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2020年,給2類買房人的建議

年前的疫情,導致全國經濟幾乎停擺,全國失業人數達到了4340萬人次,失業率高達62%,和去年相比,增長了71%!可是,即使是在如此嚴重的失業危機之下,樓市仍然屹立不倒,甚至還有隱隱上升的趨勢,根據相關數據,今年我國樓市依舊保持上揚趨勢,增幅達6.1%。

對此,網絡上一時間怨聲載道,有網友留言調侃道“新冠病毒連美國股市都能擊垮,卻未能撼動中國樓市分毫,我們真是太難了。”

國家“出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2020年,給2類買房人的建議

國家著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

難道我們在有生之年,真的看不到房價下跌嗎?對此,有專家提出看法:

“要透過表象看本質,我國房價過高只是表象,本質是什麼?本質是兩大矛盾,即供需矛盾和用地矛盾。盲目打壓房價於國家經濟穩定不利,只有直達病灶,解決根本矛盾問題,才能讓房價安全落地,恢復我國樓市秩序。”

對於這兩大矛盾,其實國家政府早有應對政策,於去年的6月和8月出臺了兩項新政,分別為“新舊改”和“農村集體用地入市”,用以解決供需矛盾和用地矛盾。

國家“出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2020年,給2類買房人的建議

新舊改:解決部分供需問題

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有將近30%的人,購房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質量。這些人並非是沒房,而是所在小區過於老舊,沒有配套的硬件設置,如天然氣或是光纜等,迫不得已只得通過買房改變居住環境。

為了解決這部分人的需求,國家及時地推出了“新舊改”計劃,用以緩解供需矛盾問題,新舊改的具體內容為,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綠化、停車場等,以及必要的生活配套硬件,如電線、電纜和天然氣管道。該計劃於2019初步試行,2020年將大力推進,預計投入4萬億元。

有專家稱,一旦新舊改計劃全面落實,將會減少我國兩成左右的購房需求,極大地緩解住房供需矛盾,為我國經濟保駕護航。

國家“出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2020年,給2類買房人的建議

農村集體土地入市:為城市用地分流減壓

去年8月,一項新政出臺,在國內掀起了不小的反響,內容為,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農村集體用地入市,意味著我國房地產業的經濟結構將迎來重組,對此,相關從業人員卻不屑一顧的表示,雖然有新土地入市,但是不能用以商品房建設,無法對樓市造成太大影響。對此,專家持反對意見。

專家表示,農村集體用地入市,本意是為了緩解城市用地緊張,如企業和工廠用地等,都是土地資源消耗主要大頭,農村集體用地入市能很好地為緊張的土地資源分壓,如果能用以商品建設,將進一步加熱樓市,反而是本末倒置,於國家經濟穩定不利。

另外,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集體用地入市意義重大,這意味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進入“下半場”,農村集體用地入市能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對經濟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還能讓農民也能切實享受到城鎮化帶來的收益。

國家“出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2020年,給2類買房人的建議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問了“說了那麼多,房子現在到底能不能買?”房子能不能買,筆者說了不算,主要還是要看樓市變化如何,而從現階段分析,不難看出,未來樓市已經趨於穩定。

對於住房剛需者而言,房子該買還是要買

雖然很多人希望看到房價暴跌,但現實卻是,如果房價暴跌,那麼將會動搖我國經濟根基,不利於國家穩定,這是國家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強調兩點,即“房住不炒”和“要穩不要跌”。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房價也在逐年穩定,從往年的一年暴漲20%以上,到現在的穩定在5%左右。

樓市有句老話:買房的最好時機是房價穩定的時候。國家已經定下了房價的未來基調,一個“穩”字即可概括,如果真的有這方面的硬性需求,確實可以考慮入手。

國家“出手”解決樓市“兩大矛盾”,2020年,給2類買房人的建議

對於投資理財來說,及時收手止損

炒房理財,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常用的理財手段。然而,在不遠的將來,這種手段可能就不好使了。

目前房價仍有上漲的趨勢,但是漲幅已不如從前,隨著房價趨於穩定,增值空間不斷下跌,考慮到通貨膨脹、折舊、維護和轉讓等成本問題,炒房理財不僅不會賺錢,可能還會虧錢,所以應該及早收手,及時止損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