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美麗,更要零殘忍——海外小眾為什麼無法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


要美麗,更要零殘忍——海外小眾為什麼無法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

原本計劃上週更一篇精華水自制水膜的種草心得,但猝不及防地……在這個特殊的疫情期間,奇蹟般火速找到了新的工作,風馳電掣的速度就被要求儘快入職了……

本來計劃一週兩更的雄心壯志,瞬間就被出門放風、規律生活的新鮮刺激給湮沒了哈哈哈哈……不過能夠重新徜徉在美妝市場的海洋裡,朕心甚慰啊!

所以這篇更就碎碎念幾句吧,順便預告接下來的連載更新:

盤一盤那些好用但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小眾牌

這裡先簡單介紹下background:

剛入職的第一週就被boss指派了一個巨大工作量的research work,PETA 80頁4500+ Cruelty Free的美妝品牌full list,我大概讀了三天才全部檢索完畢;接下來又交叉對比了國外的幾個知名網站,包括space NK,Look fantastic,cult Beauty,Neiman Marcus以及國內近來做得風生水起的野獸派Little B、大眼睛等平臺(我知道英國的小夥伴們,你們看到這些都會異常熟悉和親切,and me too)

要美麗,更要零殘忍——海外小眾為什麼無法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


由於堅持拒絕接受動物測試而未能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其實非常、非常、非常多,而通常大家如雷貫耳的大型美妝集團為了擴張市場往往都會接受動物測試,一般大家可以在商場、天貓旗艦店買到的非跨境品牌都是接受過動物測試的,因為根據中國的進口化妝品政策,所有進口美妝產品都必須經過動物皮膚測試,這是因為化妝品是人體長期使用與接觸,必須確保不會有刺激性、毒性以及變異的反應。而在國際市場,有很多國家都明令禁止動物實驗,PETA(善待動物組織)每隔3-5個月就會在官網更新全球範圍內“零殘忍”品牌(Cruelty-Free Brands)名單。

要美麗,更要零殘忍——海外小眾為什麼無法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


也許這樣說起來顯得有些抽象,挑幾個大家比較熟知的品牌吧,英國的The Body Shop在2014年將所有產品從北京和上海國際機場免稅店下架撤出,至今仍與中國市場無緣;美國的Urban Decay,也是一直因為拒絕動物測試而與中國市場絕緣。Nars也曾經因為進入中國市場時飽受詬病,向來抵制動物測試的它們曾被質疑為了進入中國而妥協……

要美麗,更要零殘忍——海外小眾為什麼無法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事實上,自2014年6月起,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簡稱:CFDA)就對國產“非特殊用途”日化和化妝品不再強制要求進行動物測試,可根據現有的原材料安全測試數據,或以歐盟許可的非動物測試來代替。並且在2018年,國際零殘忍 Cruelty Free International(簡稱 CFI,中文又名“國際反動物測試組織”)也開始與中國相關部門達成合作,將採取措施豁免進口化妝品在中國的動物測試,幫助更多“無動物測試”國際美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而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也為愛美的仙女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例如在天貓國際的官方直營海外旗艦店其實是不受這項規定限制的。

下一期開始,我就會挑一些真心好用可是卻沒有能夠大規模進入中國消費者視野的小眾品牌推薦給大家,愛美麗,更要零殘忍!希望隨著法制和社會公知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中國化妝品也有望實現徹底的無動物測試~


“我們像詩人那樣騎行,既不富有也不貧窮,我們會穿著我們的破外套,在小巷裡跑著。”


"Come we'll break all the rules"

——Patti Smith




唸叨幾句:

算算從CDF裸辭離職,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時間裡,做了好多拓展自己潛能的事情,對於所謂創業,也多了一些自己的淺顯理解和體會,始於一腔愚勇,終於對自己、對未來更清醒的認知,這一年以來也不算白活吧?


自己想要做什麼、未來能夠做什麼、侷限在哪裡、邊界又有哪些……這些問題在初入職場時也許是每個人都有的困惑,而到了二十大幾近三十歲的關口,活在北京,似乎更加激化了個體的焦灼感,相比起回家優渥的生活,或是選擇一種更加安逸的方式,的確是能夠讓人生更輕鬆一點的便捷路徑,可是比起有限的選擇我好像一直都更向往無限的可能性,天生反骨吧大概是……


不同的選擇帶給人生的可能性大不相同,我只希望當年華老去,回看這一生,能對自己說:這一趟,我來過;萬千滋味,我嘗過;我走的每一步,都因心之所向,未曾虛度,生得自由,走得從容。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很有道理:

“我發現一個規律,就是一個人到了二十大幾近三十歲的時候,看他、她的大致經歷,就能夠看出其未來的發展軌跡是什麼樣的,上限在哪裡。也就是說人生是有模式的,一個機會是接著另一個機會來的。

比如,二本和985的背景,會進入不同的城市和公司,就進入了不同的軌道。在這個軌道上往下一個軌道跳,兩條軌道叉得更開了。然後越往後,發展軌跡差別越大。

但是年輕的時候不會有這種感覺,看不到不同的選擇帶來的命運軌跡完全不一樣。還以為,都是高考,都是考研,都是找工作,都是上班拿工資。孰不知,高考差100分,考研是不是985,工作是不是想一線大公司,人與人的差別就這麼一步步地拉大了。”


不知道在看的你會不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觸,也許如果你也有了,大抵是我們一起,眨眼間,就長大了不再年輕懵懂了罷……


我想,我們所掙扎的,也不過就是希望在面臨每一個選擇的當下,都能夠爭取獲得更多自由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趨於眾多不可抗力因素去被選擇吧?


感恩自己能夠生在一個擁有自由選擇權利的環境裡,被保護得足夠好、被給予得足夠多、被包容的空間足夠大,因此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買單,即使有跌跌撞撞,也仍然可以不忘初心,永遠向著遠方

謹以此與大家共勉,

不論這一生境遇如何,願心中不可蒙塵。


下期再見

願Robin’s blue帶給你好運、溫暖與幸福

也願我們一同逆勢生長

看更廣闊的世界,分享更多的美好

解鎖更獨特的自我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RobinsBLUE知更自留地,以及小店(stellarren1213),發現更多穿搭好物,自採自選,我願打包所有的溫柔與愛,分享給眼光相似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