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投資人柯南對自己喜愛並持有的公司運用“偵探式調研”模式。比如呷哺呷哺全國100家店裡,柯南去調研過40多家,包括北京的所有門店。他認識幾百個呷哺呷哺集團的員工,包括2/3的北京湊湊店長。為了更好地認識公司,他自己還去湊湊當過一段時間的服務員。另外一家他長期持有的公司是“復星國際”,他與將近300名復星集團前任現任員工深度交流過,他親自寫的復星的調研筆記已經積累了上百份。
“不覺春曉”跟蹤採訪柯南兩年時間,並記錄了這名長期處於前線的優秀投資人對中國互聯網創新、消費領域的執著研究和忘我追求。

文 | 春曉

蛛絲馬跡

2019年12月20日傍晚,一個揹著書包的男青年走進位於北京頤和園附近正在裝修的火鍋店,手裡握著一杯奶茶。男子戴著眼鏡,上身穿黑色羽絨外套,下身是寬鬆的的棉運動褲,頭髮有點蓬亂,揹著雙肩包。如果你打開他的書包,大概率能找到三本寫滿筆記的書。同時看三本書,是他從查理·芒格那裡學來的閱讀習慣。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工人師傅和店員正為完工做著最後的努力。4天后,這家火鍋店就要正式營業了。男青年穿梭於尚未完工、還瀰漫著裝修味的火鍋店,心情類似於檢驗馬上要上前線打仗的軍隊,又好像是觀賞一副即將完工的藝術品,喜悅和期待溢於言表。

“這裡是廚房,這裡是素菜區,這裡是肉菜區。”他說一口濃濃的京腔跟朋友介紹,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聊起火鍋店,鏡片後的雙眼灼灼發光。

這家即將開業的火鍋是湊湊火鍋。湊湊是“呷哺呷哺”集團於2016年推出的中高端火鍋品牌,被稱為“火鍋界”的星巴克。截止2019年,湊湊在全國已經開了100家店,幾乎開一家火一家。

來新店考察的男青年叫“柯南”,他既不是火鍋店老闆,也不是火鍋店員工。柯南是一位投資人,專業投資近10年,重點關注消費和互聯網領域,他操盤幾千萬美元規模的基金。

柯南是北京土著,本名王卓煒,在雪球上以“Conan”(柯南)著稱。這個名字是他當初在英孚學英語時給自己取的。現在看來也反映了他對研究的信仰:做研究就跟當偵探一樣,要從蛛絲馬跡的線索中去調查和還原真相。

柯南從2015年起買入呷哺呷哺,買入成本3.3元,現在呷哺呷哺股價10元左右。著名的高瓴資本後來也買入了呷哺呷哺,成本是4.7元/股。“我當時感覺激動,是因為能把高瓴資本給超了”。他說。今年以來,柯南又增持了呷哺呷哺。

柯南的“偵探式調研”模式在呷哺呷哺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呷哺呷哺全國100家店裡,柯南去調研過40多家,包括北京的所有門店。他認識幾百個呷哺集團的員工,包括2/3的北京湊湊店長。為了更好地認識公司,他自己還去湊湊當過一段時間的服務員。

2016年3月,湊湊開在三里屯的北京首家門店還在裝修,柯南就去探店。他的出現引起了商場負責人的警覺,立馬打電話通知了湊湊的經理。湊湊經理以為競爭對手來了。後來柯南跑去找到這位經理,請他吃了一個“挺貴的十幾塊的”冰淇淋,表明身份,這才消解誤會。

那時柯南的美元基金處於起步期,收入不穩定。儘管如此,柯南對朋友一直非常慷慨。去年我們在上海見面時,他就想請我吃湊湊,遺憾沒“湊上”。今年冬天我們在北京見面,他在請我吃涮羊肉前,又緊鑼密鼓地安插了這個行程:參觀涮羊肉店隔壁快開業的湊湊。


