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之後,捨棄江山去愛你

喬羽終於忍受不住好姐妹麗嫣的軟磨硬泡,答應陪她一起上街。

因為聽說大燕王朝的皇上要出巡,正好經過喬羽家所住的喬家莊。

此時是大燕王朝天啟二年,當今皇上名叫明懷,是一年前登基的。

喬羽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年過四十才生下喬羽這位掌上明珠。

然而就算喬羽備受寵愛,還是沒辦法改變家貧的現狀。

她每日要在家裡不停地幫人洗衣服、做針線活,以此維持家庭生計。

麗嫣是隔壁王伯的女兒,從小和喬羽一起長大。

王伯家開有一間雜貨鋪,日子比喬羽家好很多。

王伯家請的有私塾先生,原本是培育王家子孫的。麗嫣閒來無聊也會去聽,她聽不明白的就會去找喬羽,這樣喬羽也認識了很多字,唸了很多書。

因為李大娘著急嫁女兒,特意央求喬羽趕快把嫁衣繡出來。

喬羽想在家繡嫁衣,奈何忍受不了麗嫣的苦苦哀求,這才放下嫁衣,跟著麗嫣上街。

街上人肩接踵,喬羽和麗嫣根本擠不到前邊。

然而,就算擠到前邊也沒用,因為街面上早有御林軍嚴密把守,任何人都休想靠前。

人聲鼎沸,喧囂熱鬧,翹首以盼,來來往往。

喬羽和麗嫣被大家擠在後邊,一不小心兩人還走散了。

喬羽著急的四處找麗嫣,生怕她與眾人因擁擠發生意外。

也不知道是誰吆喝了一聲:皇上來了……

喬羽本能的朝路上看,果然瞧見有儀仗隊從遠處而來。

因為在人群的後邊,瞧得也不甚清楚,喬羽只看了一眼就接著找麗嫣。

人群越來越擁擠,吵鬧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隨著儀仗隊越來越近,一頂黃色的轎子翩翩而來,人群瞬間沸騰了。

喬羽停住腳步,隨著眾人的目光一起看向那頂黃色的轎子。

奇怪的是,那頂黃色的轎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掀開轎簾。

這讓一直翹首以盼的群眾,甚是失望。

就在人群大失所望的時候,不知道誰站在人群中大聲疾呼:兄弟們,還等什麼,上啊……

瞬間,幾十個人抄著傢伙,從人群中湧向道路中間。

因為擁擠,推倒了很多人,踩踏事件不可避免的就發生了。

這些都還不算,更重要的是那幾十個抄著傢伙,衝向那頂黃色轎子的人。

御林軍馬上就反應過來了,組織兵力對付那些謀逆之人。

雖然事先沒有防備,但御林軍畢竟人多,已經有好幾個謀逆之人被殺死,屍體就躺在街面上。

有一個謀逆之人被御林軍打退之後,竟然朝無辜的人群下手,瞬間就砍傷了好幾個人。

場面更混亂了。

這時,人群中有一位年輕人,見謀逆之人竟然朝無辜的人群下手,衝到眾人面前,阻擋那人再傷害群眾。

這位年輕人武功並不高,所以很快就被那位殺手逼得步步後退。

如果再沒有人幫這位年輕人,說不定他就要命喪這位殺手之手。

喬羽心中的俠義之心瞬間就被這位年輕人點燃了,她剛念過《木蘭詩》,也想巾幗不讓鬚眉。

說時遲,那時快,喬羽立刻飛奔上前,幫那位年輕人擋住了殺手的致命一擊。

喬羽只覺得胸口先是一陣冰涼,隨後就有熱熱的液體自胸口流出來。

喬羽害怕極了,身體不自覺的往後倒。

就在喬羽倒地的剎那,一雙大手扶助了她。

在喬羽失去意識之前,她看見扶助她的正是那位在人群中仗義出手的年輕人。

喬羽心滿意足的笑了。

士為知己者死。

死而無憾。

白頭之後,捨棄江山去愛你

不知道昏迷了多少天,等喬羽恢復意識的時候,她瞬間感覺疼痛難忍。

有一個女孩驚喜的說:她醒了,終於醒了。

然後,她就跑出去了。

不一會兒,一位年輕人在眾人的簇擁中進來了。

喬羽記得,他是那位俠客。

喬羽衝那位俠客笑笑,算是打招呼。

那位俠客也笑了,說:你昏迷半個月了,今天可算是醒了,你感覺可好?

