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站樁,如何跟“大氣”產生呼應?

所謂站樁練拳,跟“大氣”產生呼應,拳術傳統上叫由意生力。

(一)

一種意念是屬於站樁的情景假設,與之相似的有打坐參禪之“觀想”。

如站樁的“抱球”、“抱樹”、“置身於齊胸深的水裡”,又如“自身與遠方尋一目標發生牽掛”,以及“置身於大自然藍天、白雲、草場,鳥語花香沁人心脾”等等,不勝枚舉。

那麼如何誘導自己能夠與“大氣”產生呼應呢?

拿意想“抱球式”來說。

站樁的設意“抱球”有一個核心意思,你頭腦裡沒有任何念頭的時候,身體任何部位、任何肌肉筋腱均不能生力,只是維持一個樁架子。

然後是站樁關於“球”的各種體驗,氣球、紙球、木球、鐵球,意想各種球,身上負荷的力是不一樣的。

如果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筋腱沒有鬆緊生力,那你的所謂意念不過是瞎想、幻想,徒增大腦負擔。

意想氣球、紙球,身體只是輕微的有力;而設意木球,意在樁架的骨骼支撐;至於鐵球之想,沒基礎的不能練,松不到家的不能練,它是為了站樁的極致強化增力。

站樁過程中,這種鬆緊有一個對應面,那就是身體皮膚接觸到的空氣,由各種“抱球”意念誘使身體的鬆緊跟空氣對應生力,這個叫站樁初步的“己身與大氣呼應”。

(二)

第二種“與大氣呼應”的意念是意想與外界牽拉而追求“意到力到”。

站樁,需要在很遠處設置一個目標,手腕與之有牛皮筋相互牽拉之意。

當人與目標互相牽拉產生一定拉力時,當然這是假想的,這時人有一個向前欲發未發的衝動。

這時,我的意可能在自己鼻尖也可能在手腕處;突然,我的意念一下放到遠方目標,自己站樁所蓄之力也要同時間放過去。

這個叫“意到力到。

由於目標在面前遠方,如此站樁鍛鍊,也是另一層次的“己身與外界大氣相呼應”。

意念反覆收回、放出去,如此長期體認,對於站樁的靜中求動非常有幫助,對提高拳術的啟動速度見效極快。

拳術站樁的所謂意念,最終是要丟掉的,意念不丟,人永遠是拘束、壓抑的,練拳最終求的還是力,但力是要有靶子的,這是我們站樁總是要強調自身與外界大氣必須有呼應的原因。

總在自己身上找東西,精神永遠得不到釋放,力量永遠找不到方向,拳術失真由此而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