就像福爾摩斯不錯過任何一個破案線索,柯南也不錯過任何一個調查公司的機會。湊湊和呷哺呷哺兩家火鍋店他吃了至少上百頓。遇到新店開店期間,他基本一天能吃“兩到三頓”。這麼高密度地調查是有代價的。自從調研呷哺呷哺以來,柯南就吃胖了20斤。現在他身高1米78,體重180斤。他說以前瘦的時候自己“一度挺帥”,大一在西單逛街時還曾被星探看中過。

柯南另外一家“真愛”的公司是他跟蹤了近十年的“復星國際”,柯南在2012年初以4塊3左右的成本買入復星國際。他認識和交流過的復星前現任員工將近300人,他是復星國際最大的意見領袖,以及“最堅定的支持者”。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踢野球

與柯南聊天是暢快同時也有點燒腦的事。燒腦因為你時常需要緊跟他快速濃郁的京腔,隨時準備好隨他的發散思維漫遊到另一個維度;痛快的是他從不吝嗇於分享他的思考和智慧,他擅長用跨學科類比來解釋複雜的投資概念,讓門外漢聽了也能茅塞頓開。

比如他常用足球運動來類比投資。他說球員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像巴薩的哈維、伊內斯塔這樣從青訓營裡出來的科班球員;一類是在巴西,阿根廷這些沙灘上踢野球踢出來的非科班球員。投資經理也分科班和非科班出身。但和足球不一樣,非科班出身的人在投資行業裡邊機會很少。

柯南就是這樣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基金經理。他本科學汽車設計專業,學校“很一般”。在海歸氾濫、常青藤名校簡歷雲集的這個行業,他當上基金經理絕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2007年,柯南正值大三暑假,去現場觀看了一場央視“贏在中國”的創業真人秀節目,看得“熱血澎湃”。電視臺規定選手可以帶兩個親友團,他就充分發揮不怯場的特點,主動認識了很多選手,成了好多選手的親友團。導演發現他場場都在,打算趕他走,柯南死磨爛打,最後一共去看了10場現場錄製。

在節目現場,柯南還約了不少VC和投資人聊天,問他們一些很單純的問題,比如“我要怎麼成為你?” 一年後,快畢業的柯南在去一個汽車研究部應聘的路上讀到了巴菲特。之前他曾讀過巴菲特,但是那時讀睡著了。但此刻他似乎對投資有了更深理解,覺得巴菲特“非常牛逼”。

巴菲特是他人生和工作中的雙重偶像。他研究巴菲特不僅讀他的投資理念,也搜索了他大量的生活細節。對巴菲特生活細節的研究他認為自己超過了99%的投資人。“巴菲特以智慧的思考去賺錢,不作惡,這個理念對我觸動很大”。那時他對投資大佬索羅斯幾乎沒有興趣,覺得他“老靠作惡賺錢”。

那天柯南面試回家後就告訴父親,自己要炒股。柯南的父親是北大82級的,家庭條件用他的話說“還湊合”。他六歲時在父親的老單位第一次使用了電腦。聊到這,他告訴我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微軟共同創始人)也是童年在機房待了三年。這些有趣的細節似乎都藏在柯南大腦的角落裡,隨時會從裡面蹦出來。

也許是因為在單親家庭長大,童年柯南總感到一種不可言說的孤獨感,也就是“缺愛”。家庭沒有給他的歸宿感,他在遊戲的世界裡找到了。住家附近有一家租遊戲卡的店,所有能儲存遊戲進度的卡都被他玩了一遍。他的狂熱甚至讓老闆懷疑他是不是偷家裡錢出來玩。

初三畢業,柯南考得很一般。他追的一位成績很好的女孩也沒追成。柯南決定發奮圖強。高一寒假暑假,柯南拿出了自己中小學24個假期中前所未有的專注投入學習,一邊自學編程,一遍研究遊戲史,一邊學日語:因為玩日本遊戲,他需要理解劇情。暗地裡,他已經規劃好了,以後要當一名遊戲設計師。

