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進階者”

前面講了“入門”,今天講講“進階”,當你在進階狀態時,血糖控制基本就在你的掌控之中了!

要進階除了從思想、認識武裝自己,更要將以下硬知識牢記在心:

第一、低血糖,大家是不是一下蒙了,糖尿病是高血糖,為啥上來就講低血糖?當你診斷糖尿病那一刻開始,你就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特別當你在使用降糖藥物時,也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狀便是高血糖與低血糖交替出現,是由於咱們胰腺分泌胰島細胞的功能整個紊亂了。

低血糖都有哪些不適呢?早期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腦功能障礙的表現,比如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對於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L,結合有以上不適,你就是低血糖了!很多時候當你低血糖時,沒有辦法監測到即時的血糖,此時你可以,進食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糖果後,上述不適很快緩解,證明你就是低血糖。

低血糖危害很大,特別是反覆出現嚴重低血糖,對於老年人,低血糖也有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

曾有專家說過,一次嚴重低血糖,將抵消你所有降糖所帶來的益處。

可見低血糖的危害之大,所以降糖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低血糖,並學會避免;

那麼怎麼避免呢?要規律飲食、切勿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口服藥物及注射胰島素後,按時進食;當飲食量,或者運動量改變時,適當調整胰島素劑量等;出現症狀時,及時測血糖、瞭解血糖水平,適當攝入食物、嚴重時及時攝入高糖食物,如糖果、或者送醫院搶救(這裡不開展,後面會寫一篇文章,專門講低血糖)

第二,能按醫師的指導按時用藥,儘量不要中斷治療(除非治療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定期監測血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很多糖友經醫師調整治療,就在不進行各種監測了,也不知道自己控制目標,出現特殊情況,自己也不能應對,也不及時諮詢大夫;在基層醫院,很多糖友是農民,他們在冬天農閒時來住院,冬天基本運動量很少,也沒有多少農活,這時調整的治療可能到了春天或者夏天就要調整,因為農忙季節,相對來說,他們的活動量增多、且飲食不規律,這時治療可能就需要調整,常常能碰到這樣的糖友,因農忙時沒有調整劑量而出現低血糖,很多人就自行終止了治療,肯定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三、血糖能不能達標,是糖尿病是否得到控制的基本指標,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臨床上應將三者有機結合,總體來說控制目標如下: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為4.4-6.1mmol/L,一般≤7.0mmol/L,不達標為>7.0,非空腹血糖良好為4.4-8.0,一般≤10.0mmol/L,不達標為>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良好為<6.5%,達標為≤7%,不達標>7%

但每個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又因人而異,根據病程長短、患者年齡、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預期壽命、有無併發症、是否合併心血管疾病、有無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應而制定個體化的目標。

一般來說對於有嚴重低血糖史、預期壽命較短、有顯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併發症,或有嚴重合並症、糖尿病病程很長,儘管進行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適當的血糖監測、接受有效劑量的多種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治療,仍很難達到常規治療目標的患者,要制定相對寬鬆的控制目標!

比如對於老年人來說,血糖達標可放寬至空腹時≤7.8mmol/L及非空腹時≤11.1mmol/L,甚至對於有嚴重心腦血管併發症者,血糖控制目標還可以更寬鬆。

而對於沒有明顯的低血糖,且無心腦血管疾病史,年輕糖友、應該儘可能將糖化血紅蛋白降低至接近非糖尿病患者的水平,即6.0%,以使患者得到更多臨床益處。

第四、糖尿病可能引起的併發症遍佈全身各個臟器,我們只有面面俱到,才能遏制住其對我們身體造成的慢性損傷,所以糖尿病不光是要控制血糖,還需要綜合達標、對於合併高血壓的、要控制血壓<130/80 mmHg;控制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壞蛋白)<2.6 mmol/L(未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8 mmol/L(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還要定期檢查眼底、尿常規、24小時微量蛋白尿檢查、踝肱指數ABI、心電圖檢查等(有機會在給大家展開講)。

第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你必須要了解,雖然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來說,出現此急性併發症的可能較小,但其危害卻比較大,一般出現在合併感染時、比如感冒,肺炎等,或者是自己終止了降糖治療、或進食大量甜食、一些應激情況比如外傷、手術時,也有可能誘發,其主要症狀為,口乾、多飲、多尿不適加重;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呼吸中可有類似爛蘋果氣味的酮臭味,嚴重者出現頭痛、頭暈,繼而煩躁、嗜睡以至昏迷,當出現上述情況,還是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進一步明確診斷,並積極治療。

第六、飲食與運動,講多少遍,都不為過,因為這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基石,倡導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模式指以穀類食物為主,高膳食纖維攝入、低鹽低糖低脂肪攝入的多樣化膳食模式;控制體重、體重指數<24 kg/m2;適量運動、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至少保持在150 min/周;控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瞭解上面我提到六點內容,對糖尿病的認識更科學、對糖尿病的治療有了解,對自己的血糖控制有目標,並能付出相應的行動,定期的到專科醫院就診,與專業的醫師諮詢溝通,避免、或減少糖尿病所致的危害、擁抱健康、及時進階!(以上參考值適用人群: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進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