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1、一炮而紅,“雞毛”也能飛上天

說到“小瀋陽”,讓人不禁想起小品《不差錢》中的那句經典臺詞:“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就是人死了,錢沒花了。”2009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由趙本山師徒、畢福劍聯袂出演的小品《不差錢》,獲得語言類節目一等獎的優異成績,也讓全國觀眾一下子便喜歡上並記住了小品中那個身穿蘇格蘭打底褲、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熒屏新星——“小瀋陽”。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是那年春晚舞臺上一炮而紅的新生代“速成”笑星,他懂得包裝、擅長忽悠,形象喜人。走紅後,“小瀋陽”這個名字便開始頻頻曝光於電視媒體和網絡中,他陸續參加了央視、北京、遼寧、吉林、天津五個電視臺的春節晚會,被網友封為“走穴春晚之王”。剛剛建立起來的博客,點擊率在幾天之內達到了200萬。自此,那個來自東北農村的二人轉演員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蛻變。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毋庸置疑,2009年,小瀋陽從頭火到尾。他以其獨特的表演方式,風靡了大江南北。除了跟隨師傅趙本山展開全國巡演之外,還應邀接拍了大導演張藝謀在甘肅執導的首部古裝驚悚喜劇電影《三槍拍案驚奇》。在電影中他飾演的店小二李四,身著粉色緞袍,裝扮充滿喜感,肢體語言也非常豐富,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這一年的娛樂圈,小瀋陽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明星,身價猛漲,話題不斷。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光芒四射,就連遠在遼寧農村的父母,也切實感受到兒子成名之後給家裡帶來的巨大變化。有了錢之後,小瀋陽第一時間給父母修了新房,成名後的他真的“不差錢”了,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因為名氣太大,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和困擾,讓他不得不更換手機號碼,誇張到連父母都一度都找不到他。

2、出身低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翻開小瀋陽爆紅之前的從藝歷程,充滿各種各樣的艱辛。1981年5月出生的他,原名沈鶴,是遼寧省開原市肥地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當地的民間藝人,主要以務農為生,得空時給十里八村的人跑跑紅白喜事的場子,以收取少得可憐的出場費補貼家用。

正因為受父母的影響,沈鶴從小耳濡目染,在艱苦的環境中培養出一身“藝術細菌”,也正因為有著得天獨厚的藝術天分, 他在就讀小學的時候就很得老師賞識,經常被安排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文藝活動,甚至還多次參加過縣裡面的節目。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因家貧如戲付不起學費,沈鶴只上了學五年後便輟學在家,和母親一起村裡村外“跑場”,在跑場的過程中,因為學得很快,加上表演到位,他很快便在村裡小有名氣。也因此更加堅定了要把演藝道路走好,力爭能成為真正的“腕”,以此來改變其“原生態”的家庭命運。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輟學回家的日子裡,沈鶴開始暢想未來,夢想是和功夫巨星李連杰一樣閃耀熒屏。13歲那年,在父母的支持下進了武術學校,然而沒過多久,又因為交不起學費而退學。在父母的支持下,沈鶴到了鐵嶺民間藝術團學習,真正開啟“二人轉”的系統性學習。2000年,為了更高地追求自己的藝術夢,輾轉到吉林林越藝術團,憑著多年積累的紮實基本功,以及詼諧的表演方式,獲得了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2001年,沈鶴參加了第一屆“本山杯”二人轉大賽,斬獲銅獎。這對於一個學習二人轉只有四年時間的新人來說,無疑是很好的肯定。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在哈爾濱唱二人轉的時候,沈鶴便和“趙家班”的弟子們有很多交集,正因為如此沈鶴出色的表演,之後被趙家班的弟子們傳到趙本山哪裡,這才有了之後入門趙家班的後話。

趙、沈師徒二人結緣,還得追溯到2006年5月的一個夜裡,當時沈鶴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喂”了半天后,但對方一直不出聲,而是在電話那頭呵呵笑個不停。細細思索了一會兒,將對方的笑聲和趙本山聯繫起來後,沈鶴簡直難以置信,語無倫次地問道:“哎呀媽呀,難道是趙老師?”電話那頭,趙本山回了一句:“怎麼地?”再次確認是膜拜已久的趙老師之後,沈鶴頓時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趙本山風輕雲淡地補充了一句:“聽說你唱得挺好,那就來瀋陽發展吧!”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2006年中秋節那天,註定是沈鶴人生中的最大“吉日”,當天,入門前,趙本山對沈鶴進行了嚴格的考試,通過後正式收為門徒,在收徒的過程中,他送給沈鶴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好好幹,犯錯誤收拾你!”在趙本山的悉心教導下,沈鶴對二人轉的學習更具系統性,之後幾年的時間裡,他在“劉老根大舞臺”上不斷歷練著自己,演藝道路也有了質的飛躍,為之後在春節晚會上一夜成名奠定了堅實基礎。

