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昭陵,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墓。

說到昭陵,很多人都懷著八卦心態,都說唐太宗把袁天罡的推背圖帶到了梓宮裡,是非真假無從定論。不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卻被他當成了睡枕,這是不爭的事實。(李治放的)

昭陵中或許有很多如《蘭亭集序》一樣的珍品,但讓唐太宗死後還念念不忘的卻是君臣之間的感情。

於是,他動不動就給他的某位臣子封賞死後風光陪葬昭陵。這種君臣之間的情誼,他願意記在心裡生生世世,就連他曾經胯下的戰馬也是如此。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昭陵六駿

公元636年,唐太宗貞觀十年,長孫皇后病逝於立政殿,遺言一切從簡,葬於九嵕山。太宗皇帝不忍心,但也只能遵從遺言,令人開鑿九嵕山,不下十日,就將她安葬好了。

皇后節儉,遺言薄葬,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

長孫皇后走後,唐太宗時常哭泣,拉著魏徵的手聊起皇后的過去,又經常站在皇宮閣樓的高處遙望九嵕山。可這哪裡看得到呢?

上念後不已,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徵同登,使視之。徵熟視之曰:“臣昏眊,不能見。”

唐太宗越思念越覺得長孫皇后如此薄葬,十分過意不去。於是,下令將九嵕山改名為昭陵,自己以後也要葬在這裡。

於是,昭陵就這樣開始建工了,從貞觀十年直到開元29年才封上最後一層土,歷時107年,除了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合葬墓之外,還有180位名臣的榮譽陪葬墓,也是我國曆代帝王陵中規模最大的皇陵。

唐太宗建如此龐大的昭陵並非要帶走貴重珍寶,前面說過他要帶走的是君臣之間的情誼,那180位臣子的墓就是如此。

昭陵籌建的時候,他就在計劃放什麼了,九嵕山頂的昭陵大門本來是準備放驅邪的鎮宅神獸,然而卻被他拒絕了,他說他騎過的六匹戰馬何嘗不是神獸呢?

於是,唐太宗讓閻立本繪製好昭陵六駿,再讓石匠雕刻好,將其擺放在昭陵的兩側。昭陵六駿也是我國繪畫藝術和雕刻藝術的巔峰之作。1300年來,無論是狂風驟雨,還是電閃雷鳴,昭陵六駿依然威風赫赫,器宇軒昂。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六駿生前的記憶

唐太宗的昭陵六駿,都有一個很好聽很別緻的名字,他們分別是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特勒驃位於昭陵東側的1號位,特勒就是可汗之子的發音,毛髮黃裡透白,嘴巴白而微黑,十分健壯,腹小腿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汗血寶馬。當時唐太宗騎著特勒驃和宋金剛就已殺了三天三夜,而後又連追了潰逃的宋金剛600餘里,在擒獲宋之後,特勒驃就倒地而亡。這馬絕對有靈性,彷彿知道主人心中的信念。李世民評價它:

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青騅位於昭陵東側的2號位,青騅就是頂級寶馬的意思,在和竇建德之戰中乘坐,身中三箭仍然身形矯健,也同樣堅持到了最後才倒地。李世民評價它:

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什伐赤位於昭陵東側的3號位,它是一匹波斯戰馬,平定王世充時所乘,整場戰爭持續一年,什伐赤受傷3次,但最後沒死勝利凱旋,李世民評價它:

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颯露紫位於昭陵西側的1號位,颯露就是勇健的意思,是一匹突厥戰馬,也是與王世充一戰時所乘,中途追擊王世充時,誤入伏擊圈,李世民的侍衛丘行恭為保護他,騎著身中六箭的颯露紫引開敵人,最後丘行恭含著淚將箭拔出颯露紫的身體,颯露紫方才離去。而雕像中雕刻的正是丘行恭為颯露紫拔箭的姿勢,我們能看到馬兒用頭輕輕地依偎丘行恭,已經沒了精氣神,身體向後錯開,看著雕像都能感受到颯露紫在痛在戰慄。李世民評價它:

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三川,威凌八陣。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拳毛騧位於昭陵西側的2號位,毛髮捲曲,是千里馬中的極品,黃毛黑嘴,在平定劉黑闥一戰中所乘。拳毛騧是一匹收官之馬,李世民藉助它的威力消滅了劉黑闥,正式結束了隋朝末年的戰亂,讓唐王朝宣告統一。李世民評價它:

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白蹄烏位於昭陵西側的3號位,白蹄並非白色馬蹄的意思,而是少年可汗的發音,為李世民最初平定薛仁杲時所乘,而後借給了李孝恭,在巴蜀一戰中累死。李世民評價它:

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中,這六駿已經不是馬,而是他大唐江山的功臣,因此它們也獲得了陪葬昭陵的殊榮。

六駿死後的記憶

隨著歷史的變遷,九嵕山因為是石灰岩質,也被歲月給風化了,也就演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但昭陵六駿卻在風霜的洗禮下巋然不動,一如636年那般朝氣勃發。久而久之,這六匹戰馬也漸漸成為了九嵕山附近百姓心中的神靈,一代又一代人恭敬地仰望著。

