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有效的安慰別人?

希樸羊


主要是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要讓他想到家裡面的事情,所以你就不要談家人,可以計劃一個週末郊遊。當朋友傷心難過時,很多人要麼好言相勸“別哭了,堅強點兒”。要麼幫助分析問題,告訴他“你應該怎麼做”,還有人會批評對方:“我早就給你說過……”其實,這些做法不僅不能使人得到安慰,還會使對方更加傷心。因此,安慰人也要講心理技巧,要根據對方的心理活動,給予最貼心的撫慰。

要傾聽對方的苦惱

由於生活體驗、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個人對於苦惱的不同理解。因此,當試圖去安慰一個人時,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惱。

安慰人,聽比說重要。一顆沮喪的心需要的是溫柔聆聽的耳朵,而非邏輯敏銳、條理分明的腦袋。聆聽是用我們的耳朵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不要追問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要急於做判斷,要給對方空間,讓他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聆聽時,要感同身受,對方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如果我們對他的遭遇能夠“悲傷著他的悲傷,幸福著他的幸福”,對被安慰者而言,這就是給予他的最好的幫助。

要接納對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礙,常常在於安慰者無法理解、體會、認同當事人所認為的苦惱。人們容易將苦惱的定義侷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範圍中,一旦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是“苦”得沒有道理了。由於對他人所講的“苦”不以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傾聽的過程中產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棄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承認自己的偏見,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臨的問題。

心理專家說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別人的世界”,就是這個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暫時放下自己,走入對方的內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評斷。

要探索對方走過的路

安慰者常常會感,到自己有義務為對方提出解決辦法。殊不知,每個被苦惱折磨的人,在尋求安慰之前,幾乎都有過一連串不斷嘗試、不斷失敗的探尋經歷。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對方走過的路,瞭解其抗爭的經歷,讓他被聽、被懂、被認可,並告訴他已經做得夠多、夠好了,這就是一種安慰。

心理專家提醒安慰者一個重要的觀念:“安慰並不等同於治療。治療是要使人改變,借改變來斷絕苦惱;而安慰則是肯定其苦,不試圖做出斷其苦惱的嘗試。”實際上,在安慰人的過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決方法都很可能會失靈或不適用,令對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預、不給見解,傾聽、瞭解並認同其苦惱,是安慰的最高原則。

另外,陪對方走一程也是一種安慰。對方會在你的陪伴下,覺得安全、溫暖,於是傾訴痛苦,訴說他的憤恨、自責、後悔,說出所有想說的話,當他經歷完暴風雨之後,內心逐漸平靜下來,坦然面對自己的遭遇時,他會真心感謝你的陪伴,也覺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過來的。


用戶4951803361099


不要說話,就聽


時間遊俠


說的比她還慘就是了,不要問為什麼


令狐v小衝


醞釀一會,不要刺激他,找一些他喜歡的話題


RX江佐黴狼


我認為安慰人的最好方式就是陪伴,什麼也不要問,就是陪著他(她)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他只想一個人靜靜,我們也不要打擾他,只是告訴他,任何有需要的時候,我們隨時可以來到他的身邊陪伴。這會給對方一個信號,即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在他身邊做他的堅強後盾。


我們在安慰他人之前首先要學會辨識他們的真實需求。對方是需要方法上的建議,還是隻想得到情感的撫慰,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很多人往往只關注前者,在對方傾訴的時候,總是不斷地打斷對方,將自己的判斷、想法和意見與對方分享,反而越幫越忙。


安慰人的正確打開方式應當是這樣的:

第一 感性地理解和接納對方的痛苦。當對方哭泣時,不是急於說:“別哭了,事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糟。” 而是允許他哭出來,鼓勵他將這種痛苦的情緒釋放。掉淚其實是一種自我療愈的過程,可以將體內的情緒毒素有效地清除。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也可以輕輕地拍拍他的背,給他一種支持。


