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拼命工作,為何沒有結果?會工作的高手,都在踐行這套工作原則

你拼命工作,為何沒有結果?會工作的高手,都在踐行這套工作原則

普遍的工作觀

拼命的工作,為什麼沒有結果?我們工作的終極結果是什麼?

領導的認可?成就感?獲得晉升加薪的機會?

為什麼會沒有結果?那是因為你還在使用普遍的工作邏輯,或者說沒有結果的工作原則。

遵循無結果的工作原則,你能把工作做完,但不能把工作做好,自然就沒有好的結果了。

什麼是普遍的工作邏輯?工作平庸的人,不是智力平庸,而是方法平庸,平庸的工作方法是線性思維邏輯,如下圖:

你拼命工作,為何沒有結果?會工作的高手,都在踐行這套工作原則

線性工作邏輯

線性工作邏輯能夠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但遠遠談不上優秀,合格的員工從接受工作到完成工作,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最後是等待結果。

但很多時候,等來的是重做、換人做的結果,沮喪和懊惱油然而生,直到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懷疑人生。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工作狀態!

高手的工作邏輯是什麼?

那麼,會工作的人是如何工作的?會工作的人有一套嚴格的工作準則,久而久之,讓自己成為工作的高手,高手的工作邏輯非線性,而是“循環工作法”,如下圖:

你拼命工作,為何沒有結果?會工作的高手,都在踐行這套工作原則

循環工作原則

有沒有發現,在“循環工作法”裡是沒有等待結果的,因為按照這個邏輯工作,結果不用等待,自然會帶來好的結果。

與線性工作邏輯不用的是,線性工作邏輯是以過程為導向,而“循環工作原則”是以結果為導向。

大家注意區分一下,“以過程為導向”就是注重完成工作的過程,並不關注工作的結果;“以結果為導向”則是注重工作的結果,一切過程都是為了獲得好的結果。

這是兩個工作原則的本質區別,高手往往是注重結果,不等待結果,循環工作的邏輯是直接從提交工作跳躍到接受工作。

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循環工作原則”的四個關鍵點,即分析和確認工作、時間管理、完成並自我評估以及超出預期。

01 分析和確認工作

當我們收到領導的指令,要求完成一項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分析這項的工作的幾個要素:

  • 完成時間
  • 完成的形式(word? PPT? 模型?圖紙?等等)
  • 彙報對象(直接主管?主管領導?老闆?董事會?客戶?等等)
  • 可協同部門(設計?美工?行政?等等)
  • 工作內容和主題思想
  • 字數、篇幅和圖片資料(視頻?圖片?等)
  • 涉及到採購(數量?價格?質量?品牌?預算等)

分析這些要素後,與下達任務的領導進行再次確認,根據領導要求增加或刪減要素,以最大程度挖掘領導對工作的需求。

要注意:領導下達任務有時候並不明確自己的任務要素,接受工作你首先要和領導溝通工作的要素,以防止領導中途改變工作內容,而導致的無效工作。

小案例:我所在公司總經辦的小王深得領導重用,就是因為每次接受領導工作任務的時候,都會不厭其煩地和領導反覆確認工作需求的細節,返工率極低。

02 時間管理

有效地時間管理是高手完成工作的殺手鐧,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我的建議是對工作要求的完成時間段進行分區管理,請見下圖:

你拼命工作,為何沒有結果?會工作的高手,都在踐行這套工作原則

分區時間管理

分區時間管理的要點是對時間週期內的每個分區做什麼一目瞭然,把分好區的時間畫在便籤紙上,並貼在醒目的位置,有助於提醒自己的工作進度。

以一項工作四天時間完成為例,見上圖,第五天需要提交工作,四天時間可以分為準備、完成和檢查三個階段去完成,並嚴格執行。

關鍵點:務必要在第五天前提交工作成果,不要等到規定的第五天交,超出領導預期對於獲得好的結果至關重要。‘

小案例:上面案例講得小王也是深得此法,每次都在規定時間前一天提交工作,出乎領導預期,好處是提前領導可以看到工作成果,並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這樣即使在第五天再次提交,也是領導最為滿意的工作成果。

03 完成並自我評估

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者也是完美主義者,力求工作完成得盡善盡美,在完成後,需要對照之前和領導確認的工作要素,反覆推敲進行修正。

在這個階段,你需要點“老闆思維”來審視自己的工作成果,就是假設你是領導看到自己做的工作成果是否滿意,這是一個自我評估的過程。

自我評估有幾個點需要注意:

  • 檢查有沒有錯別字和語義歧義等文字邏輯問題;
  • 對照要素清單,有沒有遺漏;
  • 如果是實物,對照形狀、尺寸有沒有出入;
  • 做最後一次排版,整體文稿顯得美觀和專業;
  • 記得存檔和拷入U盤。

小案例:有一次,小王花了三天時間做的一個商業計劃書,忘記了存檔,電腦突然斷電了,導致重做,這種低級錯誤要注意,否則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你拼命工作,為何沒有結果?會工作的高手,都在踐行這套工作原則

04 超出預期

為什麼在“循環工作原則”裡要著重強調“超出預期”?

記得360總裁周鴻禕講過:好的產品就要超出消費者的預期,才能成為爆品。

一樣的道理,你的每項工作看出一個產品的話,超出領導的預期,在領導眼裡就是爆品。

超出什麼預期呢?比如提前提交成果、完成質量高、能想到領導沒有想到的細節、美觀而賞心悅目等等。

超出預期的工作成果,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以上是關於“循環工作原則”幾個關鍵要素的分析,其實,我們工作的目的,要學會享受工作的過程,你就不會覺得工作是一件苦差事,當你不覺得工作累的時候,在一種好的心態下開展工作,再遵循一些好的工作方法,獲得好的結果不在話下。

最後總結

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和工作割裂開,不工作的時候,自己和生活融為一體,盡情地享受生活,工作的時候,自己和工作融為一體,盡情地享受工作的樂趣,使用一些好的方法,工作真的不累,而且有你想要的結果,

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