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這是 三天兩夜指南 的第 70 篇文章



CITY135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5小時

老城

宗教巡遊指南


在此次以色列旅行中,我們準備了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戳上圖),從政治宗教、文化人文等各個角度展現這個神奇且熱鬧的城市,不過對於三教聖城核心板塊老城,小島自己在週六清晨發掘了一條不迷路旅行路線。



只要跟著谷歌地圖,特別是老城中還有公共Wifi,帶著一本LP以色列,甚至就是跟著維基百科,開始這片世界上最神秘區域的冒險。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聖殿山,即聖墓教堂、岩石圓頂清真寺、哭牆的“集合地”。耶路撒冷幾乎每週上熱搜的重要原因。對於旅行者來說,幾乎隨時迷失在各種阿拉伯店鋪裡,清真寺與基督教堂為鄰,跟著不甚靈敏的導航,可能對不上旁邊的一座座低調的教堂為何物……不時還會遇到亞美尼亞人在捍衛他們獨特的文化。


戴頭巾的阿拉伯婦女;穿著黑色制服,帶著高高禮帽的猶太人男士,還有像小葡萄一樣的阿拉伯小朋友,他們有機的組成了這個城市,5000年的歷史和生活方式。


第0站 橄欖山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原則上橄欖山的探索,並不屬於聖殿山的範疇,但幾乎每一個第一次來耶路撒冷的人都會先去到橄欖山上,俯瞰金頂,想象哭牆,腦補大衛城的一磚一瓦,再拍一張招牌的耶路撒冷全景,然後去到另一座山,開啟真正屬於聖殿山的旅行。


聖殿山部分是從雅法門進入,如果從老城的其他的城門進入,可能尋找路線有一點點困難。


第1站 十字架苦路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如果你是跟團旅行,大概率不會全程跟下來十字架苦路,只會在聖墓教堂的某幾站講述這個故事。苦路一共14站,全長600米,講述的是耶穌揹負十字架來到受難的地方,也叫悲傷之路,被譴責的地方,跌倒的地方,受過鞭笞的地方,第二次、第三次跌倒的地方……其中最感動的是第8站,耶穌說,你們可以為自己哭泣,別為我哭泣…… 從第10站開始就進入了聖墓教堂,他在這裡被剝去衣服,釘在十字架上,最終進入聖墓……


第2站 聖墓教堂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聖墓教堂,就是剛剛提到的十字架苦路的終點,因為耶穌在此受難、死亡和復活,而成為全世界基督教徒的靈魂棲息地。甚至很多朝拜者排隊4個小時不惜等待進入最後的聖墓所在地。教堂始建於326年,歷時9年完成;1099年十字軍對其結構進行較大的調整,成為現在的樣子。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有趣的是,基督教各個教派都對教堂有管理權,他們分屬不同的小教堂和祈禱區域,天主教、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正教、敘利亞人、埃塞俄比亞人和科普特人都對教堂的管理和建造意見不一,而最終聖墓教堂的管理者是穆斯林家族——努賽貝,他們負責教堂夜間的安保。



第3站 哭牆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因為哭牆而來耶路撒冷的人,最後可能都會為這段牆壁而動容。現在的哭牆是2000年前第二聖殿的所在地,

而這段牆一般都被認為是擋土牆,神靈之光也從未離開。


哭牆分男女來參觀,平日裡旅行者和遠到而來的猶太人通常佔據了這裡,而在每週五晚上的日落時,當地人會來這慶祝安息日的到來。而每個猶太男孩最重要的13歲成人禮,一家人也會載歌載舞於此慶祝。哭牆不僅僅是悲傷的代名詞,更是整個民族的精神象徵。


第4站 圓頂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其實這兩個清真寺都是穆斯林心中聖殿,不過因為圓頂清真寺“光芒萬丈”,幾乎所有人都會忽略它周圍那個顏色低調但是頗有內涵的阿克薩清真寺。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圓頂清真寺是耶路撒冷最頗負盛名的地方,

先知穆罕默德從這裡登上了天堂。公元688-691年,在阿卜杜勒·馬力克的贊助下,清真寺開始修建,1545年蘇萊曼大帝下令給清真寺貼上如藝術品一般的馬賽克瓷磚;最近對清真寺的維修是約旦老國王侯賽因用8000萬美元裝飾的金頂。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而相比來說,阿克薩清真寺真的是“最遙遠的清真寺”,它至今還在使用,可以容納5000人同時朝拜,清真寺最早是阿爾·瓦立德在公元709年前後下令修建,基本算是建在第一聖殿的原址上。11世紀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後,這裡曾短暫作為君王的住所,後成為十字軍總部。十字軍經常稱自己為“聖殿十字軍”原因就在此。


p.s.非穆斯林人士,前文的兩個清真寺都不被允許進入。


第5站 錫安山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錫安山雖盛名在外,不過其中每一個宗教遺址都走小而精的路線。他緊鄰聖殿山,走出老城城門不消10分鐘。人們來到錫安山是因為“最後的晚餐廳”,作為基督教世界最神聖的三大場所之一,傳說當年耶穌和他的門徒在此吃晚餐,教堂非常古樸,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只有彩色玻璃和一棵樹,與人們來暢想當年的傳說。


來到錫安山另外一個不可錯過的是使徒教堂和修道院,這座鑲嵌著馬賽克的教堂被認為是聖瑪利亞的去世的地方,也是耶路撒冷重要的地標之一,從最後的晚餐廳步行也只需要5分鐘。地下室裡有一尊聖母石雕,描述的是聖母臨終前平靜安然的模樣,會有很多朝拜者在此哭泣。


第6站 大衛城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老城中有一個大衛城,還有一個大衛塔,大衛塔更多的是歷史博物館,我們在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中把它作為正是參觀的第一站學習歷史。而大衛城更多的則像是遺蹟保留。它是耶路撒冷最古老的一部分,最初是迦南人的定居點,後來大衛來到此處開始發展。


500米長,1米深的西希家水道是其中最神奇的地點。基訓泉是西希家水道的主要來源,沒有人知道它多久可以湧出泉水。基訓泉的水流出之後會直接被儲藏到地下的西羅亞池中。當年西希王對此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防止敵人入侵時佔領水道,切斷人們生存之本。


第七站 橄欖山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為何又回到橄欖山?如果此行參觀速度飛快,可能在5小時的時間內有機會再一次登上橄欖山,參觀橄欖山周圍的小型清真寺和教堂。之前被稱為橄欖山是因為大片的橄欖樹,現在則更多的是猶太人的公墓,因為上帝曾在這裡決定救贖死者。抹大拉的瑪麗亞教堂是一片低調中相對最華麗的建築,七個金色的洋蔥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1888年,亞歷山大三世在此建立了教堂,主要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現在這裡有全城最好的唱詩班。


CITY135,5小時的時間,講不清耶路撒冷的3000年曆史,即使徒步,也無法丈量三個民族的是非恩怨,不過那又有什麼要緊?從一座座清真寺前走過,從一座座教堂中許願又離開,而回到時間的長河中,我們都只是“來過”。


感謝騰訊旅遊&以色列旅遊局對本文的貢獻。



// 今日互動 //

你pick第幾站?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By 浩睿 & 小島

三天兩夜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