第二 感同身受,學會與對方的情感進行鏈接,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感受。從我們的表情、肢體語言以及我們的態度,讓別人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難過,有人正在替自己分擔,這是給對方莫大的安慰。


第三 善意聆聽。當對方想傾訴的時候,我們先放空自己,將自己的思想拋在一邊,然後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不要急於判斷,也不要急於分享自己的經歷、雞湯類的勵志故事或我們認為對他有益的事,只是把自己沉浸在對方的內心世界當中,感受他內心的起伏和糾結,把握他的脈動。在傾聽過程中,我們可以偶而點頭表示理解。如果出現疑問,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明白”的聲音時,就可以暫時停頓一下詢問對方,讓對方知道你一直在認真傾聽,一直在跟著他的節奏走。


第四 當對方不再流淚,平靜下來時,他的理性思維也回來了,這時候他心裡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不要急著給對方提建議,而是慢慢引導對方思考,總結經驗教訓,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做到更好。這樣也是對他人的理解、尊重、促其成長。


總之,安慰人也是一門技術活,要慢慢修煉才行!


心理諮詢師顧海蓉


人的一生坎坎坷呵,經常遇到煩心事,慧眼拾珠的你善於察顏觀色,找出朋友煩心的原因,親自去勸說安慰他。如果是悲痛絕望事如何安慰呢?



前一段看個流淚的新聞,在此分享給各位好朋友。

一年輕夫妻喜得貴子,大囍臨門,喜從天降。寶寶滿月喜家宴請親朋,宴會結束,小夫妻兩人在自己房間忙著數禮錢,這時二老房間傳出失心裂肺的哭聲:"天啊,我的大孫子呀,這叫我怎麼活啊,……"小夫妻兩人急忙來到父母房間,看到母親抱著寶寶失聲痛哭,父親躺在床上不停地呻引。這是咋回事?



原由是這樣的。父親平時愛喝酒,酒量很大。家宴上老頭招呼客人自然喝了不少酒,喝多後自己晃悠著來到他自己的房間,到床前倒頭就睡,一會兒象個死鬼鼾聲四起。這一亂睡悲劇在不知道情況下發生了。婆婆原來在兒媳婦房間看著寶寶,她嫌不方便,把寶寶抱到她自已的房間,把睡著的寶寶放在床上去看客人啦。醉酒後寶寶的爺爺倒頭就睡,把寶寶壓在下面他根本不知道。不知什麼時候寶寶被壓死啦,婆婆來房間發了情況,出現了剛才哭喊的場面。



隨後,老頭老婆兩人喝了農藥,幸虧搶救及時沒有命喪黃泉。老頭哭著:“大孫子啊,爺對不住你,我咋不死呀,爺給你跪下?"婆婆哭泣:"我的那個孫啦,你的命咋那麼短呢,是你爺喝酒把你害了……"小夫妻悲慟欲絕的場面可以想象。



這事,大事,人命關天。這事不是老頭喝醉酒也不會發生,既然發生也無法挽回。失子之痛怎麼安慰?失孫之痛如何安慰?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失子各

誰都悲傷的要

死,兒是孃的連心肉,娘才給寶哺一個月乳汁,你就離娘而去,這叫為娘怎麼活怎麼過?兒啊,你在那邊別餓著,娘給你買的奶粉,你要學會天天燙著喝,為娘不在你身邊,你可別餓著,想娘了給閻王爺請個假。娘在人間給閻王爺送送禮,讓他照看好你一一我的寶寶……



這位年輕的寶媽,節哀吧。人死不能復生,生活還要繼續下去,為了寶寶你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能讓悲傷的禍車長時間阻擋你生活的勇氣。你正年青,風華正茂,再孕育一個寶寶吧,新寶寶在腹中生長是生命的催化劑,他會讓你重新揚帆起航回到以前快樂的時光!況且現在國家已放開二胎,多給祖國來個棟樑之材吧!



