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死侄喪勵志學醫17載,出手便力挽狂瀾,留下救世良藥你也認識

安宮牛黃丸、銀翹散、桑菊飲......這些大家非常熟悉的方子都是來自一本書-《溫病條辨》。這部書的作者就是吳鞠通。

他父死侄喪勵志學醫17載,出手便力挽狂瀾,留下救世良藥你也認識

江蘇淮陰的吳鞠通,19歲時父親一病去世。他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愧疚,於是在父親靈前苦讀醫書,勵志要當醫生。 在周圍的質疑下,吳鞠通堅持自學醫術四年。本以為初學有成,恰逢他的侄子突發疾病,吳鞠通翻遍了醫書,並沒能找出合適的方子,請來的醫生也束手無策,侄子最後還是病死了。這對他來說打擊太大了,只看書不實踐,還真是不行。怎麼辦呢,得到處走走,到醫術大家雲集的地方去學習。 吳鞠通到北京後,機緣巧合做了《四庫全書》的抄寫員,工作之餘都用來看醫書。十年潛心鑽研,很少給人看病,也不輕易用藥,就只為了將藥效藥理融會貫通。

他父死侄喪勵志學醫17載,出手便力挽狂瀾,留下救世良藥你也認識

北京城突發大範圍瘟疫,太醫們束手無策,全國竟找不出一個有辦法的醫者,當時死人無數,連英國使團的三位外國人也中招了。為了彰顯大清國威,乾隆帝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疫情控制並把外國人治好。禮部尚書汪廷珍想起了吳鞠通,但吳鞠通總覺得學無所成、不到火候,拒不願出手,在眾人勸說和看著染病百姓還在不斷死亡的情況下,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學醫已經十七年的他終於出手,並藥到病除,妙手回春。

他父死侄喪勵志學醫17載,出手便力挽狂瀾,留下救世良藥你也認識

吳鞠通經過十多年行醫實踐,將這些年讀醫術的心得、行醫過程中的感受以及他發明的所有方劑都彙總成書:《溫病條辨》,這本書後來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並稱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該書中詳細記載了治療熱病、中風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特效藥:安宮牛黃丸。他在《溫病條辨》中還留下了許多實用名方,如銀翹散、桑菊飲、清營湯等。 這些藥至今還在服務廣大患者,造福後世之人。

新冠肺炎、流感的陰霾下,桑菊飲依然閃耀著古人的智慧之光

現在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是流感的高發期,而桑菊飲是一劑典型的流行性感冒預防良方,可用在流感剛剛爆發,身體還沒有完全發燒發熱,咳嗽也不嚴重的情況。吳鞠通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桑菊飲治療的咳嗽是風熱邪氣損傷肺絡而引起的。感受邪氣較輕,所以身熱、口渴,其病在肺部,病性屬熱,病機為肺失清肅、宣降失常、津液不布,主要表現為咽癢發緊、咳嗽痰少、口渴咽乾等症。

他父死侄喪勵志學醫17載,出手便力挽狂瀾,留下救世良藥你也認識

桑菊飲是主治風熱咳嗽輕證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發熱不甚,微渴,脈浮數為證治要點,被後人譽為解表名方、治咳名方等。但是使用時要注意兩點:1.對於風寒咳嗽,則不宜使用。2.方中主要藥物大都含有揮發油或藥性容易滲出,所以不宜久煎。 由桑菊飲基本方做成的中成藥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桑菊感冒片,其劑型還有桑菊感冒顆粒劑、桑菊感冒合劑和桑菊感冒糖漿等,均為非處方藥,如有對症是可以自行使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