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4月6日,某公眾號將王辰院士4月3日講話稿投放到互聯網上,結果引來各大官媒、各大自媒體平臺、各大自媒體號轉載,一時間微信、頭條、快手、抖音、門戶網站,迅速刷屏!一篇現象級文章橫空出世。

仔細看王辰院士這篇講話,這篇講話稿的核心思想,並不是僅僅是“別以為我們已經勝利了,大家只是對新冠還缺乏想象力!”這一句話。

王辰院士的講話,還一如既往他的風格,質樸素雅、意味深遠、信息量大。

王辰院士這篇講話的核心要點,我重新壓縮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醫學科技很重要,相比國外我們還很薄弱,疫情防控,我們勝在社會組織的力量,我們要重視醫學科技投入,多一些踏實的科學家。

2、中國醫學臨床和預防要高度結合,要重視公共衛生學科建設。

3、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足,大家對新冠還缺乏想象力,現在還沒有勝利

4、西方國家的群體免疫,有重要弊端,未來也會帶來“積極”的一面;我們的抗疫模式,後續也會有弊端。

5、重視重點地區人群核酸、血清抗體檢測,摸底人群免疫力狀況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

雖然,《王辰院士:別以為我們已經勝利了,大家只是對新冠還缺乏想象力!》這個標題,卻有標題黨嫌疑。

但是,如果僅僅標題黨就能奏效的話,網絡上應該天天都會有現象級的爆文出現!


所以,這篇文章能走紅,絕不僅僅是因為表面的形式,那麼會是什麼原因呢?

很簡單,因為大家願意相信王辰!因為大家認為王辰院士說的話有道理!

王辰院士的話,為何大家就願意信?

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權威性。

王辰院士,是中國知名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他也是國家最高醫學研究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最高醫學高等教育學府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校長。國家監察委員會第一屆特約監察員、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這些標籤,毫無疑問增強了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權威性。

其二,真正的有能力的人

王辰院士是2003年的抗擊非典功臣,在本次抗擊新冠疫情中,他又再次奔赴前線。

在武漢疫情快速增長,大量病人無法有效收治的情況下,他毅然建議建設方艙醫院、應收盡收,首創將方艙醫院用於傳染病防治的先例,被譽為此次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的關鍵之舉。

其三,王辰院士,不僅敢為天下先,而且以敢於講真話著稱。

在湖北省、武漢市主要領導換人之前,當他們宣稱基本上做到了患者應收盡收的時候,王辰院士公開表示,湖北特別是武漢地區還有大量患者在居家隔離,交叉感染的風險極大。

對於一些專家所說的拐點很快到來的判斷,王辰院士明確表示,現在判斷拐點何時到來沒有依據,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對於媒體熱炒的特效藥,王辰院士說:目前的所有治療手段都是幫助病人改善症狀,靠患者自身免疫系統起作用,一個藥物是否有效,需要嚴謹的臨床試驗來驗證。

試問天下能夠有幾個比王辰院士對如何對抗這個疫情特別是在曝露武漢存在的問題方面,更專業、更敢言,對國家和民眾更負責任?

無論是央視專訪,還是學術論壇,王辰院士一直就是這樣敢於直言不諱地回答。

王院士在一次採訪中直言:“隨著對病情規律的認識,我們的治療針對性越來越強、越來越規範了,但我們的認識還非常粗淺,包括對新藥、新療法的探索都還在初級階段。

想想看,國內頂尖專家和體制內官員中,竟然能夠坦言“認識膚淺”,這是坦誠,也是勇敢的體現。


因為大家都知道,王辰院士足夠權威、技高一籌,沒有說漂亮話,沒有刻意掩飾,也沒有危言聳聽。

所以,王辰院士的話,大家願意相信。

所以,才會一傳十、十傳百!百而千、千而萬!現象級刷屏!

王辰院士說的話,確實有道理。

我們真的還沒有可以歇一口氣、慶祝勝利的時候!

儘管我們中國已經取得了不小成績,但是正如王辰院士所言,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足,大家對新冠還缺乏想象力,現在還沒有勝利。

更何況,當前我們只是在抗疫的第一階段取得了初步勝利。現在,現在依舊是戰鬥的時間,現在我們可以閱兵,可以犒賞三軍,但是慶祝勝利還不是時候。

看一組最近5日中國的疫情對比數據。

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儘管中國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但是每天仍然有新增確診人數,死亡人數也在增長。

單比較抗疫指數(治癒數/死亡數)的話,中國的抗疫指數排名並不靠前。

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澳大利亞、阿曼、泰國、韓國的抗疫指數甚至在中國前面。

國家衛健委連日來的疫情通報也顯示,3月31日到4月5日,全國無症狀感染者累計新增434人,轉為確診病例的29例。4月6月報告新增的無症狀感染者78例。

所以,我們必須對我們中國的疫情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另一方面,從當前國際疫情的形式來看。新冠肺炎的傳染已經在一些貓科動物,貓、老虎中發現感染病例。