“那時候特別認真,每天做很詳細的規劃,感覺人生是很苦逼的,但是挺有意思。”高一上半學期,他考了全校第一,領先了第二名100多分。但拿到第一名的那一刻,柯南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要去超過喜歡的女生了。他真正想要的,是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奮鬥。

對勝負的追求淡去後,對遊戲的熱愛卻留下來。在後來的投資生涯中,他高度關注互聯網公司和遊戲行業。YY的李學凌,小米的雷軍都是他尊重的創業者和深度研究對象。後來他做的許多任性決定裡,其中一個是做美元基金。這麼選擇是因為他喜歡的互聯網公司,比如B站、YY、騰訊等都在海外上市。如果只做A股,雖然募資會更容易,但他無法研究自己喜歡的公司,認知提升速度也會受影響。


100元窮遊歐洲

最初決心要做投資時,柯南給北京的20多傢俬募投了簡歷,一個一個打電話。遺憾的是,沒有一家願意收他。好在他是北京人,住在家裡不用交房租,至少餓不死。但因為沒找到工作,他心情非常低落,同學吃飯他也很少參加。家人給他介紹去銀行上班的機會,被他拒絕了。“那時候感覺這輩子也不一定能找到投資工作。”

眼見求職無望,柯南決定自己做。家裡準備了幾十萬本來讓他出國,他把這錢加上自己攢的4萬元零用錢,全用來當本金投入股市。

“我只是喜歡投資,哪怕只是默默無聞地去做。其實繼續做喜歡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你能否接受,可能你在這個事上位置很卑微”。很多有志青年不能接受,但柯南說很高興那時自己能接受和克服對這種“卑微”結局的恐懼,走出第一步。

2010年,柯南已經開始以個人投資者的身份調研公司。一次他坐著公交車去華誼兄弟在北京郊區的別墅調研。公共汽車搖搖晃晃,上午8點出發,下午2點才到。那時他還沒有智能手機,手中只有一張北京市旅遊地圖。到了現場,他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個坐著公交車去調研的。到場的除了他還有三四位個人投資者,但只有他一個人認真研究過公司。回憶起來,從2010年到2013年,他去調研上市公司從來都是使用公共交通,沒有打過一次車。

“我不怕別人笑話我坐公交車調研這件事。”他自嘲自己當時的調研方式類似於“100塊遊歐洲,窮遊的感覺”。

雖然是“窮遊”,柯南從一開始就清楚自己不比機構的人能力差。他曾經在與某投資公司TMT部門的人交流時說,“你們用十幾個人調研,花了三四百萬,你給我十萬塊錢,不要說十萬,給我一萬試試,看我能給你調研出什麼東西,PK一下”。對方聽了就不吭聲了。

哪怕坐公交車調研,柯南的深度密集都遠超機構投資者。別人調研一家公司,柯南會調研三家公司。“如果我和機構組團調研,全都是我提問,不是我搶話,而是他們希望我問,因為我問得最好”。自然而然,他在北京投資圈裡有了“小明星”的感覺。

調研做得好,除了自己喜歡,還要捨得下功夫。除了去公司調研,他還要做很多細緻深入的橫向、縱向閱讀。在研究光線傳媒時,柯南就讀了十幾個國家的電影史,包括美日中韓等熱門國家,也包括越南等冷門國家。喜愛情景喜劇的他專門去上了《我愛我家》的編劇束煥的課。為了完善研究方法,他跑去北大、清華、人大蹭歷史課,一蹭就是七八年。

之所以蹭歷史課,是因為柯南認為投資的研究方法和歷史的研究方法很相似。要徹底理解一個產業,必須要深入到產業史裡面去。“舉個例子說,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日本電影行業競爭太激烈,只有拍黃片的公司回報率達到要求,很多堅持不拍黃片的公司最後都死了,被黃片公司整編。但活下來之後,他們也不拍了。”他對這樣的細節信手拈來。

柯南引用萊斯特城球場主管的一句話說:如果你想買一個球員,你得把他所有錄像全看了,這不跟投資很像嗎?