喬羽點點頭,嗯了一聲。

剛才跑出去的女孩開心的說:皇上,她可算是醒了,也不辜負您這麼多天一直記掛著她……

胸口的疼痛忽然沒有了,此刻,喬羽只感覺到一陣寒意。

他是皇上?他不是應該坐在那頂黃色的轎子裡嗎?他怎麼會在人群中?

喬羽有很多的疑問,但她知道自己什麼也不能問,就算只讀過幾本書,她也知道謹言慎行,尤其是在皇上面前。

喬羽原本就是蕙質蘭心,聰明伶俐之人。

又半個月過去了,喬羽身上的傷也好了很多,她已經可以起床走動了。

喬羽知道深淺,從來不會踏出宮門一步,最多是在院子裡走走看看,曬曬太陽。

這期間,皇上幾乎每天都來。

他很關心喬羽的傷勢,每天噓寒問暖。

喬羽每次都報以微微一笑,對皇上的關心,也處理在規矩之中,從不逾矩。

有快嘴的宮女對喬羽說:姑娘,皇上對你可真是關心啊,你一定能長寵不衰。

長寵不衰?

喬羽聽到這樣的說法,忽然想笑,但更多的是從心底迸發出一股寒意。

喬羽也笑笑,說: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

等身上的傷徹底好了,喬羽開始思考怎麼走出宮殿。

恰逢皇上又來了,興致勃勃的說:要封喬羽為皇后。

喬羽長跪不起,懇請皇上收回敕封。

皇上不解。

所有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進宮,能有一輩子的榮華富貴,為什麼喬羽不願意留在宮裡?

喬羽想了想,說:這輩子,我只想平淡的生活,將來我死的時候,能像我出生一樣,無聲無息,沒有人記得。而皇上,註定是一個要入史書的人,千百年之後,還要被人記得。我們的生活軌道不同,所以註定不能在一起。

皇上說:你知道我有多孤獨嗎?這至尊之位擁有多少權利和榮耀,就有多危險和孤獨。我也想身邊能有一個知冷知熱之人,和我一起分擔這無邊的壓力,守候這漫長的黑夜。

喬羽說:那你為什麼確定我就是那個能和你一起分擔之人?

皇上笑了,扶起還跪在地上的喬羽,說:在那混亂的街頭,你能替陌生人擋下刀劍,說明你是一個俠義之人。即心中充滿俠義,焉能不是和我一起分擔之人?

喬羽幾乎就要被感動了,士為知己者死,眼前的這位男人雖然是皇上,但真的懂她。

短暫的沉默之後,喬羽搖搖頭,說:皇上,你我萍水相逢,我救你既是為了一個“俠”字,就談不上愛。我想平淡生活,不為名不為利,只求安寧。

喬羽說完,依舊長跪不起。

這位名叫明懷的皇上終於發飆了,自他登基以來,誰不是對他和顏悅色,誰不是對他只會笑,誰不是對他百依百順,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現在,有一個女孩,普通至極,竟然拒絕他的榮寵。

