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思維習慣之一:“有言在先即是合理”。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去買東西時都要“砍價”。而現在年輕一輩的人,以“比價”替代了“議價”。

這樣的習慣,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難道只要“有言在先”、只要“明碼實價”就是合理的?因為這種“默契”,就忽略了“定價”、“買賣條例”都是賣方制定的,所以消費者就很容易落入“霸王條款”的陷阱。很多消費者吃了虧之後,一旦賣方拿出“有言在先”的證據,就會詞窮,而自認倒楣。

“是不是霸王條款?”、“即便有言在先,霸王條款該不該推翻?”、“通過什麼力所能及的渠道推翻霸王條款?”很多人對此三連問一無所知、望而卻步、從未嘗試過。“不要輕易的打破秩序、打破規則”,但也要“時刻警惕、敢於挑戰不合理的規則”,特別是要熟悉“如何求助於政府相關部門”。

求助之前,自己要先明白,什麼才是“霸王條款”(“霸王條款”=“不勞而獲”。若能證明其“不勞而獲”,則基本可實錘為“霸王條款”),搞不清楚這一點,只會一味地抱怨自己“吃了虧”、“弱勢群體”,那求助誰也沒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