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方區域跨區跨省年度交易(第一階段)無約束結果:總成交電量1949億千瓦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20年南方区域跨区跨省年度交易(第一阶段)无约束结果:总成交电量1949亿千瓦时

北極星售電網訊:4月11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發佈了2020年南方區域跨區跨省年度交易(第一階段)無約束結果,共有12家市場主體參與申報併成交,總成交電量為1949億千瓦時。這是南方區域西電東送電量首次進行年度交易,且交易結果細化到了每月、每日、每時,將有力保障西電東送計劃的執行,促進南方區域跨區跨省中長期市場與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的有序銜接。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西電東送怎麼“送”都是按照政府間協商機制進行計劃安排。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開創了西電東送“協議+市場”的模式,靈活安排送電。其中,針對政府間協議電量,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於2017年建立了“年度制定計劃、月度分解調控、月內臨時調整”的閉環管控機制。每年年底,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會以國家指令性計劃、地方政府間框架協議計劃為依據,並根據西電東送省間協商會議結果,對第二年西電東送跨省優先發電計劃進行預安排。

“這種模式能保障西電東送計劃的有序實施,但參與主體的意願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交易組織部主管黃維芳告訴記者,在協商過程中,送端和受端可能對年度發電計劃沒有意見,但每個月送多少、受多少,哪些月份多送、多受,哪些月份少送、少受,每個送端和受端都會有不同的考慮。這次跨區跨省年度交易則充分尊重了市場主體意願,通過雙邊協商明確一類、二類優先發電計劃年度交易電量、送電曲線及分月電量預安排。

記者在一份年度交易結果中看到,送電曲線細分到了每月、每日、每時,各時段的電力、電量安排一目瞭然。“廣東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後,跨省跨區中長期市場每小時的電力電量安排會對現貨市場的價格產生一定影響。所以,中長期市場帶電力負荷曲線交易既是落實國家發改委關於做好2020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的部署要求,也是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它能夠通過正確的價格信號引導電力合理地生產和消費,還原電力商品屬性。”黃維芳說,年度交易既規範了計劃的執行,也通過自主申報、雙邊協商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記者瞭解到,2020年南方區域跨區跨省年度交易分兩個階段。3月25日至4月8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了第一階段申報,內容為年度優先發電計劃及增量外送交易,共有12家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參與;4月15日,組織開展第二階段申報,內容為汛期月度增量集中掛牌交易,售電方為雲南省內可參與跨區跨省交易的15家水電企業,購電方為廣東電網公司。

原標題:2020年南方區域跨區跨省年度交易(第一階段)無約束結果發佈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