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吊蘭不僅形態似蘭、四季鮮綠而且具備強大的吸汙本領。“家種吊蘭、汙鬼膽寒”。閩南、臺灣等地的人們是這樣誇讚吊蘭的。

  吊蘭又稱垂盆草、桂蘭、鉤蘭、折鶴蘭,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為百合科吊蘭屆多年生常綠觀葉植物。

  吊蘭原產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其性喜溫暖溼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耐寒。不擇土壤、在疏鬆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家庭盆養吊蘭在一般情況下,常易出現葉尖乾枯、葉片逐漸失去光澤等現象,為養護管理好吊蘭、需採取如下的措施。

  換土換盆:盆吊吊蘭在管理上、為求莖葉茂盛,在每年的3月份應換土、換盆一次。若盆較深、基肥較足、可兩年換盆一次。在翻盆時將植株從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餘的根系,換上新的富含腐殖質的培養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餅肥作基肥。栽好後放半陰溫暖處緩苗、吊蘭最適生長溫度為25℃左右。待植株恢復健壯生長後、將花盆吊於廊簷下或室內適當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頭為宜、並要注意通風。

  光照適當:吊蘭喜半陰環境。春、秋季應避開強烈陽光直曬,夏季陽光特別強烈、只能早晚見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陽光的50%—70%、否則會使葉尖乾枯,尤其是花葉品種、更怕強陽光,金邊吊蘭在光線弱的地方會長得更加漂亮、黃色的金邊更明顯、葉片更亮澤。但冬季應使其多見些陽光、才能保持葉片柔嫩鮮綠。家庭盆養吊蘭應將其置於南窗前、否則葉片會失去光澤、甚至枯萎。

  施肥適量:吊蘭是較耐肥的觀葉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頭衰老、葉片發黃、失去觀賞價值。從春末到秋初、可每7—10天施一次有機肥液,但對金邊、金心等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以免花葉顏色變淡甚至消失、影響美觀。可適當施用骨粉、蛋殼等漚制的有機肥,待充分發酵後、取適量稀釋液,每10—15天澆施一次、可使花葉豔麗明亮。

  澆水適當:吊蘭喜溼潤環境、要經常保持盆土溼潤,夏季澆水要充足、中午前後及傍晚還應往枝葉上噴水、以防葉乾枯。室內常多灰塵、如吊蘭上蒙塵較多,既影響其生長、又有損枝葉清新、鮮麗,所以要經常噴洗枝葉、保持枝葉豔亮美觀。下部枯葉、黃葉要隨時摘去,平時要保持正常溼度、不宜乾燥也不宜過溼。

  文竹又稱雲片竹、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原產非洲南部、生態習性:

  文竹不耐寒、不耐旱、喜溫暖、半陰的環境、忌霜凍。文竹對盆土要求嚴格、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盆土最好呈中性。可用腐葉土、沙和腐熟的肥料配置。文竹不耐寒、又怕熱、生長適溫在15~25℃之間。即經不起直射光照射、又不能在廕庇處時間過長。澆水不宜過多、掌握見幹見溼的澆水原則。肥料每月施用一次可滿足生長需要、一二年生的文竹最具觀賞價值。三年生的文竹開始抽生枝蔓、應設立支架供其攀緣。若不想設立支架、也可將具攀緣性的枝條齊根部剪去。文竹不耐寒、越冬溫度10℃。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家庭養花常見問題:

  ⒈ 文竹的嫩葉為何長到一定高度尖端就會變的焦黑、而旁側卻仍可長出分枝和葉片?

  文竹嫩葉尖端枯焦的原因,主要是盆土過幹、肥料不足或是肥害所造成的。此外文竹原本屬攀緣植物、長高時必須有支柱或繩索,使其攀附而上、否則由於頂梢彎曲下垂,影響水分和養分的供應、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

  ⒉ 文竹易出現那些病症?應如何防治?

  ① 文竹小枝發黃但不脫離,主要是盆土養分不足,營養不良而造成的。有的則是因為盆土硬實,通氣差根系的活力減退,而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所致。除了應該在春季以富含有機質的培養土換盆之外,還要經常疏鬆盆土表面,並注意加強施肥。

  ② 文竹葉尖枯黃或脫落、主要是因澆水少,盆土偏幹、或相對溼度過低所致。應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並經常向植株噴灑水分,水溫最好和室溫相同、並將文竹放置在空氣溼度大的地方。生長季節應適當施用混合肥料、促使植株健旺、抵抗力增強。

  ③ 文竹枝梢顏色暗黃或呈黃綠色、是因強光照射或澆水過多所致。應將其移至廕庇處或是有窗簾的窗邊、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同時注意澆水不要太多。