寶寶爸在此我就不安慰啦,男子漢大丈夫,宰相肚裡能撐船。寶寶爺奶相互安慰吧,把生活中全部的愛都奉獻給兒媳和兒子,他們不再怨恨你們,把兒媳當閨女,陽光燦爛的生活早點回歸你的家門。不出兩年還讓你們抱個大孫子!國家各地計生部門每年都定期慰問失獨家庭,對不幸失獨的家庭親切關懷。



我是流光溢影,書寫優質原創,莫浪費好朋友的慧光。另外我的關注別人數量已達上限我只有點贊啦,關注本人的好朋友別生氣喲,有緣交手一生是朋友,我只有點贊啦,有情後補,以後加倍送上關注。謝謝!


流光溢影


我來說說反面的吧,不會安慰人的那些人和事。

這樣一對比,大家就清楚了,我們應該怎樣安慰別人,才能讓友誼的小船不翻船。

前幾天,在帝都打拼的離離在群裡喊太累想辭職回老家,一眾朋友紛紛安慰勸阻,就在大家談論正熱烈的時候,半天沒說話的七七突然冒出來一句:“你們還記得在魔都的那誰誰嗎?聽說前段時間他差點過勞死,所以現在他辭職回老家了。”

說完,群裡詭異的安靜了,剛才還熱熱鬧鬧的群一下子沉默了。

過了半天,許是七七覺得氣氛不對,連忙又在群裡發了好幾條消息,大意就是我是安慰離離的,我不是詛咒她,我是一片好心。七七說完,又過了一會,離離才在群裡開口道,七七,咱倆要不是認識這麼多年,我都想跟你絕交了。你丫的不會安慰人別說話,再這樣安慰別人你會沒朋友的。

七七不是第一次這樣了,她總能把安慰人的話說得讓人火冒三丈,分分鐘想跟她絕交。就像這次,離離抱怨帝都打拼太累,本意是想求得大家的支持,而七七卻用“過勞死”安慰離離,善心的關懷一下子變成了無心的詛咒,弄得被安慰的離離心情糟透。

講真,生活中這樣的人挺多,好心去安慰別人卻讓對方反了感,一次兩次這樣,日子久了,身邊的朋友都慢慢離心了。

別人對你說,我失戀了好難過。你卻安慰別人說,你看看你,不修邊幅不懂得打扮,男人不喜歡邋遢的女人。你看那誰誰,人家漂亮精緻有氣質,十足的女神範,那才是男人的理想對象。你好好學著點。一席話說完,失戀的人本來千瘡百孔的心被戳的更加血淋淋了,這樣的安慰拿走,我不要!

別人對你說,前兩天去爬山磨破了腳,特別疼。你卻安慰別人說,不過是磨破了一層皮,連血都沒流,你就是矯情,大驚小怪的,當年我摔斷腿的時候躺床上一百天那才難過呢。聽完你“善意”的安慰,被安慰的人一口老血憋在心裡,吐不出來咽不下去,雖然磨破腳沒有摔斷腿那麼嚴重,可是這樣安慰人,真的想跟你絕交。

曾看過一個視頻:一個男孩腳上的鞋很破,但家裡沒錢給他買新鞋,對此他悶悶不樂,總是看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腳上的漂亮鞋子。這時,一個坐輪椅的男孩經過了他的身邊,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字“當你抱怨沒有鞋的時候,還有人沒有腳”。視頻的本意是教人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但是換個角度,假如你是視頻的男孩,你因為沒有新鞋而苦惱,身邊卻有人安慰你說,你該知足的,因為還有人沒有腳。聽到這樣安慰的話語,你會不會分分鐘想跟這個人友盡。

別人把事情說出來尋求安慰,是為了求得你的肯定和幫助,不是為了得到你的奚落和毫不在意。要知道,安慰別人也是一種技巧和方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那麼我們如何更好的安慰別人呢?

