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明”人還是“聰明”人,你會如何選擇?

人們常常把“精明“和”聰明”混淆,雖然它們都叫小明,但其實它們大不同。


“精明”的人埋頭吃肉,從不看鍋。“聰明”的人往鍋裡添料,小鍋換大鍋。

精明的人的口號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聰明的人的口號是“把蛋糕做大,大家都來分,”

所以,精明的小商人是不會理解大商人砸下重金培養市場做蛋糕的舉動。

職場上,精明的人往往斤斤計較,見風使舵,圖一時之快,捨不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聰明的人努力經營,不拘一格,大方豁達,心中有格局。

對,說到底,這就是一個格局問題。

做“精明”人還是“聰明”人,你會如何選擇?

精明是一種態度

“精明”一般外顯於色,“聰明”常常內斂於心

一般精明的人通常被人形容為“賊精賊精的”,“精得像鬼一樣”,“人精”等等,精明的人往往把“精明”寫在臉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種精明的印象,只能讓人徒增防備,不信任,不走心的隔閡感。

聰明的人常常不外顯,智商可以數據化,但智商只是聰明的一部分。聰明的人為了一個目標可以踏踏實實,毫不聲張,做好自己自然水到渠成。

職場上,被人認為“精明”,或者被貼上“精明”的標籤絕對不是好事。聰明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取得威望和認可,在眾望所歸中達到目的。也許,聰明的人並不是最能幹的,但是,他們是最聰明的。

做“精明”人還是“聰明”人,你會如何選擇?

眾望所歸的小李子

“精明”的人弱點多,“聰明”的人穩如泰山

精明的人吃相難看,急功近利,目的性很強。所以弱點也很明顯。一點蠅頭小利就可以讓“精明”的人幹蠢事。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其實應該叫“精明反被精明誤”。

職場中耍小聰明的精明人往往摔得更慘。歷史上的反面教材多得是,往往大奸臣都是精明人,無奈機關算盡太“精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種例子太多。放到如今也不鮮見。

聰明人有原則,有理想,有擔當。在自我的約束下一步步走向巔峰。沒有人可以打倒他們,因為聰明人有聰明的方法,把自身的弱點約束起來,輕易不放縱自己。成功屬於聰明的他們。

做“精明”人還是“聰明”人,你會如何選擇?

自我約束的境界

職場上,每一步,都有精明的做法和聰明的做法,在職場中的你,要選哪種?

精明和聰明的區別還有很多,大家有補充的話隨時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