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手機不合作起來自己做系統?

於丶德綱


手機操作系統並不是我們拿到的手機看到的這些東西,裡面的東西很多,並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比如目前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和iOS,iOS是封閉的不談,安卓是開放的,但它也是基於Linux開發的,經過Google公司的工程師多年的升級迭代然後國產廠商的ROM定製才形成今天的局面。

諾基亞的Sybian系統也是自研的,那又如何,在沒有市場的時候也是直接放棄了!國產廠商如果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萬一用的人不多,砸進去的錢不就打了水漂?只有華為有如此魄力去搞麒麟OS,當然阿里巴巴搞的YunOS也是一樣,手機賣不動也就沒什麼消息了,轉向智能終端以及物聯網產品。

這只是系統層面的,設計操作系統一定要有對應的硬件運行環境支撐,國產的芯片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有誰敢保證敢放心的使用。即使是有整個產業鏈的三星集團,在Note7上也是栽了一個大跟頭。所以綜上所述,正常情況下我們只需要使用現有的操作系統即可,如果說居安思危,國家可以鼓勵科技企業進行自由的操作系統和硬件芯片研究攻關,就像當年造原子彈一樣,突破封鎖,科技立國。


嘟嘟黑科技


近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通訊的出口禁令在國內產生極大反響,手機操作系統的國產化也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一、目前全球手機操作系統情況

在全球手機市場上,谷歌的安卓與蘋果的IOS是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主流的兩大操作系統。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今年2月發佈的2017年智能手機系統市場佔有率的數據顯示,安卓系統市佔率達到85.9%,蘋果IOS市佔率為14%。兩者相加達到恐怖的99.9%的市場,留給“others”市佔率僅有0.1%,名副其實的小眾、邊緣化操作系統。

二、國內獨立手機操作系統

再從國內來看,目前比較成熟的不是基於安卓優化的獨立系統就是阿里巴巴的YunOS 系統,它和安卓一樣,是基於Linux系統開發,和安卓是並列關係。

YunOS雖然與安卓系統不一樣,但可兼容安卓的APP,確保了YunOS的應用市場的豐富性,但是目前YunOS並沒能進入國內主流智能手機陣營,除了與阿里關係密切的魅族,在魅藍手機裡搭載了YunOS,其他搭載YunOS的手機很少見有知名品牌,多數為雜牌。

三、手機操作系統的國產替代並不是難題

從YunOS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的手機系統並不是沒有研製或者技術水平達不到,而是存在安卓和IOS兩大巨頭佔有率太高,壓縮了其他系統的生存空間,就目前智能手機來說,其他系統在常規功能上也很難超越這兩大主流系統,只能從其他方面實現彎道超車,像YunOS已在發力物聯網市場。

假如有一天國產手機無法使用安卓系統,我們可以使用阿里巴巴的操作系統,雖然小眾,但集中力量克服應用市場也不是難題。即使結盟自己研發也不是問題,畢竟與核心的芯片技術相比,手機操作系統面臨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市場問題。


火山微生活


這個問題提得好,所以我想就這個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不全面的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要集優勢資源共同開發某個國內的弱勢項目,然後大家共享成果,這個想法非常好👍。但問題是,首先有個發起人才可以,就目前的國內狀況看,這個發起人必須是國家有關部門牽頭組建,要是國家牽頭組建,這個項目的屬性就屬於國家屬性;要是民間大的科技公司自行組建,這個牽頭人就很難找;國內的狀況估計大家都有個大致的瞭解,同行相輕,相殘的比比皆是,誠信合作的鳳毛菱角。因此國內大的科技公司要想組團開發國內通用手機系統或電腦操作系統,首先必須有同心,同德,同志才能團結一致,否則只是幻想而已!

其次,所謂的大的科技公司,必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從最核心,最基礎的元部件做起的科技公司,才是真正的科技公司,那些靠外賣核心部件回來自己組裝加上自己的軟件的產品不能叫高科技,只能屬於有經濟實力但不具備真正技術實力的科技公司,所以,在組建的時候就必須要有選擇,問題的關鍵來了,這又是個得罪人行當,都是民間科技公司,誰願意起頭組建不說還得罪人,要是你,你願意嗎?屬於出力不討好的苦差啊!