首先你要肯定別人的痛苦,不要對別人的痛苦視若無睹。

人家對你說爬山磨破腳,你不但忽視別人的痛苦,還指責人小題大做,放大痛苦,你這樣不是安慰,是奚落。

你應該肯定別人磨破腳很痛苦,確實沒有摔斷腿嚴重,但你不能這樣說,因為沒有人希望聽到你這樣比慘的安慰。

其次你要幫別人找到解決辦法,不要對別人的困惑毫無建樹。

人家對你說自己失戀了,你表示了同情,除此之外什麼也不再做,那他失戀的痛苦沒有得到太多的緩解,心裡依然很難過,此時你的安慰就是無效的。

除了表示同情,你還可以幫忙分析失戀的原因,從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這樣失戀的人內心就減少一些痛苦和迷茫,而你的安慰也不再像空中樓閣一樣毫無作用。

第三你要替對方展望下未來,讓人感到前方光明。

離離說帝都打拼太累,不會安慰人的七七卻冒出來“過勞死“,這樣的安慰,離離不被氣得吐血才怪。

對於抱怨打拼太累的離離,七七應該這樣安慰“帝都機會多,你好好打拼,努力工作慢慢升職加薪,姐們幾個以後還要仰仗你呢,大家都看好你,加油!“聽了這樣的安慰,離離心裡肯定會溫暖很多,畢竟有時候我們就是求一個鼓勵求一個支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你確實不知道怎麼安慰別人的時候,那就閉嘴,靜靜的陪在一邊。

有時候,無言的陪伴比不恰當的安慰更暖人心。

正確而又有效的安慰,會讓你的朋友在心底默默感激你,而“好心辦壞事”的安慰,只會讓朋友離你越來越遠,再這樣下去,友誼的小船就真的翻了。



唯媽養娃


一般人遇到挫折,會有兩種反應:一種人會採取壓抑的方式,他會把所有的不如意壓抑在潛意識中,自己想辦法消化。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方式。如果積壓太久,可能會慢慢形成一種神經症,或者是更嚴重的疾病。面對這種朋友,可以通過轉移他的興趣愛好來打開話匣,介入其中,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他喜歡唱歌跳舞的話,可以一起去泡吧;如果喜歡文學藝術,可以通過看書、看碟,轉移他的注意力。

另外,一些戶外運動對身心也有好處。總之,你要懂得轉移他的注意力。 聽比說更重要 另外一種人則願意傾訴,作為朋友,你就要選合適的時間地點,慢慢創造機會讓他傾訴。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傾聽不是簡單的沉默。傾聽首先要做到的是忘我,在講話的過程中,要完全拋開自己的思想,將自己的想法意圖全部擱置一邊,用真誠的態度全身心投入,無條件提供幫助。

這樣,被安慰者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覺溫暖。而且談話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插話,一定要讓他將情緒全都宣洩出來。

一般安慰者容易在傾聽的過程中產生共鳴或抗拒時,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合適的做法,被安慰者有時候僅需要安慰者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另外,對於被安慰者所講的內容,全部要用支持性的話語。默認他說的全部是對的,錯的地方也要不加理會。傾聽過程中,如他主動問到,你可以講自己的經歷。

當然,一定要簡短。而且你所講內容一定要比他的境遇更差的,“我曾經……也慢慢過來了。”你如果能成功地讓他說上兩個小時,那就基本沒事了。

在整個安慰別人的過程中,聽比說重要。一顆失落沮喪的心需要的是溫柔聆聽的耳朵,而不是滔滔不絕的你的長篇大論。

聆聽是“心心”相惜的過程,不要追問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要急於做判斷,要讓他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1. 聆聽聆聽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響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懂......」的聲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並且產生好奇心。如此,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後,才能進行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樑。 當朋友、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持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並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並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5. 感同身受 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對他們下判斷,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面對面安慰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不論面臨的處境如何,善意的現身與安慰,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

6. 長期守候 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人們需要時間去調適、檢討、改變和詢問:「假如......,會怎樣?」的問題。在「療效對話」中,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我們的家庭成員、同事或鄰居,有時候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論身處任何狀況,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我們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你不急著「現在」和他交談。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和想法。除了言語的表達之外,「療效對話」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實用資源 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別的朋友、專家、朋友的朋友,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連結人脈;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間,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

