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鋼走後該片區改造招商,未來軌交“三線七站”BRT“四向三線”

濟鋼主業關停後順利搬遷,主廠區拆遷進入尾聲。進入2020年,濟鋼片區改造項目提上日程,並作為濟南市投促局第四批招商項目對外推出。未來該片區將形成軌道交通“三線七站”,BRT網絡“四向三線”的佈局。

鋼的城,未來將成為帶動東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招商介紹中,片區城市設計範圍為北至濟青高鐵和梁王車輛段用地邊界,南至膠濟鐵路、工業北路,西至新東站核心區東邊界,東至東繞城高速,總面積約10.49平方公里。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約10公里,距南部濟南CBD約8公里,未來將成為帶動東部地區發展的城市次中心的重要引擎。

濟鋼走後該片區改造招商,未來軌交“三線七站”BRT“四向三線”

也許有人說,重工業留下的地塊有啥好玩的。其實不然,在濟鋼片區城市設計中,通過“區域聯動、協調發展;生態優先、綠色骨架;工業遺存,空間焦點;產城融合、創新引領;功能符合、獲利社區;藍綠相伴、海綿城市”的理念,將濟鋼片區樹立為工業文明轉型標杆、泉城生態當代再現的示範標杆,打造為產城融合新城、生態宜居智慧新城。

軌道交通“三線七站”,BRT網絡“四向三線”

該片區是當前濟南開發建設的熱點區域。南側主幹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包括工業南路、工業北路、鋼化路、鳳鳴路等。西北側濟南東站現已通車,毗鄰基地南側的軌道R2線和西側的軌道R3線2020年通車,近期規劃軌道M1和遠期規劃預留軌道M4、M7線經過該片區。

濟鋼走後該片區改造招商,未來軌交“三線七站”BRT“四向三線”

拆除不代表謝幕,濟鋼片區在新舊動能轉換下煥新顏

為積極響應新舊動能轉換,2017年,濟鋼主業鋼鐵產線拉開停產序幕後,在短短33天裡,濟鋼安全有序關停650萬噸鋼鐵產能、平穩分流近2萬名職工,創造了國內鋼鐵行業關停規模最大、安置人數最多、安置期最短紀錄。在這場新舊動能轉換實驗中,濟鋼轉型升級的第一步已然邁出。

濟鋼走後該片區改造招商,未來軌交“三線七站”BRT“四向三線”

而承載著濟南東部老工業區發展史的這片土地,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

按照《濟南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將濟鋼廠區及周邊零星地塊統一科學規劃,進行連片整體開發,從而推動區域土地集約化管理和利用,與新東站片區、白泉溼地公園綠廊積極聯動,構建以產業遺址公園為區域綠芯、多軸放射、一環串聯片區、三大公園點亮特色的總體架構。同時,區域工業遺址與展覽、文創等功能結合起來。

濟鋼走後該片區改造招商,未來軌交“三線七站”BRT“四向三線”

顯然,未來的濟鋼主廠區拆除後,城市設計將以獨有的濟鋼情懷和“一團火”的濟鋼精神呈現給濟南人,延續一段獨有的記憶,銘記濟鋼曾經為這座城市作出的巨大貢獻。

本篇文章僅代表小編個人觀點,不代表客觀事實,請諸君自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