選公司

彷彿上帝要跟他開個玩笑。就在柯南的投資事業似乎有點起色時,他在2011年手腕意外骨折。本來他以為一兩週就能恢復,情況卻不斷惡化。

這讓他出門調研這件事變得非常困難。2009年-2010年,柯南至少參加了100場調研,但受傷後他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家裡,每天只能用一個小時的電腦,只能玩超級簡單的遊戲,包括“英雄無敵4”和“富甲天下3”。直到現在他都對這兩個遊戲保持深厚的感情。那段時間他只能用打著石膏的手看財報。受傷影響了工作投入,他說自己的氣勢下滑,開始自我質疑。

更糟的是,為了省錢,柯南在一萬多和一千多的治療方案之間選擇了後者。結果本來只需要靜養3到4個月,因為治療方案選擇失誤,他花了一年多康復,最後一共花了3萬的治療費。

在家裡待著的那段時間,他非常低落。在這之前,他覺得自己只是條件沒有機構投資者好,有朝一日有條件,就會超越他們。但當時他感受到了一種徹底的無望。

“我的性格爭強好勝,而且是爭強好勝裡面的爭強好勝,比較衝,(受傷這件事)可能對有的人沒影響,但是我不是。就像被石子一下打到,要去接受一個跟想象中截然相反的點。”他回憶說。

受傷後有一天下午他在北京銀泰百貨,從1樓上到5樓,再回到1樓,在商場一坐就是一個下午,苦想人生的意義,琢磨自己這樣下去是不是沒有前途了,以及很多終極性的問題。

“那時候我就能坐一下午,思考4、5個小時,現在好多人都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我現在會玩王者榮耀玩手機,但是那時候(受傷)會強制你想那麼久。”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他那時非常欣賞脫口秀演員黃西。因為在他看來黃西也是堅持發展別人都不看好,覺得不適合他的愛好,還把它做成了自己的事業。這樣的思考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柯南發現,他慢慢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了,而且他完全可以接受自己在職業投資人這條路上“混不出來”。一旦從心裡發現可以接受這“最壞結果”,千斤重的包袱都釋懷了。

放下內心的障礙,柯南迴到投資的戰場。他懷著“像是做最後一筆投資”的心情開始選公司,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大不了就去找工作上班,把投資當成一個愛好來做”。

2011年年底,柯南以4塊3左右的成本開始買入復星國際。2012年,他又以22元的成本(復權前)買入了光線傳媒。一次因為他堅持要去調研光線傳媒,柯南還放了一個女孩的鴿子。

在他買入復星和光線傳媒時,市場上對這兩家公司的關注度很低。柯南買進復星的2011年,復星集團一年利潤是34億,5年後利潤翻了一倍多,總資產也比他買入時翻了很多倍,“選公司就像找對象結婚,關鍵要選對好姑娘,而不是說你選一個大家認為是好姑娘的人”。

從那時開始,柯南保持了對復星國際的深度調研和關注,與將近300名復星集團前任現任員工交流。每次去復星的上海總部調研他就“像過年”一樣幸福。隨著投研深入,他還考慮過加入復星,去做TMT的投資,他對自己看到的一些公司管理問題也直言不諱。柯南親自寫了上百份復星的調研筆記。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讀到柯南寫的對復星的分析,大為讚賞,還說“我們就需要這樣的人”。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做該做的事

2019年9月5日,柯南在北京約了一幫雪球工程師,北京互聯網足球隊其他一些互聯網公司員工踢球。踢到一半,他主動下場,跟替補他的球員說自己要下個單。柯南當時買入的是他一直在關注的美股上市公司:B站。

