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辨證之三焦辨證

我們今天來講三焦辯證。三焦辨證為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所確立,但其理論淵源可以上溯到《內經》。歷代對三焦的認識不盡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劃分人體上、中、下三個部分,即橫膈以上的胸部為上焦,包括心、肺兩髒;橫膈以下、臍以上的脘腹部為中焦,內居脾胃;臍以下為下焦,包括小腸、大腸、肝腎和膀胱等。

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即論述過三焦病證,其後歷代醫家有所發揮,但尚未構成完整的體系。至清代吳鞠通著《溫病條辨》,三焦辨證得以確立。他根據《內經》有關三焦部位的概念,結合溫病發生、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及病變累及三焦所屬臟腑的不同表現,以上焦、中焦、下焦為綱,以溫病病名為目,將六經、臟腑及衛氣營血辨證理論貫穿其中,重點論述三焦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機變化,並以此概括證候類型,按臟腑進行定位、診斷和治療,創立了三焦辨證這一溫病辨證綱領。

三焦辨證與衛氣營血辨證同為溫病辨證方法,衛氣營血辨證反映由表入裡的發展過程,而三焦辨證則體現了溫病從上而下的傳變規律,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臨床運用則可更全面地指導溫病的辨證論治。另外,三焦辨證除運用於溫病的辨證外,對內傷雜病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吳鞠通的三焦辨證形成了三焦辨證綱領,強調以上中下三焦為綱統論溫熱、溼熱與溫疫。確立了三焦的正常傳變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順傳”途徑,治療原則也分上中下三焦不同,這就是著名的論段,“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外感病辨證之三焦辨證


“三焦病證”


三焦病位淺深較為複雜,以一般情況來說,上焦最淺,下焦最深,上焦病輕,下焦病重。但上焦有病在肺和在心包之別,邪在心包者則病變深重。

1. 上焦病證

溫病由口鼻而入,鼻通於肺,故溫病開始即出現肺衛受邪的症狀。溫邪犯肺以後,有兩種傳變趨向:一為順傳,病邪由上焦傳入中焦,出現脾胃經的證候;另一種為逆傳,從肺衛傳入心包,出現邪陷心包的證候。

2. 如果是溫病初發階段,我們稱之為“邪在肺衛”,以發熱惡寒、咳嗽氣喘、脈浮等為主要症狀。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用銀翹散和桑菊飲,來進行加減化裁治療。如果疾病繼續加重,但並未傳變至中焦,我們稱這一階段的證候為“邪熱壅肺”,用了“壅”這個字,是“堵塞”的意思。“邪熱壅肺”這一證候以咳喘裡實熱症狀為主:咳喘氣粗,痰稠黃,熱象為壯熱口渴,煩躁不安,大便不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這個階段就可以用麻杏石甘湯。 另外,如果溼和熱聯合起來侵犯上焦,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微,或不發熱,或午後發熱,頭重如裹,肢體困重,胸悶無汗,神識呆滯,脘痞納呆,口粘不渴,或見腸鳴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產生上述上焦溼熱相關症狀的病因病機:多因感受溼邪,溼鬱肌表,內因脾氣所致。溼困肌表,衛陽被鬱,故惡寒重而無汗;溼熱蘊蒸,故午後發熱;溼困於上,則頭重如裹;溼阻肌表,則肢體困重;溼遏胸陽,氣機不暢,故胸悶;溼濁矇蔽清陽,故神識呆滯;溼盛津未傷,故口粘不渴;溼困脾胃,受納、運化失常,故胸痞納呆,腸鳴便溏;溼濁未甚化熱,故舌苔白膩,脈濡緩。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考慮用藿樸夏苓湯。 我們已經知道,上焦的臟腑有肺和心包,當人體感受溫熱邪氣之後,首先是出現肺的問題,按照三焦辨證疾病發展的傳變規律,應該向中焦傳變。但在上焦,我們在臨床上也可以看到逆傳心包的情況,即病邪較重,發病開始就嚴重,變化迅速的,不按次序傳變,由衛分(肺)突然陷入營分(心包),出現神昏譫語等中樞神經症狀,可見於各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熱病的極期,臨床症狀表現為:高熱神昏、譫語、舌強、肢冷、舌質紅絳等。

2. 中焦病證

指溫熱之邪侵襲中焦脾胃,邪從燥化和邪從溼化。

胃喜潤惡燥,邪入中焦而從燥化,則出現陽明經(胃、大腸)的燥熱證候;脾喜燥而惡溼,邪入中焦而從溼化,則見太陰(脾)的溼熱證候。中焦病證的臨床表現為陽明燥熱,則面紅目赤、發熱、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乾咽燥、唇裂舌焦、苔黃或焦黑、脈沉實;太陰溼熱,則面色淡黃、頭脹身重、胸悶不飢、身熱不揚、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洩、舌苔黃膩、脈細而濡數。中焦病證的治法,陽明燥熱,則通腑洩熱。方用三承氣湯;太陰溼熱,則清熱化溼,方用三仁湯。

外感病辨證之三焦辨證


3. 下焦病證

溫熱之邪犯及下焦,劫奪肝腎之陰。

(1)熱耗腎陰證

腎主藏精,為元陰之本,邪熱久留不去,腎陰耗損。多發生在溫病後期。症見低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身熱夜重,口齒乾燥,耳聾,舌光絳乾瘦,脈細數或虛數等。

(2)熱傷肝陰證

肝為風木之髒,賴腎水以滋養,若腎陰被耗,則水不涵木,肝失所養而致虛風內動,症見手足蠕動,甚或痙攣,神倦肢厥,心中悸動不安,舌絳苔少,脈虛弱等。應指出的是,就三焦劃分人體部位而言,肝並不屬下焦,但肝腎陰虛、虛風內動多見於溫病末期,在溫病辨證中統屬於下焦病候。

(3)下焦溼熱

以溼熱蘊結膀胱,氣化失職,溼阻大腸,腑氣不通為主要病理變化。症見小便不利,渴不多飲,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滿,頭脹昏沉,苔灰白黃膩,脈濡數。

看後記得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對文章有什麼看法可留言或者私信堂主,覺得對您有所幫助,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