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高值耗材全面集採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由此,最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討論關於高值耗材集採對於行業的集體性利空的影響,同時更是對醫療器械行業整體發展前景陷入偏悲觀的情緒,實則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讓直接套用藥品集採模式的你們大跌眼鏡。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我們總是強調:危機、危機,危中有機,財富總是眷顧那些有遠見卓識、敢於下注的人,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大幅低價買入一線城市房產的那撥人,他們借金融危機實現了財富爆發式的積累,成為一樁美談。

在高值耗材集採的這件事情上,你不應該只看到“危險”,而忽視“機會”。

1、藥品後,為什麼先拿耗材開刀?

我們說的醫用高值耗材,主要是相對低值耗材而言的,主要由骨科、心血管等各科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的消耗材料組成。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高值耗材分類及代表產品、廠商

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530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醫療設備市場規模最大,有3021億元,佔57%,其次為高值醫用耗材市場(佔20%)。而醫療設備銷售相對低頻,低值耗材銷售類似於藥品(附加值不高),高值耗材的附加值更高,病患用量大,利潤空間更大。

超級醫保局的成立,核心目的就為了減輕醫保基金的壓力,促進醫療行業的良性發展,而帶量採購圍繞無非是“量、價”。在醫療器械領域,從產值和用量來看,拋開醫療大設備(檢查費的形式體現醫療支出),高值耗材市場無疑是最好切入的選擇。

那我國醫用高值耗材價格為什麼會這麼昂貴?除了其技術含量和質量高等一些實際原因外,其實有很大程度是由於流通環節的層層加價和醫院管控意願低所造成的:

● 流通環節的鉅額差價:某家器械企業的一種高值耗材出廠價是1000元/個,中間經歷了層層經銷商的加價、各種物流費用和其他費用,最終終端銷售價格達到了3000元/個!可見其中經銷商的利潤有多豐厚。

● 醫院“放鬆”管控:一方面由於高值耗材技術含量和質量水準相對較高,醫院和醫生願意使用高值耗材。另一方面,在醫院醫用耗材加成取消前,高值醫用耗材使用的越多,能更多的為醫院帶來利益,從而補償了過低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所以我們之前看到醫院是有意不管控這個價格的。

所以,醫保局的帶量採購是直接跳開醫院和經銷商,直接和廠商來談判,而經銷商的離場和轉型只是時間問題。隨著採購的權力被剝奪,醫院將變得更加“純粹”。

2、帶量採購:並非行業集體性的利空,對於細分領域的龍頭是機會

為什麼說帶量採購對於高值耗材行業並非集體性的利空呢?

其實這裡是有一個預期差的,個人投資者或者非行業內的人士的普遍悲觀預期,與投資機構、大醫療器械企業中性偏利好的觀點形成了較大反差。

最直觀表現我們可以看一下二級市場的反饋,2019年7月份江蘇支架集採談判過程中樂普GuReater、微創FireBird的支架中標價格較之前的最低市場價分別跌去了65%、55%,而兩個公司的股價表現相對平緩,一定程度表明大資金對於集採對於公司影響的判斷並非是大利空。

另外,最近看了一下科創板三友醫療的招股書,公司主動披露了帶量採購事件給公司帶來的一些風險,其中有些數據非常有意思,同時也印證了一些觀點,我們來看一下: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三友醫療招股說明書

三友醫療是國內醫用骨科植入耗材的領先企業,產品主要為脊柱類植入耗材、創傷類植入耗材。

招股說明書中的平均售價反饋了終端銷售的價格,而平均淨價則反饋了產品真正的出廠價,在帶量採購前,出廠價僅佔終端售價的32%,顯然反饋了流通環節巨大的差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預測在帶量採購實施後,考慮到終端價格的下降以及物流費用的減少,實際上最終的平均淨價有可能要比實施帶量採購前要更高。

同時,我拿著這個數據與部分器械企業、投資人來溝通,他們其實很大一部分是認同這個觀點的。某一器械企業表示:“我們公司在2019年8月底江蘇省集採中標了,從10月1號開始實施,中標的品種均實現了量價齊升。今年1月份的山西省集採我們也中標了,而且市場份額不變情況下,價格好於江蘇省。”

我們瞭解到,部分頭部器械企業反倒是期望疫情之後的集採的,認為只有終端價的下降,才能真正實現器械的直銷,而且出廠價格和產品份額極有可能較之前有所提升。如果市場份額不變化,但價格的微升或者微跌,對於公司整體的銷售額其實影響不大,他們也能夠接受(畢竟毛利高)。

所以,這樣的結論就打臉了很多按藥品集採思路來喊空器械的投資者。集採的加速推進,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值耗材行業的集中度,使得市場的份額進一步的向龍頭企業集中,然而大器械企業的老品種不是像藥企一樣以價換量,卻是量價齊升,也難怪他們期待集採的到來了。(最後附上高值耗材上市公司的產品圖譜,方便朋友們參考)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圖譜

