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又名“八零後”

1980-1989年出生的我們叫做80後。

很多人都說80後是夾縫中生存的一代,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用錢,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用錢;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包分配的,等我們能工作了卻要擠破頭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當我們還沒能掙錢的時候,房子也是分配的;而我們能掙錢後卻發現我們所掙的錢連廁所的一塊磚都買不起;我們還沒有能結婚時,一輛自行車一頭豬便能把美嬌娘娶回家,然而到我們成家的時候,禮金三金,房車缺一不可。而我們80後卻只能堅強的生活著。

“80後”主要是計劃生育後的一代,80年以後生人,被叫做“80後”,大多數人別稱獨生子女。童年度過了美好的一段時間,學歷也較上代人高些。但相對較低的就業率和房價是該群體面臨的主要困難,當然還包括與“70後”爭奪女友的競爭。剛參加工作的他們也因低收入和物價上漲而成為非自願的“月光族”。該群體同樣面臨著即將擔負家庭重擔的壓力,.所以種種壓力使得80後人群逐漸成熟起來這樣會有很多的無奈。“80後”已經成長為壯年,逐漸成為各個崗位的責任人,逐漸變的理性而不再衝動。而80後被譽為在糖罐里長大的一代,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年近30歲,80後生活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瀟灑”和“任性”。在變革的社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同樣承擔著來自現實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

80後又名“八零後”

80後已成為現在社會的主力軍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中短短几年的時間裡,許多人記憶裡的東西,就都已經徹底消失不見了,很多老物件都已被高科技所替代。在夾縫中生存的80後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主力軍;隨著90後、00後年輕的一代慢慢步入社會,80後的社會競爭壓力更加強烈。前面有70後的高層管理,後面有90後 00後的新生血液的注入,而80後只能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以免被社會淘汰。

80後又名“八零後”

高強度的工作

家庭因素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二胎主要主力軍便是80後了。現代社會不論你家的是“建設銀行”還是“招商銀行”教育必須有經濟基礎支撐,結婚必須有房有車。三金禮金等等。有些80後還是獨生子女,必然的壓力來自與4-2-1家庭的生活模式。所以80後的很被動的一代人。

80後又名“八零後”

4-2-1家庭的概念

工作因素

現在80後都已奔三,對於女性而言,30歲是事業的分水嶺,若30歲之前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那就很好。假若你30歲前一直碌碌無為沒有成就那只有被社會所淘汰,畢竟沒有成就那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大。對於男性而言;30歲面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局面,若沒有成就那便碌碌無為的過了。

80後又名“八零後”

前方的路一直都很好

所以奔三的80後,雖然我們有太多的無奈,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