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直播电商?主播+平台。

直播电商有效,但很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不管是主播的培养、团队的搭建和平台的运营,都需要好好评估规划。

电商直播的核心形式主要是:人、货、场。也就是“人与人联接、人与商品联接、线上联接线下消费场景”的模式

如何做好直播电商?主播+平台。

q。

人其实就是流量,代表着吸引力和信任背书,需要若干次购买验证来形成口碑,随后爆发的转化率将会是惊人的。这种流量可以是公域流量,也可以是私域流量,区别是一个要“买”,一个则需要“养”。电商用户会因为低价的品牌商品来到直播平台,并且因不断上架的新品和促销活动沉淀下来,这部分用户就成为了它的“公域流量”,而品牌商这么多,想要获得更多的用户,就需要类似“竞价排名”和“广告”来争抢这个流量;随着平台上的用户越来越多,每个有能力创建直播内容的主播则能拥有大批关注他的粉丝,从而形成私域流量。

主播们通过较低的内容制作成本和更短的周期,与“私域流量”里的用户进行互动,在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的同时,可以获取目标用户的需求变化,然后在这种需求变化中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主播们先是内容创作者,然后才是导购员。

那么主播该如何培养呢?这是每个想要做直播电商的平台都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主播是需要时间养成的,有多少存款多大的经济压力,决定了他可以走多远。不少主播是由图文博主转型的,相当于从舒适圈走了出来,去挑战更高的收入。然而据直播机构统计,主播的存活率只有50%,大多数主播都会因为无法变现的恐惧和日以继夜的辛苦直播而放弃。

做主播最看重的不是颜值,而是专业素养和勤奋度。李佳琦每天需要试色300支口红,直播前也要准备4~5个小时,连续工作40个小时仍然要坚持直播。因为主播的信任背书十分脆弱,因颜值吸引过来的用户会因为颜值崩塌而一走了之,被性价比吸引的则会因为价格没有优势而甩头就走。因此主播需要有付出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的觉悟。

另外,主播带货的内容有用甚于好看。把商品完完整整地呈现在用户面前,配以专业的介绍,会比花里胡哨的套路有用的多,并且能有效涨粉。

在直播团队方面,更多的是依赖MCN机构。一个直播团队少则1~2人,多则3~4人,其中除了主播本人,还得有场控、助理、运营等,帮助主播选品、销售以及售后客服。新人主播初期会很烧钱,与自带流量的大主播不同,他们需要高性价比的好货或者独家商品来提供利益点、积攒人气,而初期找货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没有货端支持的主播通常会被收纳进MCN机构,有供应链和直播基地的负责人就直接可以与MCN合作,机构出一个中腰部主播,可以帮忙带三五个新人,这样的孵化方式会更有效。

当这些新人能够达到收支平衡,到最后成为自有生命力的主播,则需要按年计算。和任何商业逻辑一样,直播带货,本质是“货”,只要有流量导入,供应链扶持,出色的新人主播一般一个月就能见销量,多则一年养成。

但当主播羽翼丰满后,在利益方面会有更高的诉求,如果商家或机构不能提供主播心目中的利益,那么两者分道扬镳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发生在头部主播身上,那对平台也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商家、机构和主播最好能有很强的利益绑定关系,才能互利共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