那他這個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皇上拂袖而去,喬羽長跪不起。

整整一個晚上,喬羽都跪在宮殿門口。

她既不求皇上讓她起來,也不說答應皇上的要求。

她的長跪,更像是代表著一種態度。

一種追尋自己的生活,不受脅迫的態度。

白頭之後,捨棄江山去愛你

皇上終於退讓了。

當宮女向他稟報,說喬羽一晚上未起的時候,他就知道面對喬羽,他是真得輸了。

自登基以來,他步步為營,為了除掉一直與他作對的昌郡王,他不惜想出了出巡這樣的計策。那黃色的轎子中根本不是皇上,而是為了引昌郡王出手的誘餌。

他步步為營,常常半夜驚醒,後背陣陣發涼。

他生怕哪一日被人殺死在睡夢中,被人毒死在這深宮裡。

巨大地恐懼讓他明白,他的皇后必須是一位知己之人,否則他早晚有一日會被這恐懼折磨死。

但是那一日,當那位殺手衝無辜的人群下手的時候,他知道自己武功平平,卻依舊替群眾出頭。

那一刻,他像極了一個俠客。

或許,在他心底最深處,他就是一個俠客。

只是因為出身的不同,才找尋不到那個俠客的影子。

可是,當千鈞一髮之際,他心底的那股俠客柔情便湧現了出來。

這是俠客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能。

非人力所能阻止。

此刻,身為皇上的明懷,退讓了。

因為俠客的本能讓他不能如此對待自己的救命恩人,更不能如此為難一個女人。

此刻,明懷好像愛上了喬羽。

愛是付出。

明懷放喬羽出宮,並祝她一世幸福。

他說:安寧的生活一直也是我的夢想,如果可以,那就請喬羽姑娘替我過這一世的安寧生活。喬羽安寧,即明懷安寧。

放手後,心安。

喬羽終於又回到那個貧寒卻安寧的家,有父母在堂,貧寒又有何妨,心安即幸福。

都知道喬羽是皇上的救命恩人,所以前往喬羽家提前的人都踏破了她家的門檻。

喬羽一概拒絕。

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心裡住進了一個人?

是從他在人群中不顧自己安危仗義出手開始嗎?

還是他放她出宮?

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那人住在心裡,別人就沒辦法再進去了。

送走高堂,迎來鬢間的白髮,歲月匆匆。

喬羽都沒想到這一世,她會孤獨終老。

這一世,有遺憾嗎?

喬羽無數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每次答案都是:沒有。

因為住在心裡的那人,一如初見般,俠肝義膽,古道熱腸。

白頭之後,捨棄江山去愛你

那人,身為皇上,一舉一動,世人皆知。

眾人都以為他身患隱疾,所以才一直未娶親,以致後位常年空懸。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後位只屬於一個女人。

此心,既給了這個女人,就沒辦法再分給別人。

有耿直的大臣進言:希望皇上過繼一位宗室子弟,將來繼承大統。

皇上一直未採納,他不是不知道這江山需要有人來繼承,而是深宮多艱難,他不願意那些還處在純真時期的孩子們過早的陷入爾虞我詐之中。

等他們再長大些吧,等他們必須要面對的時候,再面對。

這一想,就是數年;這一等,頭髮就已花白。

國家安康,百姓安泰。

現在,我要把這樣一個國家交給一個最出色的孩子,他一定能讓這個國家更好。

白頭之後,捨棄江山去愛你

天啟三十六年,明懷皇帝退位。

同年,德彰太子繼位,改年號為洪生。

忽有一夜,明懷太上皇失蹤,遍尋宮中都不見。

新任皇帝只好宣佈太上皇龍馭賓天。

那一夜,明懷終於卸下了肩上的千斤重擔,出了宮。

他從來沒有感到如此輕鬆過,那一刻,他彷彿回到了少年時期,意氣風發。

那時,他對自己的意中人充滿想象。

他想象這一世,他與意中人定是情投意合,白頭偕老。

白頭之後,捨棄江山去愛你

星夜兼程,快馬疾奔。

這一世還沒完,說誰不能情投意合,白頭到老?

他知道,那位姑娘一直在等他。

就算他白髮蒼蒼,那又怎樣。

就算她滿臉皺紋,又有何妨。

愛,在白頭之後,依舊明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