那天他上場的時候B站14塊,下場的時候B站跌到13塊多。

下單靠的絕不是直覺和衝動。柯南從2016就開始深入研究B站,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下單買入B站,當時買入價十多元。B站佔他的倉位比例並不高,因為他一直覺得B站作為投資標的有一定風險。他記得當時在球場下單,足球場上沒人贊同他。

回頭看他下單的2019年9月5日,正好是B站在全年的股價低點。那一週公眾號“小晚”正好發了一篇B站CEO陳睿的專訪,柯南還到處給人轉發了這篇報道,“我覺得特別好,但根本沒人看”。有意思的是,到了2019年年底,B站跨年晚會大火後,許多當時不認同B站的人又紛紛把這篇文章轉給他。“現在大家對B站有風險的地方看的不夠,以前對它有希望的地方看得又不夠。反正B站這公司很少被公允地評估。”他說。

B站對於柯南來說還有特別的意義。2019年他做了幾個重要的決定,其中一個是隻看自己喜歡的幾家公司,他希望確保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做深度的研究。而B站這個“小破站”就是他非常喜歡的公司之一。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柯南是B站深度用戶

柯南另一個決定是調整了自己“灰姑娘基金”的費率。傳統基金收2%管理費+20%的業績提成。柯南從2018年年底開始直接把管理費取消,只收10%的業績提成。

現在對找他聊投資的人,柯南會直接告訴對方他的倉位。“以前是告訴你我怎麼看公司,現在我直接讓你抄答案”。他說這麼做純粹是為了給自己省時間。他的微信聯絡人快加滿3000人了,他也不太會拒絕人。但他每天只有24小時。柯南希望花在研究上的時間趨於無限大,花在無效溝通和社交上的時間儘量少。

從業以來,他因在雪球上的“網紅”身份吸引了不少媒體關注。但他說,我是第一個從人物故事角度關注他的媒體。其他媒體更關注他賺了多少錢。

“客觀的說 ,很多人採訪我,不是因為我在這個行業有多麼大成就,有成就也是因為起點太低了,有種窮遊、怎麼花一百塊錢遊歐洲的感覺,不是作為一個絕對高度出現。”他承認青年人做投資能混出來的人很少,“比方說我成不了才是很正常的,運氣不好或者一個地方沒想明白,就成不了才,沒有辦法,也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柯南很喜歡情景喜劇,他喜歡把生活搞得喜劇化一點,也喜歡給別人帶去樂觀。但他也會思考一些很嚴肅的問題,比如最近幾年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一天只能活3個小時,他會怎麼活。有人可能會去旅遊,但他覺得自己會打王者榮耀。

他專門請過教練陪他打王者榮耀。就連出差時,他也會窩在屋裡打王者榮耀。他還問自己,如果只有3個小時,我還會看房地產公司嗎?肯定不看,“但我肯定看互聯網公司,看騰訊,看呷哺呷哺,看B站”。

刷B站吃火鍋打王者:投資“真探”柯南

2019年冬天我和柯南在北京碰頭吃涮羊肉,聊天時他說自己的原則是“要先活下來”。跟兩年前第一次見面時比,他顯得更成熟,對於自己該做什麼, 不該做什麼也思考通透了。他現在不會為了基金規模的大小去糾結。沒人會拒絕錢,但“獲客”這件事,他就明確不是自己該花時間做的。事實上他基金幾個最大的投資人,也是跟他聊了20分鐘就拍板了幾千萬的投資。其中兩位投資人在基金淨值浮動時也堅定地支持了他。

“哪些事兒是我該做的呢,就是在足球場踢球踢了一半,知道該下場去買B站了”。他說。

與其去找投資人,他認為自己的時間就應該用在研究、投資他喜歡的公司上。這給了他自由,也給了他“活下去”的力量。

本文為作者獨立調查採訪完成,未收取任何第三方費用。歡迎打賞、傳播,以及以其他的方式支持原創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