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場修行

寫作,是一場修行

正文約148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今天是王小波逝世23週年,本著都對寫作有深度的熱愛,我應該寫寫他。

很抱歉的是,對於王小波的書,我真的沒有看上幾頁。除了知道他耳熟能詳的《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再能說上幾句的,就是他寫給李銀河的那些情話。

因為我也曾想做一個愛情詩作者,對於“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樣的名句,自然不願錯過。


寫作,是一場修行


寫作,是為了擺脫標配的生活。

細數王小波的經歷,如果非要給我自己戴個高帽,那就是我和王小波也有不少相同之處。比如,我們都愛寫作;比如,我們都是理科生;再比如,我們都有很多情感抒發。但說實在的,和王小波相比,我不知差了多少段位。

說到為什麼要寫作?我覺得此刻應該引入王小波的一段話: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是啊,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什麼?我覺得,是活成了標配。

一大早起來,趕上公交車,在公司門口粗略的吃了早點,然後開始一天的繁忙工作,緊接著,下班回家,如果有時間,看個電視劇,再睡覺。一週六天,除了週末外都是如此。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生活的標配嗎?

但這樣標配的生活,帶來的是什麼?在我看來,這彷彿就白白的來了這人間一趟。

就像海子的詩句: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我們生活下去的動力,不就是在於為生活創造美好嗎?如果我們少了創造,而只是一味的把生活活成標配,這樣的人生,還有意義嗎?

是啊,我選擇寫作,就是在於此。因為我覺得,只有寫作,才能讓我活得更加精彩,無關利益。


寫作,是一場修行


寫作,才能看出誰更真誠。

我不止一次說,寫作,需要真誠。什麼是真誠?不做作,不刻意營造,不故作清高,這就是文字中最大的真誠。

《沉默的大多數》相信不少人聽過吧。上面引用王小波的那段話,正是出自《沉默的大多數》。其實,單看這書名,也能大概猜出書中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就像我說,我們寫作要真誠,還表現在重要的一個觀點是:我們要有獨立的思想。但這一點,鮮有人做到。

比如說,一些人為了流量,寫的內容都是如大眾認可的思想,或是捏造一些事實,又或是在標題上下功夫。

這,是知識分子的悲哀。

這雖然是一個商業時代,即便只是為了商業寫作,也不該捏造一些事實、取一些無味的標題,又或是隻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吧!我剛剛還在說,把自己的生活活成標配,才真的是比死亡還可怕的事。

但我並不期待這些人因為我文字而改變態度,不過好在,

在不算真誠的時代,也有著像王小波一樣真誠的人在,而讓我更欣慰的是,真誠的人,是那大多數。


寫作,是一場修行


寫作,其實是一場修行。

我覺得,文字是很美妙的東西,就像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話,讓人對愛情有了更多的嚮往。

我覺得,文字也是很有力的東西,它不僅能一語道破天機,還能在適當的時候,治癒人的心靈,改善人的脾氣,放飛人的思想。

我曾不止一次的想過,我為什麼要寫作?

時至今日,我也漸漸從文字中找到答案。

在寫作的這些年,我的脾氣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那個就像點著了炮捻的火炮,隨時炸開花;在寫作的這些年,我的思想也更加廣闊,不再侷限於頭頂的這片天空,飛到銀河系,飛到宇宙之外。

我選擇寫作,只是覺得我需要改變,需要這次修行的機會,或許在這條路上,我會摔個踉蹌,但在創造美好生活的時候,哪能平平坦坦的呢!


結語

寫作,是熱愛,是創造美好的生活,是讓我更真誠,是修行。我覺得,寫作的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的,因為過程給我們帶來的,是真真實實的成長。

我不會強迫你寫作,但我建議你寫作,將自己放在文字的路上,一路同行的或許沒多少人,但足以讓我們走在路旁,看到路邊和遠處那美麗的景色。


END




作者:冰哥,文字的追光者,四年專職自媒體寫作經驗。

熱愛寫作,專注於文案、寫作以及個人成長,冰哥帶你一起探索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