3、高值耗材的中小企業將迎來毀滅性打擊

高值耗材迎來帶量採購,打擊最大的莫過於行業內的中小廠商。

器械的特性不同於藥品,中小高值耗材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產品單一的缺點在帶量採購的巨刃下顯露無疑。

還是圍繞中標的問題,首先考慮價低者的規則,龍頭企業的單個產品成本優勢必然優於中小企業,這還不考慮技術、質量和售後服務的結果。但從去年安徽、江蘇為代表的集採方案透視,高值耗材的集採並未採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分組分檔次設置,每組區分國產和進口。從結果來看,中標企業基本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一是進口產品由於其難以替代性仍然保持著主力地位,談判降價後的價格仍然高於國產;另外,集採確實給國產產品預留了空間,當然這部分蛋糕均被龍頭企業拿在了手裡。

所以小廠商很難單純依靠做低價中標勝出,集採對競標廠家提出了更高的綜合要求,之前採購量小的企業想要中標可謂是難上加難。

現在還是試點,一旦帶量採購全國範圍實施,不中標的結果意味著一年內沒辦法進大院,而高值耗材又不同於藥品,大藥企未中標還能靠院外市場市場或者小醫院診所來對沖一下,植入性的耗材只有大醫院才有條件來做手術銷售,所以未中標的企業將面臨單個產品銷售額斷崖式下跌甚至降為0。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可能有朋友會說,做手術,醫生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是否能繞開呢?這個可能性我覺得很低,當年帶量採購實施下來,那麼醫院只有中標的單個、或幾個廠商的產品,如果要繞開,那麼病人需要自費,而自費卻不是最大的問題。醫生建議病人從其他廠商買來產品,萬一出現醫療事故,極大一部分責任是需要醫生來承擔的,我認為大多數醫生為了求穩大概率不會做這麼高風險的建議和操作。

坦白的說,我國大多數高值耗材中小企業是沒辦法承受一年生產線停工的損失的,就算撐過去了,一年後再集採,如果迭代的產品技術和質量無法得到臨床認可,那麼將繼續承受虧損或者關門大吉。

所以看得出來國家對於高值耗材的集採還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既保證了節省醫保基金支出、病患醫療費用降低目標的達成,也沒有一刀切導致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發生,一定程度上鼓勵國內器械公司創新。

4、高值耗材創新者的爭分奪秒,國內第一張證很重要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從試點集採的各種舉措來看,醫保局支持進口替代、鼓勵創新的信號非常明顯。

目前國內器械行業的創新,極大多數都是改進型創新,也就是仿製國外的器械並且在其基礎上做符合臨床需求的性能優化,使得改進後的器械在某個實用性的方向更優於原器械。顯然我國器械行業還是處於吸收國外技術知識的成長階段,少有團隊能做出具備前沿性、獨創性的突破。

我國很多中高端的高值耗材細分領域還處於外資品牌壟斷的市場格局,就算納入集採,也不具備降價的議價基礎,幅度顯然不能讓醫保局滿意,所以如果沒有新興國產企業能夠冒頭,其實意義相對就小了許多。

所以諸如保護國產市場份額、中標平均淨價降幅小等鼓勵創新的信號,也讓很多在加緊研發新產品的國內創新團隊看到了曙光。我跟幾個做器械投資的朋友也溝通了一下,得到的反饋是:目前投高值耗材的話,市場還是偏謹慎的,如果要看的話,項目必須是有機會拿到國內第一張註冊證的。

雖然說器械和藥品先發和後發銷售峰值的優勢判斷是有所區別的,但拿到第一張證的器械一定是有先發優勢的,無論是在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力、醫生的認知等都會區別於其他都後發的產品。比較直接的案例是,今年2月26日樂普醫療的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洗脫支架系統NeoVas獲得國內第一張證,3月5日華安生物的洗脫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支架也獲批了,而大家普遍都知道樂普的NeoVas,華安的Xinsorb卻少有人提及。

所以,在國內高值耗材細分領域獨家創新或者大幅領先其他競爭者的企業,自有產品的價格在一定時間內是可控的。如果沒有突破性迭代,該品種會逐步獲得一些專家醫生的認可並迅速佔領市場,這些新興企業可以像大的龍頭器械一樣期待並等待集採的到來,清走跟風者,路徑是可複製的。

總結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強者、創新者的狂歡,跟風者的覆滅!

同樣的事件,放在不同人的眼裡會有如此大的差別,這令我愈發相信:超額的收益,源於超額的認知。

從短期來看,集採對於某些細分領域龍頭而言,會一定程度影響當期的業績。但是從長遠來看,集採的全面擴圍對於他們是量價齊升或者量平價升的利好局面。

而個人作為一個信奉價值投資的投資者,用更大的格局、更長期的思維來看待醫療器械投資這件事情的話,我樂觀地堅信:那些用真金白銀投入研發,堅信靠技術創新和致力用好的產品去滿足病患需求的優秀器械企業,它一定不會讓陪伴他的投資者失望。

原創不易,喜歡本文的朋友們點贊、轉發、關注的支持,是作者寫下去的最大動力哦!那麼除了高值耗材外,其他的醫療器械是否會很快迎來集採呢?如果大家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