  ④ 文竹根部腐爛、枝梢焦黃脫落,主要是因在炎夏季節遭大風侵襲、或花盆長期積水所致、所以夏季要特別注意防範雷陣雨或颱風的侵襲。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⒊ 竹盆栽枝葉變黃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a) 光照太強。文竹喜半陰、忌強光,在夏季如果將其放在陽光直射處、就會造成枝葉枯黃。一旦發生這種現象、就應將花盆移至陰涼處,同時經常對枝葉噴水、增加相對溼度、受害不嚴重的大多可恢復。

  b) 澆水不當。文竹雖然喜歡溼潤、但卻很怕盆內積水,水多容易爛根、水少則葉尖易乾枯。如果有爛根現象發生、就要控制澆水並經常鬆土。葉尖乾枯者、宜先澆少量水,以後逐漸增加、同時向枝葉上噴水。

  c) 養分不足。文竹喜愛肥沃土壤、如果長期不換土加肥,養分供不應求、就會出現枝葉發黃的現象。此時應每星期澆一次稀薄的液體肥料、並及時澆水和鬆土。

  d) 施肥不當。如果追肥濃度過濃或施用未腐熟完全的肥料、很容易造成肥害,而導致葉子乾枯、脫落,一旦發生肥害、就要將盆於倒出,並清除肥料、然後用清水沖洗土團、並更換新的培養土。

  e) 冬天管理不善。文竹喜愛溫暖、冬天宜向陽,如果此時將它長期放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加上通風不良和寒冷、均易引起枝葉枯黃。此時應將起其移放至有陽光的溫暖處、同時適當控制澆水、就可以逐步恢復如常。

  f) 感染病蟲害。文竹一旦感染介殼蟲等害蟲、也會造成枝葉枯黃、應及時防治。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蘆薈都是多肉植物、養護方法大致一樣。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仙人掌多喜光照,最好放置於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仙人掌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溼則因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稍溼即可、待盆土過干時澆水。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溼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仙人掌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以沙質壤土為好,並確保證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幹、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釐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滴水觀音屬天南星科、這一科中的大多數植物都有毒性,例如萬年青、龜背竹和綠蘿等。這個毒主要是滴水觀音汁液裡的毒、如果孩子不碰、應該沒有問題的。不會散發什麼所謂“毒氣”之類的、請放心(只要不誤食,接觸傷口)

  滴水觀音變"蔫"了、主要是施肥不夠要注意追肥。

  養護:

  滴水觀音喜溫暖溼潤及稍有遮陰的環境、但花期要陽光充足,否則佛焰苞帶綠色、影響品質。須保證每天3—5小時光照、不然葉柄會伸長影響觀賞價值。 滴水觀音耐寒力不強、10月中旬要移入溫室。夏季需要在遮陰情況下、經常噴水降溫保溼。

  滴水觀音喜溼潤、肥沃土壤,即常說的“大肥大水”、生長期間要多澆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餅水等液肥與化肥(複合肥或磷酸二銨)輪換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時、切忌肥水澆入葉鞘內以免腐爛。

  硫酸亞鐵的使用 在盆栽滴水觀音中、追施硫酸亞鐵能使滴水觀音葉片變大、變厚、變綠,平滑有光澤,葉柄不易伸長、從而保證葉片美觀。同時能促進花蕾形成、延長花期。具體方法是:將硫酸亞鐵稀釋成2%的溶液、每隔1個月澆施一次、每次要澆透。


吊蘭、文竹、蘆薈、滴水觀音、綠蘿等養殖方法是什麼

  綠蘿的培植

  選好母株選擇莖粗葉大、生長健壯的綠蘿作為母株,並將其枝條截成每段6釐米至8釐米的插穗、每穗具2節以上、勿傷及氣根。

  適時扦插一般宜於12月至翌年2月份、在塑膜拱棚覆蓋下、進行扦插繁殖。約至清明前後便可生根並迅速生長、屆時即可進行上柱培植。

  上柱培植上柱前、先製作好棕柱,通常採用直徑8釐米至10釐米的竹、木竿,每根長1米至1.2米、外裹棕皮、並用塑料繩捆綁緊。然後選扦插成活的壯苗3株至4株、均勻栽植於大小適宜的花盆中,並讓綠蘿的芽梢貼近事先已插在盆中的棕柱上、再用塑料繩扎縛固定好、鬆緊要適度。培植盆土以腐葉土為佳、插後澆透水、置於半陰處培植。

  加強管理當幼苗開始攀緣生長後、注意加強水肥管理。切忌偏施氮肥、適當配施磷、鉀肥,以免引起徒長、造成莖弱葉小的不良後果。澆水宜從柱頂往下噴灑、勿直接倒水入盆、以保持溼潤狀態即可。生長期間還應注意定期調整盆位、使每盆綠蘿四周均勻受光、促進葉片在柱上均勻生長。進入冬季低溫期,則應注意防寒、若氣溫低於15℃時,可在柱上套一長筒狀塑料袋、以保障綠蘿安全越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