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4年12月16日上午,超過25萬德國軍隊和近1000輛坦克從比利時南部到盧森堡中部,駛入阿登高地森林,至此,“二戰”結束前西線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役“阿登戰役”,盟軍也稱“突出部之役”爆發。

戰役初始,由於惡劣的天氣和美軍部隊的輕敵,德國人迅速撕碎了盟軍的防線,德軍向西突入達數百公里,形成突出部。艾森豪威爾將軍看到了打破戰爭僵局的機會,迅速調動了50萬的部隊投入了戰鬥。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4年12月24日,第82空降師的一名步兵在比利時布拉附近的一名戰友的掩護下進行戰鬥


兩支軍隊在零度以下的雪地裡發生激烈衝突,士兵們的能見度往往也就10或者20米。

“敵人和天氣都可以殺死你”第17空降師巴特哈格曼在PBS紀錄片中說。“他們倆在一起是一個非常致命的組合。”

由於傷亡人數的不斷增加,美軍降低了身體素質標準以增加部隊人數,患有身體或精神疾病的男子也被重新投入戰鬥。

“很難忘記他們臉上的表情......一種空洞的,沒有生氣,放鬆的表情,”第28步兵團隊長Ben Kimmelman在紀錄片中說道。“這幾乎就好像他們將陷入無望的厄運中。”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1945年1月底,盟軍部隊將德國人全部趕回了戰役發起前的位置。這場戰役超過百萬人參加,美軍身亡1.9萬人,另有8萬人受傷,英軍身亡200人傷1400人。德軍的死傷更為嚴重,死亡和失蹤約12萬人。對於美軍而言,阿登戰役是美國在二戰所經歷最血腥的一役,傷亡人數超過任何一場戰役。

1945年1月在阿登戰役期間,美國陸軍穿越遭受戰爭蹂躪的比利時城市烏法赫茲的Ourthe河上的臨時橋樑。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美國士兵在比利時馬爾梅迪附近檢查美軍屍體的身份。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日,一名德國士兵在比利時盧森堡的德軍反攻中喪生,屍體躺在了比利時斯塔沃洛特的一個街角。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3日,一名德國士兵在比利時盧森堡的某處看著美國口糧盒和制服。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4日,第290團的美國步兵攜帶步槍和火箭筒,在比利時阿莫尼斯附近的一片森林中穿越雪地。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居民觀看被擊落的FW 190的殘骸。1945年1月4日,一名白頭盔的比利時警察守衛著殘骸,該殘骸正由皇家空軍軍官檢查。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在1945年1月6日,在敵人突破期間,低空飛行的C-47運輸機向被圍困的美軍提供物資。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在遠處,煙霧從失事的德國裝備上升起,而在前景中,美國坦克向上移動以支持戰鬥中的步兵。

1945年1月6日,一隊德國坦克部隊在比利時馬爾梅迪附近的Hohe Venn地區的的村莊中行進。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13日,美國陸軍第347步兵團的士兵在前往比利時拉羅什的路途中簡餐。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14日,美國陸軍第30師的野戰炮兵部隊成員沿著比利時斯塔沃洛附近的阿登地區移動。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2日,比利時Born東南部一隊裝甲師的美國士兵。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3日,美國第7裝甲師在比利時聖維特的街道上尋找狙擊手。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5日,在比利時福伊北部,在阿登戰役的最後幾天,美國軍隊帶領被俘的德國軍人經過報廢的坦克。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7日,盟軍的車輛在比利時阿登地區的一塊地上停了下來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8日,第82空降師的部隊在比利時阿登地區的一塊冰雪覆蓋的土地上行走。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1945年1月25日,一輛美國坦克經過比利時公路時,陷入旁邊的溝裡

74年前,盟軍粉碎了納粹德國最後的反撲:16張來自阿登戰役的照片

文中的有些數字可能不夠準確,請各位批評指正,文中的圖片都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