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中國著名翻譯家、詩人楊憲益出身豪門。他的父親楊毓璋是近代有名的銀行家,天津數一數二的富商,與清末民初的軍政界大佬袁世凱、馮國璋等關係密切。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楊憲益沒有感受到多少父愛。1920年,楊憲益5歲的時候失去了父親。多數家產被他的叔叔們分割。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楊憲益的家境還算不錯,至少供他念書是沒問題的。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少年楊憲益


讀完私塾學堂,十二三歲的楊憲益進入天津租界區一個教會學校,開始接觸西方文學。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16歲的楊憲益無比憤激,一度拋下學業,準備投身抗戰,甚至花錢聘請了軍事教官,組織了一支學生隊伍。最終他們未能成行。三年後,在家族的安排下,楊憲益被送往英國留學。經過苦讀,他順利考入了牛津大學。

大學期間,因家道中落,楊憲益收到的寄款越來越少,他不得不告別了公子哥的生活,省吃儉用。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老年楊憲益


1937年抗戰爆發後,楊憲益當選了牛津中國學生會主席,和學生會里的錢鍾書、楊絳夫婦等人是好友。同年,楊憲益還認識了小他四歲的英國校友格萊蒂絲•泰勒,也就是他後來的夫人戴乃迭。

戴乃迭1919年出生在北京,父親是英國傳教士,母親也是英國人。在北京長到七歲的時候,戴乃迭跟著母親回到了英國。不過中國的一切都讓戴乃迭難以忘懷,她的學習生涯裡,總是喜歡參加一些和中國文化有關的活動。到了牛津,戴乃迭認識楊憲益之後,被這個氣質儒雅的中國青年深深吸引。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楊憲益和戴乃迭


戴乃迭後來回憶說,起初她被眼睛細長、面色蒼白的楊憲益嚇了一跳,然後發現楊憲益才華橫溢,房間裡掛滿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疆域圖,愛國熱忱溢於言表,這一點深深打動了她。戴乃迭不可抑制地愛上了楊憲益,乾脆改學中文。她是牛津大學第一位中文學士。

牛津大學墨頓學院有一箇中國留學生,是楊憲益的朋友,當時正在追求戴乃迭。他們三個經常在一起學習法語。戴乃迭明確表示,她愛的是楊憲益。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1941年的楊憲益夫婦


1940年,剛剛拿到牛津大學畢業證書的楊憲益收到了美國哈佛大學寄來的聘書;同時,在中國西南聯大執教的沈從文和吳宓也代表校方給楊憲益寫了信,請他到西南聯大工作。楊憲益不假思索就決定回國,並提前告訴家人,要帶著英國女友回去辦婚事。

楊家頓時亂成一團。楊母哭了很久,和親戚們一樣反對兒子娶外國姑娘。不但如此,戴乃迭的母親更是強烈反對這樁婚事。她以斷絕母女關係阻止戴乃迭未果,氣恨地說道:“你和中國人結婚一定會後悔的!你們的婚姻最多隻能維持三四年,將來你們的孩子也會為此痛苦得要自殺!”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戴乃迭


戴乃迭仍是不為所動,毅然跟著楊憲益到了中國。不過,她母親說的那句話似乎是一個詛咒,後來,戴乃迭的長子真的自殺了。

1941年2月,楊憲益和戴乃迭在重慶舉辦了婚禮,還在《大公報》上刊登了結婚公告,“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是證婚人。婚禮儀式“中西結合”,穿著中式旗袍的戴乃迭洋溢著幸福和喜悅,她的父母也參加了婚禮,卻毫無喜色。

由於戰亂影響,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不得不在中國西南幾個城市來回奔波。他們先後在中央大學和貴陽師範學院任教,後經人介紹,進了梁實秋在重慶主持的國立編譯館。抗戰勝利後,編譯館遷到了南京,楊憲益夫婦也跟著去了。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楊憲益夫婦


期間,楊憲益和戴乃迭把大量的中國古典書籍翻譯成外文,戴乃迭幫助楊憲益的同時,也把很多西方文學著作翻譯成中文。由於他們做翻譯工作獨具優勢,產出量高得驚人。戴乃迭和丈夫一樣,非常喜歡這份工作。

為了把《紅樓夢》等古典名著翻譯成英文,戴乃迭和丈夫著實下了一番苦功。上世紀五十年代,楊憲益夫婦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讚揚。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戴乃迭翻譯的《紅樓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968年4月的一個晚上,楊憲益和戴乃迭突然在家中被捕,雙雙遭遇牢獄之災。戴乃迭被扣上“間諜”的罪名,楊憲益則是嫌疑犯。在那段特殊的歲月,這並不太稀奇。夫妻倆四年後才獲釋。

他們的混血兒子楊燁原本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因母親的金髮碧眼及“政審”問題,沒人願意和他交朋友。甚至楊燁考上了清華、北大也沒有被錄取。他苦悶之下,讓住在英國的妹妹給他寄一些書看。這些書裡有一本摩斯密碼手冊,成為他父母最終入獄的一個“罪證”。

女學者拋下一切嫁到中國,與母親決裂,兒子自殺,她卻從未後悔

戴乃迭和兒女


1972年,戴乃迭和丈夫出獄後,驚愕地發現,兒子已經精神失常了。戴乃迭無奈只得將他送往英國,寄住在姨母家。1975年11月的一天,楊燁在姨母家的樓上自焚身亡。痛失長子的戴乃迭和丈夫悲痛欲絕。

戴乃迭因坐牢和兒子去世的打擊,也變得精神不太正常。不過,在腦子清醒的時候,她仍然對愛人楊憲益表示,自己從未後悔當初的人生抉擇。1999年,80歲的戴乃迭離開了人世,先楊憲益而去。十年後的2009年,楊憲益也在北京去世。

幾十年來,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合作翻譯的書籍有數百萬字,雙雙獲得“譯界泰斗”的美譽,給中國的翻譯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人生也是一段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