3、“開掛”之餘,更應該注重沉澱

爆紅後,烏鴉變鳳凰,沈鶴也因此而變身“小瀋陽”。當紅時,小瀋陽接片約和廣告代言接到手軟,各種撈金走秀忙得不亦樂乎,賺得盆滿缽滿。接著璀璨你的星光,他趁熱打鐵拍了不少影視劇,有如電影《三槍拍案驚奇》、《大笑江湖》、電視劇《怪俠歐陽德》等。但這些作品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招來罵聲一片,網友們對其演技持質疑的態度,大多認為他只停留在飆高音和粗俗搞怪上,遠遠達不到影視劇的高質量要求。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不得不說,相比其他行業,娛樂圈是一個更為現實的戰場,就好比大浪淘沙一般,沒有真才實學,再紅的明星也只能“曇花一現”,絕不可能一勞永逸。

隨著觀眾對小瀋陽出現審美疲勞,這個因一個小品而一炮走紅的“速成明星”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有部分媒體甚至還爆出這是因為他的‘飄’了之後“單飛”,因此受到師父趙本山的“雪藏”和封殺,以致於星途受阻,一蹶不振。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以鄙之見,大中國十幾億人,趙本山能夠和小瀋陽結為師徒,從維新思想來看,這得需要多大的緣分才能修得來。再加上小瀋陽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完全拜趙老師所賜,感恩是華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通過多渠道瞭解,小瀋陽並非那種忘恩負義之輩。如果非要說二人不合,只能分析為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罷了。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作為在演藝圈享負盛名的重量級人物,趙本山當初苦心栽培小瀋陽,他之所以淡出熒屏,作為老師的他認為:在拍戲上小瀋陽應該多多沉澱、努力提升演技,才能拍出讓觀眾由衷折服的好作品,可他卻為了錢頻繁出現在熒幕上,被大浪淘沙是必然的。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近些年來,小瀋陽的確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展現給大家,在之前近乎隱退的兩年時間裡,他其實是在不斷提升自己。2014年上映的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小瀋陽出演豬八戒一角,片中他的演技可圈可點,演技有了明顯提升,還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由此可見,這是在聆聽師父教誨後靜心“修煉”和沉澱的結果。2018年,為了尋求新的突破,他自導自演了電影《猛蟲過江》,雖然票房成績平平,但反過來想想,從一個只讀了五年書、名不見經傳的二人轉演員,完成向演員和歌手的轉型,小瀋陽演藝經歷本身就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勵志劇。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在此,作為小瀋陽的粉絲中的一員,還是衷心希望那個曾經的“陽仔”能夠帶著精湛的演技、帶著含金量夠高的作品,重新殺回熒屏,給觀眾呈現出一部部視覺盛宴。

結語:流量為王的當下,爛劇頻出引發的思考

當我們帶著父母和孩子,滿懷期待地走進電影院看電影,或者閒暇在家看電視劇時,殊不知看了一部分之後才發現,熒幕上除了一張張英俊漂亮的臉孔,鮮肉們的演技簡直是生澀而尷尬,讓人大跌眼鏡。在屢屢失望之後,對於影視,甚至會有一部分人產生了“敬畏”和嫌惡之心。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小瀋陽:因趙本山提攜走紅,也曾是苦孩子的他需要更多的沉澱

不得不說,在這“流量為王”的時代,爛劇頻出乃是常態,但觀眾們是否應該習以為常,值得深思。竊以為,造成這一局面的,不外乎以下幾點:首先得歸咎於一些所謂的爛劇導演,他們因劇而爛,這部分導演並不在乎是否會被受眾詬病“人紅劇不紅”,而只注重憑造勢“博眼球”撈金,並無過硬的執導能力;其次便是所謂爛大街的“流量小生”。他們因長相或緋聞而擁有大量粉絲,吸引了一大批關注者,憑流量撐劇;其三便是受眾低齡化。如今的中小學生,他們同樣是收視率的保證者,觀影感和老一輩有較大差異,價值觀截然不同,為了贏得這麼一大部分的受眾,片方對劇本的要求便隨之大幅降低。

常言道,長江後浪推前浪!老戲骨終會老去,未來還得看少年!真心希望閃耀熒屏的新生代演員們能不斷“修煉”,方能真正成為觀眾們心目中的“仙”,為大家帶來高質量的影片。(注: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送給回答者一份禮物送香吻 贈言:好帥的回答,樓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誠摯謝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