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今天艾米麗講故事為您帶來的,是我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平亞麗和她的兩位導盲犬好夥伴,Lucky(好運)和寶四的故事。

她的新朋友——寶四

2018年8月13日,大連導盲犬訓練基地。

訓導員張子娟正一邊哭著收拾東西,一邊跟她一手養大的導盲犬寶四告別。

今天,兩歲的寶四就要畢業了,即將開始它的職業生涯。

寶四在負責人的牽引下,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張子娟,去跟她的新媽媽見面。

新媽媽平亞麗,此刻正心懷忐忑地在接待室裡面等待著。

平亞麗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眼睛只有微弱的光感。

想要領養寶四,除了前期要遞交一系列申請,她還要跟寶四一起,在導盲犬基地進行15天的訓練,並通過考核才可以。

在決定申請領養寶四之前,平亞麗的內心也曾經鬥爭過,她的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她和Lucky的故事

這並不是她第一次領養導盲犬。

她的心裡始終放不下和她朝夕相伴十年,但已經去世的導盲犬Lucky。

時間回到2008年。

2008年9月6日是平亞麗終身難忘的一天。

就在這一天,在北京殘疾人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平亞麗作為火炬手之一,在導盲犬Lucky的牽引下,完成了火炬傳遞和點燃儀式。

“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平亞麗在Lucky的陪伴下完成火炬傳遞

平亞麗曾在1984年美國紐約第七屆殘疾人奧運會上,為我國奪得首枚金牌。

面對巨大的聲音和火焰,在周圍人群的注視下,Lucky和平亞麗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在主火炬被點燃的那一刻,他們忍不住歡呼起來。

開幕式結束的第二天,各大媒體都對Lucky給予了高度評價。

平亞麗的導盲犬Lucky是我國導盲犬培訓基地自主培養出的第一批導盲犬。

從那時起,平亞麗和Lucky就開始了長達十年的互相陪伴的生活。

平亞麗的人生充滿了曲折和考驗。她8歲的時候,母親因為癌症去世。

1988年退役後,她曾進入一家國營單位工作。後來單位面臨倒閉,她也下崗了。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她原本正常的兒子也被診斷出患有遺傳性的白內障。

就在此時,丈夫不願被拖累,提出了離婚。

獨自一人帶著兒子的平亞麗,一度生活困窘,街道上為她安排了吃低保。

可是,她想起自己為國爭光的日子,想起前往各地給大家作報告的日子,覺得人生不能就此放棄。

1999年,平亞麗靠著親友的資助,在家裡開起了盲人按摩院。兩年後,平亞麗創辦了平亞麗盲人保健按摩服務部。在政府的支持下,平亞麗已經開了6家分部,安置了幾十名盲人就業。

“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平亞麗出門一直都需要旁人的陪伴,因此除了上班之外,她原本很少出門。

2008年領養Lucky之後,平亞麗每天從家中去按摩院上班的時候,都是Lucky陪伴她上下公交車。

平亞麗也變得愛出門了,他們一起穿梭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Lucky帶著平亞麗去上下班,去旅遊度假。

Lucky的出現,為平亞麗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Lucky變成了小區裡的明星,很多鄰居每天都專門等在樓下,給它送小毯子,小玩具。

他們還經常參加公益活動,讓更多人關注殘疾人的生活,瞭解導盲犬的工作。

“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Lucky變成了平亞麗的眼睛,帶她重新感受這個世界。

直到2018年的1月,Lucky的下肢突然癱瘓,經檢查,它得了腦脊髓炎,加上當時Lucky已經是12歲高齡,這讓平亞麗心急如焚。

她甚至把給兒子結婚的錢都取出來了,在幾個志願者的陪伴下,瘋了一樣帶著Lucky滿北京市地跑,去找好的獸醫。

然而僅僅十幾天後,儘管平亞麗精心呵護,Lucky還是去世了。

平亞麗悲痛欲絕,如同失去一個最重要的親人。

她發誓再也不養導盲犬了。

悲傷過度的平亞麗,把自己關在家裡兩個月沒有出門。

她陷入了深深地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Lucky。

她和寶四能互相接受嗎

為了幫助平亞麗儘快走出失去Lucky的陰影,大連導盲犬訓練基地為她選擇了寶四作為她的第二隻導盲犬。

那麼,在這短短15天裡,平亞麗和她的新朋友寶四,能互相接受嗎?