發亮的光頭


操作系統,分機器語言(C語言),核心級(Unix,Linux),底層級別(安卓,ⅰOS,YunOs及麒麟OS),定製級(國產各手機廠商深度定製系統)。開發前兩種幾乎為0,與安卓同級的操作系統可以考慮做大。


邂逅Encounters


沒有意義

一方面是規模效應

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可以理解為一套清水房,裡面是各種 app 是家裡的傢俱。房屋的建造都會遵循一定的標準,而目前世界上有兩種清水房標準是最暢銷的,一為 iOS,二是 Android。無論你喜歡北歐還是美式風格,傢俱都會按照一些約定俗成的尺寸進行生產製造。

智能機之所以能成功替代功能機,就是因為全世界有無數的開發者,為你開發各種 app。廠商開發者賺到錢,你花錢買到了方便與快樂,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廠商,能包攬系統開發,並完成所有的 app 應用開發。

另一方面競爭效應

正是國內手機市場龐大的體量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在使得各家廠商有動力通過不斷地創新,這才是保持創新力的源動力。

另一方面,市場這麼大,短期內並不會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就像你或許覺得華為好,但我覺得 UI 太醜。短期來看,國產手機的混戰還將繼續,聯合並不符合市場規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58db5ead67e2b0f0d752f70547f4a3d0\

Ryan科技


手機操作系統,華為,阿里都有。。

1.中國的企業目前處於群雄逐鹿的狀態,壟斷沒有形成,不具備一家引領生態鏈的能力!

2.中國沒有IC的能力!!芯片,系統,都有現成的,優化下,整機攢機賺快錢!

3.操作系統研發,但是不難,但是後續基於系統的軟件研發,硬件優化,沒人支持非常困難的!開源系統(安卓),後續研發也很重要,需要資金持續投入!封閉系統(蘋果)沒有出貨量和品牌就是笑話。。。

4.國內阿里os還是不錯的,魅族都有手機基於這個系統研發手機體統,但是出貨大戶。OV,華為,小米,不支持難!


山人143173463


其實國內現在也存在一個“中國手機移動互聯產業聯盟”。但我也沒有獲取更多其他相關的信息。

以下是詞條發佈的產業聯盟名單。可以看到也比較多著名的相關產業都在名單之內。這條詞條創建於2015年,編輯版本也只有1版,搜索一下信息更早出現在2011年但更多實質性的內容還是沒有看到。似乎這個聯盟名存實亡。

其實在過去我也有想個這個問題——為什麼國內手機相應產業不聯合在一起,共同打造手機產業生態圈,比如硬件、系統,應用生態等等。

不過我隨後想想這個想法應該是有點異想天開了。一般產業聯盟或者行業標準制定都是由行業巨頭或者國際知名標準組織引領。而目前國內不說手機行業整個生態鏈吧,僅僅說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很多都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而且各個手機廠商實力也不盡相同。並且國內手機品牌競爭這幾年隨著外資企業在國內業務的退出或萎縮後也到了白熱化程度,以前行業裡威風凜凜的品牌現在也消亡了不少,更有一家手機大廠負責人放言在未來手機全球市場僅存三家手機廠商。

現在的手機廠商都想走出國門遍佈全球呢,聯合開發出來的新系統也要兼顧國外市場,國外市場普及難……谷歌一惱把安卓系統授權收回……

呵呵,我的想法裡國內要組成一個手機行業聯盟,首先先得有領頭者吧,然後還需要一眾相關企業參與。接著大家開一個大會討論幾個月一年的時間來確定領導組名單,再花個幾個月一年時間來確定未來目標,再花個一兩年時間來討論投資比例以及利益分配……大廠沒需要小廠沒實力,不科學對不對,現在的手機廠商大家都想打造差異化玩出花來吸引消費者,競爭那麼激烈跟說相聲的那般都盼著死同行呢。現在安卓系統大行其道而且又免費,而且系統也成熟。國內也有智能手機系統只不過因為生態鏈的問題市場很小或者雪藏於櫃。

哈,想想罷了!


IT數碼大排檔


聯合這種可能性不高至少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不可能。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每家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這是企業的命脈不可能公開給同行;

2、眾多特色無法統一思想研發;

3、開發週期,芯片每年都有研發更新,綜合研發時間較長,等到達用戶手裡作為商品的時候,也不會有更好的效果,期望值不會很高,銷量也一樣下場,虧損的項目那個公司會做。


錫盛博創無線通訊


中國缺乏有持續號召力的頂尖公司主導這種系統的開發,友商的隊伍永遠是豬狼狐狸混雜。專家往往系統性思維不夠,很難駕馭那麼大的工程研發,過去的國產系統多為投機取巧騙經費的。從底層說,硬件軟件的知識產權絆子很多,想突破不容易啊。


相逢一笑兩笑三笑


系統是全球的,不是一個國家的,像馬雲的阿里雲,估計就只在中國有點知名度,你看有人用嗎,你看做的起來嗎?要不是兼容安卓應用,早就掛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