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簡史:用200年的時間握住你顫抖的手

帕金森病的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0歲,全世界有600萬老人因為患病失去了他們本應幸福的晚年。"

對很多人來說,帕金森病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詞。

或許只有身邊真的出現帕金森病人時,我們才能切身感受到那種巨大的痛苦:

想走走不了、想停停不下,吃飯拿不起碗筷,每天失眠多夢,本來敏捷清晰的思緒日漸遲鈍混亂,甚至有一天忘記了自己的伴侶和孩子……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帕金森伴隨人類的歷史可能比你想象得更久。

早在數千年前,埃及、印度、希臘的典籍和我們熟悉的中國的《黃帝內經》裡就有類似帕金森病的描述,比如人靜止時手卻會顫抖、行走姿勢古怪,甚至癱瘓。但在那個醫學、草藥與自然信仰互相糾纏的時代,我們並不知道身體裡究竟發生了什麼,更遑論確鑿的治療方法。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直到1817年,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發現他的3名病人和倫敦街頭的3個行人都有靜止性震顫、僵硬和步態異常的症狀——他不知道這是什麼疾病,只好按症狀把它稱為“震顫麻痺”並寫進了論文。

在當時,帕金森醫生的發現並沒有得到關注。50年後,法國神經病學家夏科特(Jean-Martin Charcot)和他的同事對這種疾病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才確定這是一個全新的疾病。為了紀念帕金森醫生,正式將其命名為帕金森病。

絕 症

在那個年代,帕金森基本被視為絕症。患上帕金森的老人們首先會出現像在搓小球一樣的手部靜止性顫抖,而後是身體僵硬、表情麻木,走路只能扶牆拖著走,嚴重的還會影響吞嚥、語言,甚至癱瘓在床。更殘忍的是,1/3的帕金森病人在疾病後期會發展為痴呆,他們失去的不僅是健康,更是整個人格與尊嚴……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為了治療頑疾,人們嘗試過的藥物和手段不限於砒霜、嗎啡、大麻、顛茄、放血、外科手術、低營養飲食等等。雖然這些辦法並沒有給帕金森病的治療帶來根本性的變化,但還是為研究者提供了許多啟發。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轉機

1960年,帕金森的治療終於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進步——研究人員找到帕金森的發病機制!原來,我們的所有動作都是通過大腦發送指令給肌肉,而這個“指令”要依靠人腦裡大量的多巴胺傳遞,就像無數卡車運送快遞一樣。

而在帕金森病人的身體裡,大量分泌多巴胺的細胞發生了不明原因地神秘死亡,不管病人想走、跑、停、笑,大腦指令都不能正常傳遞給肌肉,於是,他們的身體失控了。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正常人與帕金森患者的區別)

這個研究讓帕金森病人的命運開始改變。

全世界的醫生開始明確使用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病,並一直沿用至今。左旋多巴是一種特別的藥物,服用後可以在人腦內轉化為多巴胺,有效地幫助患者改善症狀——有趣的是,在5000年前古印度醫學用於治療類似的震顫疾病的一種絨豆裡,就含有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含有左旋多巴的絨豆Cowhage)

左旋多巴讓帕金森病人過上了一段好日子,然而,疾病對人類的考驗並沒有結束。

隨著時間的流逝,醫生髮現,那些服用左旋多巴的病人又開始出現症狀,而且越來越難以控制。最終,他們確認左旋多巴對帕金森的療效是有時限的,這個有效期大約為5-10年。

革命

人類會向帕金森低頭嗎?絕不。

1987年,法國功能神經外科醫生本那賓德(Alim Louis Benabid)發明了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法DBS,又稱為腦起搏器。DBS手術是帕金森治療史上又一里程碑,原理是向大腦植入電極,通過電刺激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

帕金森病简史:用200年的时间握住你颤抖的手

在DBS手術出現之前,帕金森的治療方法只有吃藥或一些高風險、高損傷的外科手術。而DBS手術微創、可逆、可調控,可以控制帕金森的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症狀,還能幫助減少藥物的服用劑量,降低副作用,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今,DBS手術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中晚期帕金森患者的選擇。全世界範圍內現在每年大約有1萬名帕金森病病人接受DBS手術,至今為止已經有超過20萬例病人植入了DBS電極。

帕金森病的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0歲,全世界有600萬老人因為患病失去了他們本應幸福的晚年。從藥物到手術,從1817到2020,經過兩百年時間的求索,我們終於可以握住帕金森患者顫抖的手。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