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頭條的故事: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價值的頭條號

我和頭條的故事: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價值的頭條號

我於2018年下載頭條APP,並註冊成普通用戶,一開始,我被頭條豐富的生態所吸引,成為頭條最忠實的內容消費者。

自從有了頭條之後,以前經常瀏覽的新浪、網易都不看了,直到2019年8月初,我才真正決定成為一名內容創作者,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我和頭條的故事: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價值的頭條號

由於大學中文系畢業,有一定的古文功底,閱讀歷史文獻的能力還可以,加上我信奉培根的“讀史可以明智”,平時對中國歷史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頭條的創作領域上,我沒有怎麼猶豫,選擇了歷史方向。

頭條的用戶名非常重要,關係到創作定位,好的用戶名讓人一看便對你的內容心底有數。

頭條上歷史創作者大多數都是寫泛歷史,很多頭部創作者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粉絲,如果定位跟著他們走,我的文章很可能被淹沒在眾多歷史創作者的洪流中了。

那麼,如何才能讓讀者記住我,關注我呢,怎樣才能在眾多的歷史號中脫穎而出呢?

經過認真思考,我決定走差異化道路。不寫泛歷史,只寫我身邊的歷史,熟悉的歷史,帶著感情有溫度的歷史。

我和頭條的故事: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價值的頭條號

嶺南作為古人口中的蠻夷之地,歷史悠久,創作素材豐富,是一個未經深入挖掘的歷史文化的寶庫。宋代以來,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嶺南在歷史文化上也越來越精彩。

由於我在廣東工作,對嶺南比較熟悉,查找資料文獻、人物採訪、實地考察方便,而廣東又是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最終我決定專注於嶺南的歷史,選擇了“嶺南人文歷史”

做我的用戶名。

良好的創作心態也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創作者完全是奔著收益去的,那麼他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一定會表現在他的創作內容上。所以我對自己說,質量第一位,收益第二位。我的頭條號就是我的品牌,有態度,有溫度,正能量,做精品,打造一個對他人有價值的信息載體。拒絕東拼西湊,不做為了收益不擇手段的搬運工。

我和頭條的故事: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價值的頭條號

開通青雲自薦功能

從8月初開始,我認真對待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微頭條,每一個問答,不符合自己的定位的內容,儘量不寫。雖然有收益、閱讀量和漲粉的誘惑在,但是我還是堅持只寫嶺南地域的內容。

自從寫頭條後,常常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只能一邊讀書充電,一邊寫作。以前刷手機看新聞,現在一有空就看書,寫作,與粉絲交流。手機裡粉絲的每一個回覆,每一個關注和點贊,都能讓我驚喜。從此,我的業餘時間變得緊張、豐富而有意義起來。

我和頭條的故事: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有價值的頭條號

青雲計劃獲獎文章

當然,我的努力也很快有了回報。9月22日,平臺為我開通了原創;9月24日,平臺為我開通了“青雲自薦”功能;9月25日,第一篇青雲獎勵文章誕生;9月26日,開通「雙標題/雙封面」功能;10月7日,又一篇文章獲得了青雲獎勵

我的粉絲也從8月初的100多個,到現在將近2000個,嶺南地區的粉絲佔了60%以上,粉絲數量已經超過了一些早我半年開始創作的同行,我的差異化策略獲得了初步的成功。當然,這個成績對於有些高手來說算不得什麼,可是於我而言已經非常知足了。

有朋友因誤會曾經問我是不是把號賣掉了,我很吃驚,我說怎麼可能,這個頭條號一定是我唯一的號,它就像是我的孩子,我要精心呵護它,陪它長大,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