9. 設身處地、主動幫忙 當我們問:「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有時候有答案,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然而,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設身處地去考量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



勵志故事傳奇


朋友分三類,一類狐朋狗友,只能共歡樂,不能共患難;二類工具朋友,只能共患難,不能共歡樂;三類知心朋友,既能共患難,也能共歡樂。生活中遇到疲憊的時候,我們會和第一類朋友找樂子,會問第二類朋友如何解決問題,唯獨第三類朋友,我們願意和他敞開心扉交流,讓他真正疏導我們的內心,幫我們走出情緒低谷。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朋友?如果你身邊有人遇到煩惱,希望你能安慰他,對他來說你就這個獨一無二的“知心人”。如何高效安慰這個人,幫助他走出低谷?這三招,學精了就足夠了!

1.多傾聽,少發言

朋友心裡有煩惱,說出來,其實情緒就已經好了一大半。難的是找到這樣一個可以敞開心扉聊天的人,並且對方還願意聽自己吐槽。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有各自的安排,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陪伴朋友,即使有這份心,也幾乎沒有這個機會。當朋友找你傾訴時,如果你不停的插話,會讓他覺得你很不耐煩,放棄找你尋求安慰;如果你專注耐心的傾聽,不時“恩”一下表示你聽的很認真,對方會認為你非常關注他,情緒隨之就好轉了。

2.多感同身受,少提意見

同樣是安慰一個人,你和其他人的效果差別很大,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本原因在於,你有沒有理解對方,有沒有對他的經歷表示感同身受。不少人在安慰別人時,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別人需要的是你的意見,因此客觀、理智的幫助對方剖析情況,對他的情況最有幫助。實際上,他比你更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找你聊天要的不是意見,而是希望得到你的肯定,好確認自己沒有錯,保持自己的自信心。

因此,無論是安慰別人,還是被人安慰,多表達感同身受,少提些客觀意見,對需要安慰的人最有幫助!

3.多讚美支持,少挖苦批判

人在情緒低谷中時,自信會大量流失,我們往往感覺不到我們比別人優秀的地方,只看得到自己做得不好、後悔莫及的地方。這時我們最需要的,是別人的支持和肯定,尤其是知心人的讚美和肯定。不要小看一句讚美的力量,當你處在“我很糟糕”的情緒中時,你會非常想聽到別人發自肺腑對你說“你其實很棒!”有時你能不能走出情緒低谷,差別就在於有沒有人對你說這句話。因此,安慰別人時多點讚美和支持,少一些挖苦、諷刺、冷漠,會讓對方感到滿滿的善意!

-END-

作者簡介:芒來小姐,暢銷書作者,媒體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喜歡請關注:芒來小姐(全網都叫這個名)。


芒來小姐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再堅強的人也有軟弱需要人安慰的時候,怎麼樣安慰別人這裡面學問很大。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會區別對待。

1、如果是工作中遇到困難,我會幫對方想解決的辦法,一起面對,即使是我的辦法一點都沒有用,但是你和對方站在一起的時候那種感覺會讓朋友覺得自己有依靠,不至於失落而陷入絕境無法自拔。

2、感情方面的瑣碎事情有了煩惱,先要表示同情,必要的時候可以一起罵人也是很有效的排解方式。

3、如果對方遭受到了災難,可以表示心疼,難過之類的態度,說一些感同身受的話,甚至一個擁抱都是給對方的一種精神上的支持!

4、當然了一般的情況下說一兩件自己的慘事就可以讓對方好受得多——原來大家都這麼慘,甚至比我還要慘。安慰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講出自己類似更慘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沒關係,關鍵要慘)

5、最後的重點是不管現在有多麼的難過、艱難,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前途是美好的,還有更多的美好生活在等待你的,展望未來讓被安慰的人看到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