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仍保持戰鬥狀態 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

自貢網訊(記者 鍾小璐)切實抓好日常醫療秩序恢復和疫情反彈防範應對,按照國家、省關於鞏固成果提高醫療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有關要求,4月15日,自貢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

通知要求,我市要進一步強化門急診和預檢分診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保持戰鬥狀態,嚴格落實國家、省、市對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相關要求,持續用力抓好門急診和預檢分診管理。要遵守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設置相關規定,堅持按照“三級醫院三通道、二級醫院雙通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範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要求,對流程再造再加強再完善,形成常態化的閉環管理。要指派有專業能力和經驗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充實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力量。要嚴格落實實名制就診制度,加強預檢分診環節就診患者健康碼查驗,重點詢問旅居史、接觸史等流行病學史和是否存在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狀體徵。對發熱患者及高度懷疑新冠肺炎患者及時規範轉移到發熱門診就診。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要按照有關規定登記、報告和隔離,在各區(含高新區)就診的新冠肺炎陽性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轉入市傳染病醫院,在榮縣、富順縣就診的轉入所在縣級定點醫院進一步診斷或治療,不得擅自允許轉院或自行離院。

積極開展線上預約診療。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加強信息化建設,逐步擴大預約診療和線上諮詢服務範圍,確保群眾“少跑路、少耗時、少接觸”。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為患者提供手機APP、網站預約或電話預約等線上預約方式,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減少人群院內聚集。要積極推進病歷一本通(電子健康卡一卡通),實現信息共享,有效識別“四類人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症狀患者、密切接觸者),並採取針對性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要加快建設互聯網醫院,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提供線上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慢病複診、心理疏導等服務,做好互聯網診療諮詢工作。

通知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院感防控和醫務人員防護保障。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醫院感染防控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制定的醫院感染防控制度,實行與操作風險相匹配的醫務人員安全防護措施,保障硬件設施設備配置和操作流程符合呼吸道傳染病防控要求。在為高度懷疑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診療服務時,根據操作風險等級,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做好額外防護。要嚴格落實陪護和探視管理制度,嚴格實行信息登記和門禁管理,進入醫療機構的各類人員均要正確佩戴口罩,進行手衛生,嚴禁無關人員出入。要明確職能部門和專人負責醫用織物清洗消毒管理,切實加強疫情期間汙水消毒管理和醫療廢物的暫存、轉運和處置。

同時,要加快醫療機構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各三級綜合醫療機構(含婦幼保健機構)要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結合日常診療需求,配備符合生物安全二級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並具備核酸檢測能力。醫療機構對發熱門診就診患者和門急診高度懷疑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及時進行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對需住院治療患者,醫療機構要結合患者旅居史和臨床症狀體徵等特點,採取適當方式在患者入院前完成核酸檢測和CT篩查,及時發現感染者。按國家、省、市統一要求,對醫療機構核酸檢測情況進行日報告。

做好預案制定和演習推演。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結合自身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定位,查找薄弱環節,制定不同疫情防控壓力下的應對預案。各區縣應當摸清轄區內醫療資源底數,準確掌握可用於新冠肺炎救治的醫療機構、救治床位、儀器設備、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實驗室檢測能力、防護物資的數量、分佈等,按照市上制定的應急預案要求,在進行演習推演或實戰時,服從統一指揮和調配,確保醫療救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要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和救治督導。各區縣要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提升工作的認識,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確保各項要求落實落地、落細落小。要組織相關專業力量,於4月17日前對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及時排查和發現存在的風險隱患,指導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做好應對準備。各區縣要將督導檢查情況於4月19日報送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聯繫人:謝路、鍾澤銳 ;聯繫電話:8220916;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