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離我們有多遠?

老公糖尿病10年,也叫我認識了糖尿病,糖年病人必須重視糖尿病的發展,不要等到醫生建議打胰島素再醒悟。可以通過合理膳食,運動保持血糖值正常,幾年基本血糖值在餐前5.5,餐後7.5左右變化。

科學認識糖尿病

2018健康大數據: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佔到全國總死亡人數86.6%,慢性病負擔佔到總疾病負擔近70%。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最多的國際,2017年糖尿病人數為1.14億,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1.5億。

糖尿病發展可分非“三個階段”第一個叫“高危人群”,第二個階段叫“糖尿病前期”,第三階段叫做“糖尿病”。

“糖尿病”離我們有多遠?

.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地代謝性疾病,機體缺乏胰島素或者胰島素缺陷所致。人體為獲取能量,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糖分—尤其葡萄糖。胰島素對細胞產生作用。使其從血液中提取葡萄糖。在糖尿病的情況中,一種是胰島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另一種情況是身體的細胞中產生了對胰島素作用的抵抗。

這兩種情況結果是一樣的,由於葡萄糖無法進入人身體的細胞,血液中積聚葡萄糖的含量便上升。

“糖尿病”離我們有多遠?

.

那類人是容易患“糖尿病”

1、誰是“糖前期”人群(兩類人)?

(1)空腹血糖在6.0-7.0之間(2)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之間

2、誰是糖尿病高危人群?(8個特徵)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2)超重肥胖者(3)腰粗腹大者(4)高血壓、高血脂患者(5)久坐不動者(靜態生活方式)(6)分娩巨大兒(4kg以上)的女性(7)吸菸者(8)有睡眠障礙者

3、糖尿病是怎麼得的?

引起2型糖尿病的外源因素(1)對糖尿病無知(2)吃的太多(3)活動太少(4)緊張焦慮

4、診斷糖尿病方法:標準血糖值空腹3.9~6.1,餐後2小時7.8以下

臨床醫學診斷糖尿病的方式有三種;不是測尿糖,而是測血糖。第一種測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啊大於7.0毫摩爾,每升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第二種測餐後血糖。作為餐後兩小時血糖指的就是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兩個小時的時候測一次血糖。如果測量值大於十一點,一毫摩爾,每升也可以診斷為糖尿病。第三種更為嚴格的臨床測量方法叫做口服糖耐量實驗。指的是被測者空腹。在五分鐘內喝完一杯油七十五克葡萄糖溶解在兩百毫升溫水那製成的糖水。福糖水後兩小時測血糖。如果血糖水平也大於十一點,一毫摩爾,每升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5、糖化血紅蛋白也是今天作為糖尿病診斷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以糖化血紅蛋白大於等於百分之6.5。作為今天糖尿病診斷的一個重要的黃金參考標準。反映了一個人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血糖控制水平。

糖尿病類型:

1、1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35歲前,兒童青少年,胰島素依賴型,佔糖尿病人群的5%-10%)。

2、2型糖尿病(糖尿病最主要類型,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逐漸降低、抵抗。這類人群佔糖尿病的90%,中國目前有1.14億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某些孕婦孕期血糖升高,然而,血糖水平一般在分娩後恢復正常。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日後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

那些人易患2型糖尿病:體重偏重,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40歲以上的人群。

預防措施:

鍛鍊:鍛鍊可以通過控制過度肥胖減少身體對胰島素的需要,也可以改善胰島素對身體細胞的作用。肌肉的鍛鍊可以利用葡萄糖製造能量,也就減少血管中沉積的葡萄糖。

保持理想體重:對於40歲以上的人來說,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大危險因素。如果你的體重超過合理體重10%以上,建議開展減肥計劃。

“糖尿病”離我們有多遠?

.

“糖尿病”離我們有多遠?

.

合理飲食:每日身體食物中攝取20-25克的膳食纖維可以減少你患有2型糖尿病的概率。食物種類多樣,儘可能減少脂肪的攝取,同時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不進食。這兩種情況都能造成葡萄糖攝取大起大落,並使新陳代謝系統產生紊亂。控制熱量的攝取,減少膽固醇含量,保持合理體重。

控制血糖的三要素;飲食-運動-藥物,在量和時間上要嚴格遵守。糖尿病人生活應有規律,下面是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的建議:

◆ 每天進食相同的食物,選擇低GI值的食物:每天主食攝入最好不要少於150克,防止低血糖。雜糧、全穀類、薯類、豆類、瘦肉、魚、蛋類、牛奶、蔬菜都是血糖指數很低的食物,水果在血糖穩定時期可以吃,每天吃250克左右完整的水果,在兩餐之間吃,我老公每天肌肉鍛鍊後吃一個香蕉,沒引起血糖波動。

◆ 每天在相同時間進食或吃零食;進餐規律對血糖控制很有幫助。

◆ 每天在相同時間服用糖尿病藥;根據自己糖尿病餐前餐後類型選擇藥品。

◆ 每天在相同時間運動;選擇力量型和有氧運動結合效果極佳;運動前後喝點水,避免運動損傷和脫水。

◆ 確定執行吃飯時間、吃零食時間、服藥時間和運動時間

掌握以上幾點,把運動當做生活一部分,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合理飲食,瞭解糖尿病知識,瞭解越多,預防糖尿病和防控糖尿病,包括控制好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