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一個行業裡呆久了以後,確實可以做到頂尖的水平,但同樣的,卻無法瞭解到另一個行業的收入情況。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都說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少行業都受到了影響,甚至有的行業還在此次的不可抗力因素中破產了。譬如餐飲業,有些開飯店的老闆由於在過年的時候囤了不少貨,因此面臨著倒閉危機。

還有些做廚師的打工者們,由於在疫情期間許多飯店都沒有開門營業,因此不少廚師也紛紛失業了,只好做起了其它工作。

不過隨著很多行業的復工復產,那些原本是廚師們的打工者,又面臨著到底是留在廠裡打工還是回飯店炒菜呢?

就像文中開頭所說的,去到一個新的行業後,反而發現新行業比原來所做的行業工資還高,這就讓人犯難了,到底該如何選擇?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有一位廚師小夥就在職場論壇中透露:以前學廚師炒菜的時候有4500一個月,後來因為疫情跟朋友去了電子廠,試用期是5500元,轉正之後是6500元,而且部門經理還比較看重我,到時是繼續做廚師呢?還是就安心的好好在廠裡上班?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也在帖子下方留言,而且還分成了兩派。

贊成留在廠裡上班的網友覺得,拿6500一個月難道不香嗎?每個月都比廚師多2000塊錢,一年下來能攢不少錢了。

而贊成做回廚師的網友則表示,廚師起碼是一門手藝,技術高超之後可以去星級酒店工作,待遇肯定會翻一番。而且即使不想給別人打工了,還能回老家創業,開個大排檔之類的檔口生活,這難道不好嗎?做人,就得把眼光放長遠一些。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然而,有人迷失在“要不要做回廚師”裡頭,有人卻堅定地“想要做回廚師”。

3月30日,誤入武漢到醫院做保潔走紅的小夥蔣文強,終於回到了家鄉大連。

2月15日,蔣文強坐上到長沙的高鐵。中午,他到餐車買了盒飯後,誤入了外地返回武漢的專門車廂。到武漢後,整個車廂的人都被"請"下列車,蔣文強也陰差陽錯到了武漢。

生命力頑強的他,為了不露宿街頭,為了找個"包吃包住"的工作,就到醫院做起了保潔工作,日賺500。

後來這事兒,驚動了央視知名段子手,朱廣權還給他來了段"評價":解決了吃住,找到了出路,又對社會有所幫助……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一直低調隱姓埋名的蔣文強,眼看紙包不住火,只好露了臉接受央視採訪:我在武漢第一醫院一共工作了25天,隔離了14天,受到全國各個醫療隊的照顧,最後和531名大連英雄一起回到了家鄉......

現在,蔣文強火了,採訪接二連三,邀約不斷,還有好些導演看上了他 ……

可是他說,我還是想做回廚師。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當記者問道:聽說你是做手遊工作的,這項工作在疫情期間就擱置了嗎?

蔣文強說:對,不過這個事之後可能也不能做了,時間太長了,我的手遊賬號都過期了,重新開始會很難,所以我想改行。

記者:這段時間的事情,對你的工作影響這麼大嗎?

蔣文強:你沒接觸過這一行,可能不太瞭解,說起來也很複雜。我本來是要去長沙談這個事的,結果長沙沒去成,也沒談成,所以回來之後,我就做不了這個工作了。

記者:那之後有什麼打算?

蔣文強:做廚師,想有機會的話開個飯館,因為在做手遊之前,我做了六年的廚師。

小夥:以前學廚師拿4500一個月,碰上疫情後,進電子廠反而6500

世事往往就是這樣,也許你現在所從事的職業,在你看來一文不值,但在別人眼中,卻是一個好職業。

有一句話“你看我好,我看你好”,說的就是如此。在你覺得自己的職業不好,盯著別人的職業的同時,別人也同樣覺得自己的職業不好,盯著你現在的職業。

如果進過工廠的你,發現做工人比做廚師掙得多,你還會回過頭來做廚師嗎?

如果你發現改行以後,比廚師更不好做,你是否還願意做回廚師?還是再改一行?

都來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