數分別位列發表以來該期刊的第2和11位。

■ 得到中國、美國、德國等國院士,本領域頂級期刊主編、國際燃燒學會主席等國際學會Fellow在內的50多位著名學者的引用和積極評價,指出“率先獲得了DMF 層流燃燒速率”“給出了反應路徑”“提出了最佳摻氫比”。


  • 國家自然科學獎

皮膚牙熱-力-電耦合行為機理

項目簡介

項目歷經10餘年,首次發現熱刺激下皮膚牙齒組織的疼痛水平不僅取決於溫度變化,建立了熱-力-電(疼痛)多場耦合行為的理論和研究體系,為有效指導激光、微波等臨床熱療技術及鎮痛方案奠定了基礎。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了疼痛力學領域第一本英文專著。20篇核心論文的SCI他引492次,代表作5被選為J Mech Phys Solid 近五年引用次數最多的文章之一。


  • 國家技術發明獎

高效節能的連續螺旋推流強化傳熱技術及應用

項目簡介

項目歷時10餘年,提出了連續螺旋推流強化傳熱的新方法,發明了高效節能的強化傳熱技術,解決了上述三大難題,大幅度提高了換熱器的綜合性能,並實現了產業化。

研究成果

■ 項目在研究過程中獲授權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2項。出版英文專著1部、發表論文45篇,其中應邀撰寫綜述論文2 篇,SCI/EI 收錄論文43 篇,SCI 他引94 次。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R. Smith指出:“提出的新型連續螺旋折流板具有顯著的優點”。與研究成果緊密相關的2個國家自然基金課題被評為“特優”和“優秀”。

■ 項目開發的系列產品已應用於中石油、中石化、制鹼行業和船舶行業等企業和研究院所,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和能源利用效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節能減排效果。


  • 國家科技進步獎

大功率特種電源的多時間尺度精確控制技術及其系列產品開發

項目簡介

項目歷經10餘年攻關,圍繞提高開關頻率、加快響應速度和提高抗擾能力三個核心問題展開研究,實現了特種電源輸出兆瓦級功率的同時達到高精度,滿足了國家大科學工程建設的緊迫需求。

研究成果

■ 項目在研究過程中獲授權專利23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論文達120餘篇,被引2400次。以美國斯坦福大學Herman Winick教授為主任的國際評審委員會評價為:“所有電源均實現了高精度、高穩定度”。

■ 開發出的系列產品應用於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中國散裂中子源、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等大科學工程。開發出飛機地面電源和電力操作電源等產品,用於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等軍工、民用企業和國家示範工程,解決了梟龍戰機等多個國防重點型號和國家重點工程的急需。產品銷售到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伊朗、馬來西亞等國,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國防與民航安全、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做出了重要貢獻。


面向新的征程

交大人定將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拼搏奮鬥

勇攀科技高峰

給力!交大“硬核”科技力!

「出品 / 黨委宣傳部」


內容來源 / 科研院 交大新聞網

版尾設計 / 劉鴻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