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米南陽,1946年出生於北京書法世家。字萬龍,號天嶺,堂號千石齋,鶴秋齋,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名家。米芾是我國宋代著名書畫家,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書法作品具有酣暢淋漓、奇縱變換、雄健清新的特點,米南陽就是米芾的嫡傳第二十七世孫。他父親米有文是北京著名的中醫,嚴格的家教和刻苦訓練使米南陽從小便痴迷於中國傳統文化,這為他後來的藝術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米南陽父親從小對他們的教育特別嚴格、苛刻,書法、唱京劇、練武功、背醫書,中國四大國粹一樣不能落;各方面都涉獵到,實際上是為了服務於書法,比如學京胡,每天早晨寫字之前拉一段,握弓如握筆,相當於活動手腕。米南陽父親過去教育他們,作為中國人,就要一筆好字、兩口二簧;其實唱戲也有強弱、次強弱的節奏感,寫字也是一樣,不是每一個字都要金剛怒目、立勢揮拳,自己跟自己打架,它也要生動,每一個字之間要互應、要交流;比如毛主席寫人民日報四個字,整體是橫著寫的,人字在一捺時往上翹,是要跟民字連著,跟民字說話,筆斷意不斷,兩個字之間有感情的在交流,唱戲裡面的節奏和寫字一樣,講究一氣呵成。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對於書法的創作,米南陽從沒間斷過,給他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書法要從娃娃抓起;現在很多學校因為缺乏師資,加上學校也不是很重視,所以書法課在小孩子的課程中似乎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但比較可喜的是現在全國書法大賽,全國少兒書法大賽出了很多神童,寫的不錯,但不能太樂觀,因為書法是一件不下決心、不刻苦就很難有成績的事情。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米南陽的書法率真、拙樸、雄渾、豪放,既有自由奔放的情態,又有筆墨振盪的情趣,著名書法大師李可染稱讚他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他的書法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和》字,和字的第一筆猶如一隻神情俊逸的和平鴿,正穩落枝頭,回首顧盼。《和》創作於1986年,世界和平年,當時其他人拿著《和》字去參加展覽,說跟當時的活動很貼切,後來電視臺也參與報道,慢慢就被大眾認識,有的人就評價說和字的第一撇,撇出了一隻和平鴿,所以這個寓意屬於偶得。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米南陽對待書法的態度,一個是專攻一家,一個是兼蓄百家,最後自成一家;在學習階段,一定要精心刻苦專攻一家,然後把它們融到一起,千家米成一鍋飯,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別人嚼過的饃沒味兒。所以學習書法必須要明白喝牛奶不是為了變成牛,是用它的營養豐富自己,使自己更強大。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米南陽的工作室號稱千石齋,實際本意是指他崇拜的兩位藝術大師:張大千和齊白石,用他們來激勵自己;工作室還有一個名字叫鶴秋齋,米南陽很喜歡鶴,鶴是白色的羽毛,黑色的尾毛和丹頂,相當於白紙黑字紅印章,這三色也是他最喜歡的顏色。對於自己書法成績他看得很淡,因為生活積累越豐富,創作激情就越廣泛,他想要的是“驚濤壯胸豪,潑墨似狂飄,每到山海處,落筆任逍遙。”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李可染:米南陽的書法“有金鐵之剛硬,如煙雲之縹緲”

米南陽對書法作品的認知,他覺得第一要美,大家都喜歡,雅俗共賞;還有大家都要認識,經常書法展會看到草書、篆書需要翻譯、釋文。他的書法風格基本按照老祖宗蒼老、勁健、縱逸不拘的風格去學習,但是如果要形成自己獨特風格,一定得煮千家米成一鍋飯;從以法作書上升到以情作書,帶著感情寫字,字的奔放就不一樣了,若永遠停留在看一筆、寫一筆,是不會有何成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