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券商引領轉型 行業“馬太效應”明顯

在市場行情回暖帶動券商業績提升的同時,行業“馬太效應”愈加明顯,頭部券商無論是盈利能力、規模效應,還是業務份額,都相對領先。

業內人士表示,證券行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將推動行業與國際接軌,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頭部券商將在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

龙头券商引领转型 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隨著年報披露高峰月來臨,越來越多的上市券商2019年業績回暖趨勢得到確認。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按申萬行業分類,27家券商公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合計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達61%,有9家券商全年淨利潤在50億元以上,尚無上市券商淨利潤出現負增長。

在市場行情回暖帶動券商業績提升的同時,行業“馬太效應”愈加明顯,頭部券商無論是盈利能力、規模效應,還是業務份額,都相對領先。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證券行業將通過供給側改革實現優勝劣汰,財富管理轉型、註冊制改革、資產管理去通道和衍生品業務帶來的“馬太效應”將加速證券行業集中度提升。未來證券行業有望出現業務能力精湛、服務功能全面、運營管理規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投行。

強者恆強格局延續

中國證券業協會於2月份公佈的2019年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3家證券公司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淨利潤1230.95億元,120家公司實現盈利。截至2019年12月31日,133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7.26萬億元,淨資產為2.02萬億元,淨資本為1.62萬億元。

隨著2019年年報陸續披露,券商業績回暖趨勢愈發明顯。截至4月6日的年報數據顯示,去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上市券商有13家。中信證券以431.4億元營收位居榜首,海通證券以344.29億元緊隨其後,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營收均超過200億元。而歸母淨利潤過10億元的券商多達16家。

從業績增速來看,已發佈年報的27家券商2019年歸母淨利潤合計925.48億元,同比增速達61%。其中,國海證券淨利潤同比大增566%,是目前已經公佈2019年年報的券商中,業績增速最快的上市券商。

儘管證券行業走出了2018年的業績陰霾,但從具體公司來看,強者恆強的局面在2019年依舊延續。中信證券領跑同業,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等緊隨其後。2019年,中信證券營收同比增長15.9%,實現歸母淨利潤122.29億元,同比增加30.2%,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目前均處同業首位,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市場前列。相對而言,按淨利潤排名的後15位券商,2109年合計淨利潤為115億元,這意味著平均每家淨利潤僅為7.6億元。

除了A股上市券商外,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金公司業績同樣不俗。中金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合計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227.8億元,同比增長22.9%;實現淨利潤42.4億元,同比增長21.4%;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9.6%。

經紀業務仍是重要收入來源

證券市場2019年回暖是帶動各家券商業績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分業務條線看,經紀業務仍是各家券商收入的重要來源,投行、自營、資管等業務全面開花。

市場交投活躍帶動券商經紀業務“水漲船高”。受市場預期及流動性好轉推動,2019年境內股票市場交易量明顯上升,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滬深兩市股票、基金日均成交5599億元,同比增加35.3%。

根據中信證券年報,公司2019年經紀業務營收接近全部營業收入的25%。國泰君安則在年報中表示,主要受證券市場行情影響,零售經紀業務收入增長,2019年公司個人金融業務營業收入達78.9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6.36%,同比增加20.35%,營業利潤率同比上升11.19個百分點。而東方證券、銀河證券等券商的經紀業務佔比相對更高。

不過,分析人士坦言,券商在佣金水平、業務流程等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經紀業務面臨嚴峻挑戰。證券公司傳統盈利模式及經營方式面臨挑戰,從傳統通道服務向全面財富管理業務和綜合金融服務轉型已成為證券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

事實上,部分龍頭券商的傳統經紀業務已經告別開戶引流的圈地時代,開始以財富管理轉型為主要戰略,並聚焦存量客戶價值挖掘。國泰君安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聚焦財富管理,持續培育投資顧問隊伍,全年投顧人數同比增長26%,提高了對富裕客戶和高淨值客戶的覆蓋度及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富裕客戶和高淨值客戶數量同比增長35%和28%。而中金公司將財富管理板塊全面整合,實現了中金財富的品牌統一和業務管理上的深度融合,轉型取得初步成效。

多因素倒逼券商轉型發展

今年4月1日,我國證券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完全取消,行業對外開放迎來重要時刻。新時期新環境對證券公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證券行業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證券行業佣金率仍在下行,且海外券商已有零佣金模式,這些因素或倒逼國內券商加速轉型。在此背景下,向財富管理轉型成為行業共識,龍頭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有望繼續引領轉型。

佣金率下行只是推動行業轉型的因素之一。而從更深層次角度看,資本市場改革帶來業務增量,這對證券公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之前依靠牌照紅利的商業模式進入瓶頸期,未來證券公司將更多依靠資本實力、風險定價能力、業務協同能力和金融科技能力來實現盈利。

同時,隨著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的雙向開放,頭部券商將直面外資機構的競爭,外資機構以其全球視野、標準化交易和清算系統、全球豐富的產品鏈,在機構投資者和高淨值個人客戶服務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中國展業必然對本土券商形成業務擠壓。

由於證券業開放是雙向的,這意味著本土頭部券商也需要加快國際化步伐,服務中國資本和中國投資者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這要求國內券商摒棄通道盈利模式,建立專業能力的壁壘,以適應新的競爭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券商各項業務的發展依賴於自身綜合實力,頭部券商資本實力更強、客戶資源更豐富、項目儲備更多,將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行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將推動行業與國際接軌,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頭部券商將在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

國泰君安也認為,一方面,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強的頭部證券公司將利用市場地位、資本和規模優勢,在全市場、全業務領域實現加速發展,進一步增強整體競爭優勢,實現規模化和綜合化發展。另一方面,中小型證券公司將集中資源並在細分業務市場或區域市場形成競爭優勢,與頭部證券公司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競爭格局。

記者:楊毅

郵箱:[email protected]

龙头券商引领转型 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