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支撐生命的“柺杖”

看4月4日的新聞,一位在1918年大流感中倖存的、已逾百歲的老人,對記者說,如果手中有了一副柺杖,就有了多一份生存的可能。

什麼是老人的“柺杖”?哪些才是我們中國人可資依靠、可以維護支撐生命的“柺杖”?

堅強的領導,制度的保障。武漢一發生疫情,全國軍地醫護人員聞令而動,馳援武漢,各種物質向武漢齊集,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遏制了疫情,取得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

試想,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如果疫情真的大爆發,那將是不可收拾之局,後果不堪想象,無數人將面臨滅頂之災。

軍地醫護人員的忘我犧牲精神。經歷疫情,醫護人員無愧於白衣天使的稱號,他們的奉獻精神定能為人民、歷史所銘記。

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一禁止不必要的外出,往日熙攘的人流,熱鬧非凡的市街,瞬間冷清,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大街上幾乎空無一人。

大家信奉生命至上、人命關天的理念,不能為抗擊疫情作貢獻,至少不能給國家添亂。

反觀其他國家則不然。

西班牙禁止人員外出,可以遛狗。一養狗人家的狗,一天被借出去38次,狗被遛得累趴了窩,不能動彈。

從一些細節就可看出,有些國家疫情嚴重不是事出無因。

經歷了實際風雨,曾躲過1918年大流感的劫難,希望那位老人能找到“柺杖”,依然健康無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