4月2日,意媒報道稱意大利重災區倫巴第大區的Castiglione d’Adda小鎮上67%的獻血者有抗體。該鎮位於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在獻血的60人中有40人病毒檢測呈陽性。他們沒有任何症狀,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且體內已產生病毒抗體。

看吧,我們的敵人新冠病毒竟然可以如此狡猾。我們很有可能被感染了、甚至體內已經產生抗體了,自己也不知道。

這樣的無症狀感染者,我們無法斷言是否就在我們身邊。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畢竟,中國已經出現不少無症狀感染者的病例!

所以,正如王辰院士所言,現在的情況下,不是歇口氣的時候。現在恰恰在疫情的變化期,誰能知道這是長期的階段性回來的像流感,還是人個體上能夠慢性感染像乙肝,還是倏然而去像SARS,還是第四種、第五種可能性?我們現在還都缺乏想象力。

儘管王辰院士、鍾南山院士等人的呼籲,振聾發聵、苦口婆心!

但是,依然有些人驕傲了!

一些人開始聚會、聚餐、KTV了!

一些人開始蹦迪、燒烤、大火鍋了!

連偌大的黃山,都被擠爆了!

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有些同胞已經迫不及待摘口罩了!

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這算不算得意忘形呢!

為什麼大家會驕傲?

其實,大家往往是在取得成績,被鮮花和掌聲保衛的時候,容易驕傲。

恰如,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所說,之前他一直以為斯大林同志是個神,直到他登太空回來,他也被奉上神壇。這個時候,他有種驕傲的感覺了。

你想,對於一名宇航員來說,能登上太空,能登上月球、空間站,絕對是職業生涯的頂峰了,更何況是首位登陸太空的宇航員。這是多厚的資本。

再來看中國的疫情防控。中國人民用兩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控制了疫情,湖北多地市已經解封,武漢也於4月8日解封。

同世界大國對比,美國確診人數近35萬,已是中國的4倍;歐盟確診人數5日達到544399人,是中國的確診人數的6.56倍。歐盟累積死亡人數超過41707人,是中國的12.49倍。

這個成績值得肯定,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

世界衛生組織5日晚發佈的每日疫情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從新冠疫情遏制階段進入緩解階段。報告援引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登·加萊亞的話說,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積累了非常重要的經驗,特別是因地制宜,採取了適合各地不同情況的公共衛生措施,非常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傳播。

中國人民確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當然具備驕傲的資本。

但是,具備驕傲的資本和驕傲自滿是兩碼事!這就好比一個班裡,總有一些穩定的學霸,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在成績面前不驕傲自滿;相反,有些學霸,則容易驕傲自滿,成績往往會波動起伏。

穩重一點吧!如果我們不夠穩重,我們的成績是會下滑的!如果新冠疫情防控是高考的話,我們現在頂多是取得了第一次模擬考試的優秀成績!

我們還沒有勝利!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的初步勝利來得太不容易!

1月21日到3月19日,我們投入了空前的人力、物力、財力,才初步控制了疫情。

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王辰院士在講話中也指出了,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當前的成就,靠的主要還是國家的社會組織的力量,靠的是全國醫護人員、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的奮戰,靠的是全社會的努力。

我們的醫藥科技和國外國家相比,還不佔絕對優勢!甚至還存在不少薄弱點。有的國家一滴指血10分鐘就能準確率很高的完成核酸檢測,我們國家可能還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請務必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忍耐、忍耐、再忍耐!


我們接下來的疫情防控是持久戰!

何為持久戰?就是全面皆兵的持續作戰。

革命戰爭年代,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戰勝侵略者,靠的正是全民皆兵,不斷持續的作戰。

在當前國際疫情防控壓力空前巨大的情況下,中國的疫情防控必然是持久戰。

剛剛,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徐和建表示,當前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不可掉以輕心,北京的疫情防控常態化。

社評:王辰院士的話,何以刷屏?

在全球疫情不斷加速蔓延的態勢下,作為國際交往中心的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完全結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較長時期處於疫情防控的狀態。

而且,除了北京之外,部分省市的外來輸入壓力也持續加大。

比如,4月5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重新將廣州市越秀區、白雲區,深圳市寶安區,揭陽市惠來縣等四個區疫情風險等級由低風險調整至中風險。

所以,當前階段我們仍然要咬緊牙關、繃緊神經,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我們要繼續戴好口罩、做好個人的防護!我們仍然要管住自己的腳步,不扎堆,不聚集!

我們仍然要堅守“一米線“,不越位、不越線!我們要用戰鬥的姿態,等著柳暗花明,等著疫情徹底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