這期跟平亞麗一起申請領養導盲犬的學員一共有4人。其他三人都是初次領養導盲犬,所以比平亞麗早來半個月進行訓練。

基地會根據每個人的使用需求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為他們匹配不同的犬隻及訓練科目。

平亞麗是運動員出身,因此可以控制好體型較大、力氣較大的犬;此外,平亞麗可能會經常出席某些活動,因此需要像Lucky一樣穩定性較高、抗干擾能力較強的導盲犬。

寶四的毛色、身高、體重及性格特徵都和平亞麗的Lucky非常一致,這讓平亞麗在攜帶寶四的時候非常容易上手。

在訓練期間,他們需要24小時生活在一起。梳毛、餵食、帶犬如廁等等都需要平亞麗自己親自來做,以此培養人和犬之間的親密關係。

平亞麗和寶四第一天的相處看起來十分和諧。寶四對於平亞麗發出的指令十分配合,沒有任務的時候它就靜靜趴在地板上。

但在訓導員王鑫看來,這還不能說明一切。

導盲犬配合指令不代表著能帶領申請者一起工作,只有戴上導盲鞍,跟申請者一起走在路上的時候,才能看出它和人有沒有契合度。

導盲犬也有選擇主人的權利。所以訓練的前三天,就是犬選擇人的一個過程。

“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平亞麗和寶四一起接受訓練

在王鑫的帶領下,平亞麗開始了她和寶四的共同訓練。

為了保證訓練有效,學員們每天所走的路線都是不同的。

令平亞麗沒有想到的是,開始訓練的前幾天,最改不過來的一個習慣,就是喊了十幾年的名字。平亞麗總是不由自主地將寶四喚作Lucky。

三天過去了,還沒等平亞麗改過口來,她和寶四之間已經出現了問題。

寶四開始不聽指令了。比如該走的路不走,或者走一走就停下來趴在地上,你不讓我轉過來我就不走,連頂帶推的也沒用,甚至往相反的方向走。

一起訓練的學員告訴平亞麗,這是寶四試探新主人底線的一種行為,他和他的導盲犬罐頭也經歷過。這是犬在確認二者之間的從屬地位,要麼你領導它,要麼它領導你。

這時平亞麗又陷入了對Lucky的懷念之中。Lucky當初是為了配合平亞麗完成奧運會開幕式的任務,是被訓導員送到北京的,在開始相處的幾天裡,它也鬧過脾氣,不好好吃東西,徹夜不睡,甚至還離家出走過三次去找自己的訓導員。

此時的寶四也正是因為突然離開了養育自己很久的訓導員,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而由訓導員陪同他們在犬熟悉的環境下一起訓練,可以最大程度上緩解這種分離焦慮。

瞭解了這一點的平亞麗,終於對於當年Lucky的離家出走釋懷了,也對寶四倍感疼惜。

但是,她依舊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

跟十年前相比,指揮導盲犬的口令已經從英文變成了中文,部分肢體命令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為平亞麗帶來了許多困擾。她需要忘記以前的習慣,重新記憶。

又經過一週的訓練後,平亞麗發現,寶四對於指令沒有任何問題,問題似乎都出在自己身上。

為了幫助平亞麗儘快調整,基地給幾位學員又額外安排了理論學習課。

在課上學員們也手把手的互相交流學習經驗。

最終,在半個月後,平亞麗通過了考核,將寶四帶回了北京。

如今,為了讓寶四有個寬敞的空間,平亞麗賣掉了市區的房子,在門頭溝貸款買了一套位於一樓的大房子。這樣,帶著寶四上下樓也不需要坐電梯,也不會打擾到別人。她還每天都給寶四做營養餐,把原先沒能好好照顧Lucky的那份愧疚都好好補償到了寶四身上,平亞麗說,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好好照顧好寶四,讓寶四能多陪伴她幾年。

“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我國導盲犬現狀

據大連導盲犬訓練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幼犬出生後,首先會被送往愛心志願者家中寄樣12-14個月,使幼犬適應社會環境。之後再送回基地記性為期6個月的訓練,再與視障人士共同訓練。訓練合格之後交給盲人使用,服役期限一般是8—10年。整體算下來,培養一隻導盲犬需要12-15萬的費用。

全球導盲犬的數量大概在4萬隻左右,其中美國有1萬隻,日本1000只左右,我國只有不到100只,其中10只在北京。

目前,我國對導盲犬開放的公眾場所還是很少,很多攜帶導盲犬的盲人都曾有過被禁止進入地鐵、飯店和超市的經歷。每次被拒絕,都會對導盲犬的感情產生極大的傷害,因為他們也是極其通人性的動物,在他們看來,被拒絕=被討厭。

“你是我的眼”——中國首位殘奧會冠軍和兩隻導盲犬的故事

平亞麗和Lucky去餐廳吃飯被安排到角落裡

誤會和誤解源於不理解。

希望相關法律法規能夠儘早完善。

希望盲人和他們的導盲犬們,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