直到1912年,法國販子畢士博帶著一群強盜上了九嵕山,他們瞄上了威風凜凜的昭陵六駿。於是這批強盜下手了,他們先將西側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敲成了碎片,就在敲完拳毛騧時,被當地一個村民發現了,村民急匆匆地跑去叫人和縣衙報案。畢士博等人趕緊將這兩匹馬運下了山,當然最後馬被時任陝西行政長官的袁世凱親信陸建章搜獲。

馬兒是回來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好消息,凡是跟袁世凱沾上邊準沒好事。

畢士博逃脫了,但是在兩年後也就是1914年,他又出現了,他帶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館長的拜託而來。賓大博館館長拜託畢士博搞幾件一流文物,於是畢士博找到了頂級文物販子盧芹齋。

這個盧芹齋本事可不小,在袁世凱當政下,海關暢通無阻。而畢士博找到盧芹齋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手中有那敲碎的兩駿颯露紫和拳毛騧。

為何這兩駿又落到盧芹齋手中了呢?這就要說到盧芹齋這個文物販子的嗅覺,他聽說兩駿在陸建章手中,於是想出重金買下,但被陸建章給拒絕了。當然也不要以為這個陸建章有一身正氣,他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於是,盧芹齋找到了北京琉璃廠延古齋的老闆趙大膽(聽名字就知道是個有名的販子),兩人使了一出“巧奪天工”之計。趙大膽與袁世凱的花花公子袁克文關係甚好,而此時恰逢袁克文的新宅落地,需要鎮宅之物,接著趙大膽就把陸建章手中有兩駿的事告訴了袁克文。

另一邊,趙大膽又重金賄賂陸建章,讓他把兩駿贈給袁克文,這樣官途無量。陸建章便將兩駿包裝好贈與了袁克文,但是當袁克文見到馬是碎片後,他說一堆碎石要來幹嘛。接著,趙大膽就出手了,他對袁克文說,他願花重金購買這兩駿。袁克文一聽,既然你要就給你吧!

就這樣,趙大膽將兩駿騙到了手中。接著又倒手賣給了盧芹齋,盧芹齋再又以1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賓大博物館。就這樣,在九嵕山山頂矗立了1200年的兩駿颯露紫和拳毛騧永遠地離開了它們魂牽夢繞的家鄉。

法國販子畢士博眼見兩駿這麼容易就交易了,於是於1918年又盯上了另外四駿。接著,畢士博又帶著一群強盜上了九嵕山,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將白蹄烏、特勒驃、青騅、什伐赤全部推下了九嵕山,四駿全部摔成碎片。

第二天,有人發現了一群拉著車的外國人,就知道九嵕山上的神駿又出事了。於是,他們將此事趕緊報給了陝西靖國軍(1918年剛成立),靖國軍得知四駿遭難後,趕緊在西安草灘設下重卡。待畢士博到達草灘後,靖國軍便用石頭和四駿調包。畢士博將石頭從草灘運往潼關,再到洛陽,又走陸地到上海,一路戰戰兢兢,再通過海運將石頭運到了美國費城。

1949年,白蹄烏、特勒驃、青騅、什伐赤經歷了多年動盪,終於住進了陝西碑林博物館,它們遙望著佈滿滄桑記憶的九嵕山,靜默無言。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颯露紫和拳毛騧的國外記憶

颯露紫和拳毛騧,無論身在何處,都閃耀著驚豔的光芒。

它們被強盜擄去了賓大博物館,也成為了那裡的鎮館之寶,帶走了無數來來往往的人的眼淚。

70年代,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它們決定帶上兩件禮物,但不知道選什麼好。當時,有位華人提議將颯露紫和拳毛騧作為禮物歸還中國,最能體現美方的誠意。但沒有得到美方的同意,他們說賓大是私立大學,他們沒有拿走兩駿的權力。

說來說去,都是美方的推辭。他們如何捨得歸還這兩駿——無價之寶。

等到1986年,陝西考古院院長前往哈佛大學學習交流時提到了這兩駿,考古院院長和哈佛一位華裔人類學主任是好友,而這位人類學主任也恰好認識賓大現任博物館館長。於是,館長接待了兩位來賓,並在人類學主任的斡旋下,賓大館長願意歸還兩駿給中國,但條件是需要兩件同等價值的文物交換。

陝西考古院院長將這個興奮的消息告訴給了碑林博物館,他們準備了兩尊石雕佛像與之交換,但第二天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賓大博物館館長收到一位在碑林參觀的朋友的來信,他指出碑林博物館中颯露紫和拳毛騧的解說詞,說是被美帝國主義盜走。因而,賓大館長很憤怒,拿出1918年從盧芹齋手中購買兩駿的票據,並要求碑林博物館修正解說詞,碑林博物館無奈只能改成流失海外。

誰都明白,賓大搞這麼一出的原因!強盜都把兩駿當成了鎮館之寶,他們怎麼會歸還呢!這可是一級文物中的上上品啊,即便它們碎了,它們還是無價之寶。

昭陵六駿:1300年的滄桑記憶

昭陵六駿寫滿了輝煌與滄桑,閻立本的畫技搭配歐陽詢的真跡,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作品,再加上生龍活虎的雕刻藝術,完完全全地詮釋了大唐王朝的風采與輝煌;然而,國寶經歷了文物販子的盜掘,讓它們沾染了滄桑再也洗不掉。

昭陵六駿,彰顯了1200年的輝煌,也歷經了100年的滄桑。100年來,我想它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在向被歲月風化的九嵕山方向遙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