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猶太人如果讀到這首詩肯定會潸然淚下百感交集。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託管結束前一天,以色列正式宣佈立國。猶太人在流亡2500年之久,經歷了諸多驅逐屠殺後,總算回到了自己的祖居地巴勒斯坦,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園 ,不用再寄人籬下了 。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以色列,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猶太人自喻為“上帝的選民”,在最下方嘯逍遙會給出其說法的由來),猶太人佔其全國人口的75%左右。其國土面積僅僅2.5萬平方公里,在全球200多個國家裡排名143,人口800多萬,僅僅相當於我國的一個地級城市人口(山東菏澤,河南周口,安徽阜陽等),但其軍事實力卻穩居前十之內,經濟人均更是遠超我國名列前茅。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建國,就如在阿拉伯世界裡插入了一把鋼刀(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教和猶太人的猶太教可以說是同宗同源,當然那是很久以前了)。阿拉伯人始終認為,巴勒斯坦這片土地就是阿拉伯人祖輩生活的土地,不能被外族分裂;但猶太人則認為,3000多年前祖先就在這裡建國,那時候還沒有阿拉伯人佔據,有先入為主的歷史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購買了大量土地,這些土地成了以色列獨立的基礎。又因二戰時猶太人的遭遇令國際社會同情,加上猶太裔在美國的影響力,以色列總算復國成功。

阿拉伯世界認為:猶太人離開故地近2000年,阿拉伯人生活於此已近1300年,怎麼能讓出家園(以色列方面所說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過巴勒斯坦就是其領土完全不成立,這只是其野蠻掠奪的一個藉口),況且猶太人的苦難並非阿拉伯人造成(歷史上歐洲是殘害猶太人的主要場所),所以不能以犧牲阿拉伯人的利益讓猶太人復國。當時的沙特國王曾說:“誰迫害猶太人,就從誰的領土上劃出一塊給猶太人”。當時聯合國的分治決議,在總人口占少數的猶太人獲得了55%的土地,而總人口占多數的阿拉伯人只分到45%的土地,而且領土首尾被分成3塊,這自然令阿拉伯人不滿。

民族矛盾自以色列建國就已經埋下,因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不可調和,又被阿拉伯世界所環繞,所以其復國後便是小戰連綿大戰不斷。但做為世界上智力和我大漢族齊名的民族,其戰鬥力和民族凝聚力怎可小覷。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建國獨立之戰

以色列宣佈建國後剛過幾個小時,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5個國家的4萬聯軍就兵臨城下合力圍攻,欲在以色列建國初期國防單薄之時撕裂以色列。剛開始時的確如阿拉伯聯軍所設想的那樣,以色列立足未穩節節敗退,在幾乎崩潰的邊緣,美國和蘇聯挾持聯合國迫使雙方停火四周。以色列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擴充兵源、採購軍火、軍事改組,四周後其海陸空三軍已初具規模。經過15個月的苦戰,以色列死亡6000多人,阿拉伯聯軍死亡20000多人,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國土擴大了6700多平方公里,並將6萬多巴勒斯坦人趕出了家園,戰爭以以色列的完勝告終。猶太人用鮮血和戰火向世界宣佈了其維護這來之不易家園的決心和能力。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第三次中東戰爭

1964年,阿拉伯國家協議改變約旦河上游的流向,使其不被以色列利用。約旦河對於以色列關乎生死,以色列當然不會同意,遂派轟炸機炸了水利的關鍵地——約旦河上游。

1967年,埃及總統納賽爾下令封閉了以色列的重要出海口蒂郎海峽,這使以色列下定決心與阿拉伯國家開戰。美國廉價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輛坦克、250架新式飛機,並派遣了1000多名空軍人員參戰督戰,使以色列空軍和裝甲部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阿拉伯國家相比以色列來說也是毫不遜色,蘇聯向埃及(即阿拉伯聯邦共和國)及敘利亞提供了價值10億美元的軍火,包括6艘戰艦、噴氣式飛機和T55式坦克等先進武器,並向埃及派出了軍事顧問團幫助埃及訓練部隊。約旦軍隊則由英國顧問訓練,裝備英制武器。

6天后,以色列以死亡983人的代價,俘虜和殲敵20000餘人,大勝埃及、約旦、敘利亞聯軍。並佔領了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徹底改善了以色列的戰略劣勢,並把100萬巴勒斯坦人趕出了家園。此戰雖然有美蘇為各自利益在裡面的間接參與,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猶太人的英勇作戰和不屈服的精神。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又是以埃及和敘利亞的戰敗收場,終於使阿拉伯世界瞭解到,以色列是他們不可能在軍事上戰勝的。無奈之下,埃及成為首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

1982年,以色列經過歷次戰爭的洗禮越來越強,為了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謀求在黎巴嫩境內建立一個親以政權,擠走敘利亞在黎巴嫩的駐軍。又加上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遂主動發動了第五次中東戰爭,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8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後以色列佔領秘密倉庫400多座,摧毀坦克500多輛,又是大獲全勝。但其作戰期間的“貝魯特大屠殺”至今也是備受爭議。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以色列自建國以來,國小人少又四面強敵環繞,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進行了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戰爭,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一個不小心就會亡國滅族。其一邊打仗一邊發展,幾十年間硬生生的從一箇中東小國打成了發達國家。更是擁有了“國之重器”核武器,在中東多國裡面軍事、經濟綜合實力數一數二。能取得如此成就雖然離不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猶太人智慧、聰明、團結和不懈的努力,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才倍感珍惜。

“上帝的選民”以色列,懸崖走鋼絲,卻步步為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